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达晨创投投资总监 刘双桂
企业家和投资机构是互动、碰撞和提高的关系。如果在座的各位创业者听完投资机构讲的投资逻辑再去创业就已经晚了,也不可能成为行业里的头部公司。
经授权转载
来源/青桐资本(ID:qtziben)
在7月19日的“青桐圆桌派”之金融科技专场,「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刘双桂分享了金融领域的思考及投资逻辑。以下为刘双桂现场演讲内容:
“四化”叠加 金融发展新动力
金融业得以取得新发展,离不开“四化”的叠加:
1.普惠化。
国内的金融机构确实只覆盖很小一群人。金融机构对客户都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且钩放得比较高,只有接近20%的人或者企业能得到金融服务。将来往普惠方向走,意味着还有80%的市场。
2.开放化(民营化)。
国有金融体制做主导,体制的思维更倾向于支持政府、国企、央企,对民企和个人的服务偏小,这是很难避免的。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民营化和市场化的金融来支持。
以前有很多民营公司参与金融机构,动机可能是错误的,并不是想做好金融产业,而是想自融。参股一个银行,给银行投3亿,然后贷5个亿。把金融真正当成一个事情来做,做好民营金融,这是很有必要的。
3.互联网化和高技术化。
以前金融行当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比其他许多行业的技术含量都要差。现在我们不得不拥抱互联网和高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这是一个趋势,这些技术能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风险共振和全球化。
我们不得不面对金融全球化和风险共振。
产业在变化,监管体制、监管政策也会随之变化,希望将来中国能出现全球领先的金融产业和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科技是中国破局之路,
有系统性创业投资机会
金融是现在中国经济体里比较薄弱的部分,效率亟待提升。中国缺乏核心技术,但是有效和高效的金融的缺乏比核心技术更加致命。没有好的金融体制做支撑,核心技术开发不可能起来,金融决定哪些事情被支持,哪些事情能起来。
传统金融的每个分支赛道都有跟互联网、技术结合碰撞出的新机会,出现一批百亿、千亿甚至万亿市值的公司。最近一些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虽然上市之后跟人们的预期有差距,但这些公司就是四五年诞生百亿市值的公司,很不容易。
我们比较对细分赛道分析如下:
1.支付和结算
,我们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后来者想要再做大很难。
跨境支付和企业结算
有前途。
2.互联网借贷
,关键还是看资产经营。
消费金融、零售金融
赛道最容易出规模利润。
小微金融和供应链金融
,正在逐步起来。
3.互联网保险
很慢、很难赚钱。
4.互联网理财
,模式容易很轻,发展速度很快,融资很容易,估值容易涨。现在发现还是有风险,确实容易存在挤兑而且带来群体事件,资产端坏账上升和资金端净流出“双杀”,这是许多P2P平台面临的问题。
5.互联网证券
,获客比较难。
不管如何,金融是比较“肥”的领域,金融之所以这么赚钱是因为金融比较落后。所以如果你掌握一个领先的技术,团队好好干,是很容易获得一大片市场的,中国是机会最好最大的市场。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传统金融力量太强大,就算你发明了一些新东西,也只能找到很细小的市场做验证,没有大的市场给你,你想长大的机会很少。
金融领域持续有创业机会,因为金融行业没有人能垄断、也不愿意垄断、也不敢垄断。
如果垄断,意味着他只能拿到平均收益率,收益和风险都在他手里。然后就会留下很多一定的市场空间。
金融行业显性门槛低、隐性门槛高。如果创业,团队要么是金融行业干很多年,要么是互联网行业、科技行业干很多年,否则很难有大机会。
金融与实业
金融和实业有很大的区别,
实业是赚辛苦钱,金融是赚痛苦钱
。金融可能没有那么累,不用天天那么加班,但心里会扛着风险,心里很煎熬,甚至很痛苦。这个离钱近的行业,挑战着自己的人性。金融就像博弈,你和别人博弈,别人水平涨,你的水平必须涨,否则你就会很麻烦。很多的风险是你很难控制的,这些风险甚至会短时间内突然爆发。
与实业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相比,金融行业具有
合作性
。各家之前的合作形式和机会非常多。金融行业具有
一体性
,大家共命运、共呼吸。不同的公司其实也是一体的,你做网贷,虽然是好平台,但是差平台倒掉,对你也会有影响。
金融行业具有
共通性
。你做一个细分分支,有可能跳到别的细分分支,然后很快发展起来。我们看到很多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的上市公司,上市的时候做的业务和之前做的业务完全不一样,虽然赛道完全变了。
金融行业还具有
跳变性
。同样的事情积累两三年,有不同的资源进来后,你就会突然跳上一个台阶,有很大的变化。
互联网金融与电商
电商行业的细分市场最后只会有两三家存活,竞争很惨烈。而规模效应是它最大的优势,它烧钱是正确的,烧得越多越好,融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有些人持续烧钱,没有办法盈利,但你只要保证是行业前三即可。
因为电商这个行业存在垄断,存活下来后有很大的定价权,风险相对小。
而金融行业,一个细分市场可能有十多家,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你单纯追求规模没有用,要追求管控能力范围的规模,只需要烧少量的钱。金融是最后变现的地方,金融行业都不能赚钱,还有什么行业可以赚钱?
同时,金融行业风险较大,道德风险、欺诈风险、坏账、周期性等。
金融行业只要做得好、做得规范,有并购价值,坚持做几年后,退出的渠道比其他行业多得多。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金融科技
传统金融最大的问题是牌照的门槛,拿本金赚钱,但
金融科技其实是赚能力的钱
。我们特别想投比传统金融公司能力还强的团队。
传统金融和产业、互联网、消费场景都是有距离的,但是这个距离很致命。以前大家都“传统”,没有危机感。但
现在如果有新的金融公司出来,同时它是技术密集型的,跟互联网、场景结合很紧密,那就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很大的威胁。
新的金融机构虽然需要一定的资本,但其实不是靠资本发展的,主要还是靠效率。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集中度比传统金融高一些,但不会像电商那么高。
传统金融是金融的人工时代、农业时代,机构间的强弱差别由两点决定,一是资本力量,二是管理水平。
我们觉得新的金融公司有可能进入金融的半自动化时代或自动化时代。
互联网金融
/金融科技团队的7大能力
1.心灵管理的能力。
做金融除了很核心的业务能力以外,最重要的能力是心灵管理。这个行业有很多很厉害的人最终会“消失”,是因为他管不好自己。金融行业,有一定能力之后饿死的概率很小,撑死的概率很大。所以金融行当对人性的管理、对心灵的管理是最重要的。
2.团队合作的能力
,需要复合型团队长期合作。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最难的是需要既懂互联网的人,也要懂金融的人,甚至要懂产业和场景的人。这些人不仅能力要很强,而且还要能够彼此信任、彼此配合。同时这两方面很强是很难的。
3.金融的能力。
具备判断风险和经营金融风险的能力。
4.互联网的能力。
具有推广和运营的能力,运用用户思维来保持用户粘性。
5.产业的理解能力。
需要和产业、场景结合的能力,因为这是风控的基础。这和传统金融不一样。
6.生存与抗竞争的能力。
所有的赛道到最后都是顶尖人才之间的竞争。
7.组织的能力。
包括组织能力、O2O能力、组织效率以及道德包括金融有道德风险防范。
金融的七大风险
内部的风险:
1.老板道德风险。以我们投资机构的眼光来看,最大的风险就是老板的道德风险。企业家可能是动力源,也可能是风险源。没有一个企业家会承认自己是最大的风险,都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动力源。事实上绝大部分做得不够好的企业,企业家就是最大的风险源。
2.合伙人风险。顶尖的人在一起合作,没那么容易。金融里制衡很重要,金融机构有审贷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和集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