专栏名称: 创投智汇
关注一切创新资本、创新模式、创新技术。每日分享业界最鲜活资讯、最深度报道;定期举办行业投融资沙龙、LP/GP沟通会,打造最有价值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投智汇

十位顶级投资人的开年利是

创投智汇  · 公众号  ·  · 2019-02-13 10:08

正文

文 | 王庆武 陶辉东 刘本迪 来源 | 投中网


2019, 这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唯一确定的是,2019年注定是中国VC/PE投资结构调整年。这一轮的资本寒冬还远未结束,募资没有好转,投资则可能“断崖式下滑”,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悬河仍未消解,旧的投资赛道在一个个关闭。


但如果用发现的眼光去看,机会实际上从来没有消失,为科技创新量声打造的科创板即将问世,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从未如此完备和友善。虽然旧赛道失效,新赛道也在开放,新的消费力量不可忽视,颠覆式创新一直在身边发生,技术含量更重的赛道开始受到关注。


2019年将是前所未有复杂的一年,是被淘汰出局,还是拿到下一波浪潮的船票,全在人为而已。在开年之际,投中网邀请了十位中国最顶尖的VC/PE机构掌舵者,谈谈他们对2019年的看法,希望能对诸君有所裨益。


他们是: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张颖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 周逵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邓锋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 朱天宇

东方富海董事长 陈玮

华映资本合伙人 章高男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创投)总裁 孙东升

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总裁 肖冰

德同资本总裁/创始主管合伙人 田立新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应文禄


以下是他们向投中网给出的2019年展望:



张颖:新的消费力量不可忽视


2019年,新的消费力量不可忽视。举例,经纬中国所投的一家交易平台公司Nice,2018年7月开始尝试做潮鞋的交易,单月交易量就达到几个亿。很多投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想都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市场存在,所以这股力量在2019年非常值得关注。


还有一点,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但其实很多情况下反应的是三四五线城市正在消费升级。我去过很多穷的地方,在那里,你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好的车,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衣着,更好的消费,更好的体验,更好地看世界。


另外,持续看好产业互联网/医疗/教育需求,我们自2014年开始就从聚焦移动互联网而转型,在企业服务和SaaS投了40-50家公司,在教育行业,有猿辅导、VIPKID、尚德、百词斩、考虫、轻课。在医疗行业,我们聚焦新药研发、基因治疗,以及有技术壁垒的生物医药科学。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医疗投资团队能成就下一波回报。


2019年是创业者修炼内功的好机会。很多行业虽然降温,我觉得里面都还有巨大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在别人放弃、别人失败、别人关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然后把某一点给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创业者的基数有可能越来越少,但我觉得这是对的,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创业。可能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很多人会冷静下来去思考,意识到我不适合创业,我现在也融不到钱,但是我能加入一个公司变成高管,能辅助创始人成长,同时也成就自己,也能赚很多钱,也能对家庭、公司负责,为什么要每个人都去创业呢?


所以,这段时间能让本身就应该去创业、义无反顾的人更加坚决,用更多的时间,练内功;另外,很多不适合创业的人,去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方向和角度去发挥自己。



周逵:时机和节奏上,要面向未来长线思考


红杉中国基金成立14年来专注在四个方向TMT、医疗健康、消费/服务和工业技术四个领域。也可归集为投资创新和增长两个动力。创新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增长主要来自健康、金融、体育、文化等需求拉动。


投资方向上,在投资创新和投资增长主题之前,我们的选择是投资中国,这是红杉几十年来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中国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国度,不仅市场巨大,而且从人才的培养、文化上也非常有利于创新企业的高速规模发展。2005开始的红杉中国基金,有幸把握住了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爆炸式机遇,比如如移动互联网电商等的发展的速度远超出想象,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观念和习惯。今天谈出海创业的机会,我们也更多是站在中国优势的视角和基于我们团队的能力去把握。


这些年中国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不少变化。18年前我刚从业时,流行“两头在外”——钱从外面来,上市也在外面,只是企业是中国的。现在有了变化,资金上有至少一半不在外了。期待随着科创板的推出,真正能让投资新经济公司“两头在外”,变成两头都可以在内。


谈到把握具体机遇,提提两个方面的基础设施,一是中国传统行业的基础设施,如制造基础、交通设施、城市聚集的趋势等,这是整个国家大机遇里面特别重要的因素。二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元素,比如移动通讯、移动支付、电商及快递物流等,这是推动中国新一轮工业革命新浪潮的重要力量。


现在人们都在讨论“资本寒冬”,寒冬通常是周期性的,既然是周期性的,就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每经历一次寒冬,就又会焕然一新。在时机和节奏把握上,要面向未来和长线思考,这样才在把握节奏和做选择时站在正确的位置上。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技术含量更重的赛道——5G、人工智能赋能的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开始受到关注。


我们一如既往地重视早期投资,希望我们跟创业者的距离是最近的,我们希望做他的事业的最早的朋友,也希望是帮他梦想成真最重要的朋友。我们自己一直保持着Day One心态或者说是创业精神,聚焦在用户身上,专注/专业、学习/创新。



邓锋: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019年,北极光会持续深耕早期、坚守科技投资,这个策略从基金创立之初至今并未改变。


总体而言,2019年北极光会与2018年保持相同的投资节奏。关于投资的行业,VC投资不会只看某一年的变化,关注的是未来5到10年甚至更久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正处在一个长周期的向上发展期,科技成果转化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也在高速涌现,这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机会。


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会持续关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相结合的IT及信息技术领域,以及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而生的“互联网+”行业,我们也可以称为产业物联网;另一方面,则是聚焦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精准医疗等为人类健康带来革命性福利的生命科学领域。基于这些判断,我们更加坚定早期、科技的投资策略,在TMT、医疗健康、先进技术三个方向上布局好的创业公司。



朱天宇:抓到下一个十年周期的船票


未来,要找到新的主赛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去找到那个最底层的、能够支撑未来的、能大幅度提高效率的颠覆式创新?


如果用更长的时间看未来10年甚至20年,我们认为有三个趋势: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从比特到原子;从电子到光子。


一、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 线上的流量非常贵,所有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都有所感受。造成这个现象的本质是,过去十年,十五年,寡头垄断已经使得整个流量格局,流量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线上流量这么贵的时候,我们发现,过去一年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向线下寻找流量洼地的创新模式。不再从寡头垄断的流量池里找流量,而是去发现新的方向。在其他层面,去中心化也在发生,包括过去一年轰轰烈烈讨论的区块链技术。虽然有很多割韭菜的,投机的ICO在不断刷眼球,但我们深信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通证经济等制度如果改进,确实带来一波新的去中心化创新的可能性,对生产关系的重构将带来系统性投资的机遇。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趋势,每一个基础的趋势下面可能有很多子的方向。


二、从比特到原子。 回述过去两百年的发展史,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次是蒸汽,一次是电。我们会发现,这两次工业革命中,技术改进、新能源的发现所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对当时整个世界经济体GDP的影响超过30%。而在过去20年,我们熟识的互联网信息革命带来的对全球经济体GDP的影响,不超过10%。


这揭示了一个可能:新的周期里,很可能有一些新的技术因素,会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一样,更大幅度去影响可能带来的创新,并更大幅度去影响经济体量的增长。过去20年,互联网都是以比特的连接,信息的连接为主。比如,网页和网页的连接带来了搜索引擎,人和人的连接带来了社交应用,等等。接下来会有物与物的连接,创新硬件比例会持续上升。比如投资人常提到的自动驾驶,英文原文实际是Autonomous Vehicle,更好的表达了这一个品类是有自制能力的机器。


什么叫有自制能力的机器?这个东西既有大脑逻辑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又有小脑分析的决策能力,有自己的嘴巴,并且是非常有效率的机器,包括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这一系列的创新都不可避免的需要有硬件,不只是靠之前互联网层次信息的连接来决定,这里带来的创新是非常多的,相关的环境感知、边缘计算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