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中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学沙龙2024年第10期(总第35期)“法学教材写作的可能路径”在凯原楼307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由王晶老师主讲。王晶老师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事业部编辑,北京大学法学院1997级本科,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级法学硕士。
本期教学沙龙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俞祺老师主持,并得到了北京大学道·安法学基金的支持。
本期教学沙龙,王晶老师从编辑的角度出发,为参加会议的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一本好的教材应当包含的要素以及创作一本好的教材可能采取的路径。
讲座伊始,王晶老师先是为各位老师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近三年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的20余种教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原有教材的更新,辅以少量全新的教材。随后,王晶老师强调,各位老师写作的教材是教学的延续与展现,每本教科书背后都有它所对应的教学方式,规范体系甚至是法律哲学。
当下的法学教材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面向法科生或非法科生的法学通识类教材。
二是法学基础类教材,其中大多数以体系书的方式呈现,在教材内容上既包括传统学科,也包括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写作方式上包括主编类、多人合著(写作成员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对学科的认识也十分统一)以及独著等多种形式,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多样化——例如三四次课程作为一个专题的教学形式——也促进了写作类型的多样化,此外,一部分专著也被读者视为基础性的教材。
三是法学进阶类教材,其中大多数以专题书的方式呈现,例如教授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学术写作的教材。
四是案例研习类教材,这类教材与上述教材的区别在于,上述教材更多服务的是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可能包含案例,但主要是为理论讲授服务,而这类案例研习教材服务的是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之后,王晶老师从一个编辑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什么样的教材是好的教材这一问题:
一是要有清晰的体系架构,能够体现作者对学科的持续思考,有自己对学术脉络的理解,逻辑统一,且有观点、立场。
二是做到用户友好,即有合理的章节设计,帮助读者理解特定学科内部的规范结构,利用现代数字化的工具辅以充实的内容,同时做到文字轻松愉悦。
三是深入浅出,即有大量的学科积累,法条、案例、法律原理和比较法能够自如的呈现其中,同时照顾到学科内的重点难点。
四是发挥引领作用,关注实践问题,突出问题意识,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帮助读者实现视野上的拓展。
紧接着,王晶老师以一本“板书体”教材,为各位老师展现了深受读者喜爱的教材类型。这一写作模式借鉴了日本的教科书模式,旨在将老师在板书或教案上呈现出来的内容以立体性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教材教案化的设计使得知识更加层级化,内容更加轻盈、体系更加简洁;在事例和图表的辅助之下,知识点也变得更加具象。同时,这本教材当中也包括了对理论前沿问题的介绍与探讨,既包括中国学界的最新进展,也包括比较法上的讨论,进而凸显了理论深度。
此外,王晶老师还列举了另外一本教材作为案例,其中包括了许多文献摘录、图表与案例分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且,这本教材也利用二维码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些辅助性的资料与习题,确保教材主体内容详略得当,并为想要深入了解相关内容的读者减轻了搜索资料的压力。
最后,王晶老师谈到了写作法学教材的可能路径,这其中包括独著类的优秀教材,包括交叉领域当中随着课程设置的转变而需要的新教材,包括案例教学的成果展示,也包括写给课堂外读者的教材——这一方面可以帮助非学生群体以较短的时间了解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能拓展教材本身的局限性。
在讨论与提问环节,有老师就如何界定教材的问题与王晶老师展开了讨论,王晶老师回应道,在出版实践当中,教材与专著之间有时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有些专著也会被读者普遍视为教材。
就教材的主要读者群体而言,王晶老师也在讨论中提到,存在一些教材的主要读者群体并非学生,而是有实务经验的法官、律师等群体,这也为教材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时效性较强、需要及时更新的学科教材,王晶老师提到,一方面,在此类学科当中也存在十分经典、长期受读者欢迎的教材,此类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同时又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思考与立场,另一方面,当下的科技手段也允许实现教材的及时更新,例如在教材当中加入配套学习网站,或加入内容可更新的二维码等,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内容迭代。
在本次讲座中,王晶老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教材的写作类型,写作方式以及优秀教材所应具备的特点,在结合优秀案例的情况下,从一个编辑的角度为各位老师提供了创作新教材的新思路、新启发。
在大约一个小时精彩纷呈的讲座与问答后,俞祺老师对王晶老师的分享表示感谢,并宣布本期“教学沙龙”正式结束。
(撰稿人:李旭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