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典国产老剧被AI“魔改”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甄嬛传》变成了“枪战片”,《红楼梦》被改成了“武打戏”……很多难以想象的画面,通过AI软件真切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AI对经典老剧的“魔改”让人感觉荒谬甚至不适,
这背后有没有法律、版权问题?AI改编影视剧,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甄嬛枪战、孙悟空骑摩托车?
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
在网上热传的片段里,上一秒还是孙悟空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的经典桥段,下一秒孙悟空和沙悟净就骑上了摩托车扬长而去。如此“魔改”引得网友直呼:“小作坊下料就是猛。”
在对桃园三结义经典桥段的“魔改”中,原本是“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被改成了“最爱结交地痞流氓”。最让人惊诧的是,视频中角色说台词时,嘴形几乎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足以以假乱真。
现在通过AI软件,“宫廷戏改枪战戏”的视频能被轻而易举地制作出来。
操作者甚至不需要任何视频剪辑软件基础,只需用文字描述一下,不论多荒谬的画面,AI软件都能做出来。
“魔改”电视剧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一直以来就有对经典影视剧的改编,但此前更多的是对相关桥段进行剪辑、配音等操作。
早在2006年,陈凯歌的电影《无极》被胡戈剪辑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恶搞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陈凯歌的强烈不满,并表示要上法院提起诉讼。最终,事件以陈凯歌放弃起诉、胡戈道歉落幕。十多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编辑、切条、搬运自影视剧的短视频,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和诉讼。
现在借助AI软件,普通人能够轻松将经典影视剧中的角色和场景“移植”到全新的语境中,
带来夸张的变化,冲击感官认知。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AI技术确实带来许多积极作用,
但也滋生了很多新型侵权行为,为新型侵权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
工具和手段本身并不构成侵权,因为工具往往是中立的。使用这种软件去‘魔改’,就构成了侵权。
这种‘魔改’视频往往使用原来影视剧中的部分片段,
而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就使用,构成了侵权。同时,使用原来影视剧中某些人物形象,可能会涉及侵犯明星的肖像权。
”赵占领说。
有法律专家认为,
此事还涉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问题,
即一部影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就拥有“不能随意被修改、亵渎的保护机制”。如果片方或者创作者认为,这种魔改构成了对作品的“亵渎”,那么也有理由起诉改编者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换言之,国产老剧被AI魔改,是有一定法律风险的。
更何况,此前国家网信办公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要求,服务提供者应
“在视频起始画面和视频播放周边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可在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而从现实情况看,这些魔改视频中很少有主动标识的。
“魔改”是一种创新吗?
剧作家:已超过改编允许的限度
当前的AI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拿那些魔改视频来说,不少观众仍能一眼看穿其中的异样。
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不难预测,今后AI魔改国产老剧的视频完全有可能实现以假乱真,让普通人根本难以分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