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是2013年《中国信息界》杂志(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打造的公众号,通过整合该领域最为精华的行业资讯和政策信息,力图为参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建设的中高层领导提供最为前沿且高质的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对伊朗放狠话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读书》首发|孙妙凝:神明也能标准化?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佩通坦访华前,中泰重要项目获批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卢卡申科,正式当选! ·  4 天前  
北京晚报  ·  卢卡申科,正式当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六因素驱动智能汽车产业起航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公众号  ·  · 2017-08-25 16:45

正文

当下,智能汽车无疑成为展会的主角和最大亮点。乐视无人驾驶电动汽车FF91百公里加速时间2.39秒,刷新了世界纪录。其他众多汽车厂商和高科技企业纷纷推出无人驾驶概念车和智能技术成果,一些企业还宣布将量产无人驾驶汽车的计划提前到2020年。波士顿咨询集团测算,智能汽车市场价值将在2025年前达到420亿美元,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预测,到2040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到路上行驶车辆总数的3/4。


智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工业应用领域,智能汽车可以用于矿山开采、仓储运输、军事应用,从事大量危险、重复性的运输工作。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非常渴望拥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超过85%。此外,智能汽车产业链条长,能带动电子元器件、芯片、互联网应用、云计算等细分行业的发展。

智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会改变普通消费者的交通和生活,还会重塑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汽车产业即将迎来再次爆发,智能化将引领汽车产业的这次变革。分析变革背后的驱动因素,大致有6个方面。


传统汽车工业转型升级驱动


传统汽车工业发展遇到瓶颈。中国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产销第一的汽车大国,产品研发也从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研发为主,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与国际巨头还存在较大的品牌实力差距。尤其近年,受全球经济疲软和环保政策的影响,汽车工业出现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等问题。传统汽车市场迫切需要走出困境,也需要在同国际汽车巨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为传统汽车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一味追求产量只能导致库存积压,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大国,具有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有坚实的汽车制造基础,这一切都为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提供了可行性。发展智能汽车也恰恰能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提供契机。目前,智能汽车市场还处于研发期和引入期,中国完全有可能后来者居上,通过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引领整个制造业赶超发达国家。


市场需求驱动


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已经成为人们在家、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交通工具上。百度针对5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北京市民上下班单程平均里程为19.2公里,交通时间为52分钟;上海市民上下班平均里程为18.82公里,花费时间为50.4分钟。


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汽车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我国平均每百人拥有汽车11.27辆,而美国同期每百人汽车保有量为79.7辆,日本为59.1辆,德国为57.2辆。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还有进一步释放空间。


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拉动,消费者对高性能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汽车是消费者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希望在行驶的过程中体验高效出行、安全舒适、娱乐休闲的生活。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购买者非常渴望拥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超过85%,表明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有较高的需求。中投顾问数据显示,2016年终端客户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费用高达403亿欧元。其中,在安全性和自动驾驶上的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约占消费总额的61%。到2021年,高端车市场用于数字化技术的支出将上升到车辆销售总额的10%,是目前的(4%)两倍多。


政策利好驱动


最近几年,我国频繁推出利好政策,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立项,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陆续通过验收,投入实践应用领域。自2014年以来,我国各部门还相继出台多部扶持政策,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智能制造,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交通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当月,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国家发改委等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10月,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将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产生一系列智能网联汽车原创科技成果,并有效普及应用,要求到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的战略。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周期加快,推动新应用、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加速汽车驾驶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智能汽车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联网满足了物与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定位和管理能力,第一时间感知和传导变化;互联网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物体和机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信息透明、自由流通和共享;控制指令也因此能够即时送达、畅通无阻;视频技术不仅能够监测汽车的运行状况,还使得在汽车空间内进行社交、商务会议成为可能;云计算增强了数据分享和计算能力,让数据服务按需获得。云与汽车随时随地交换数据,随时随地计算和调整最佳行车路线,让出行变得高效、节能; 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复杂模具和高端汽车零部件。2014年10月29日,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制造技术展览会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cal Motors汽车公司现场演示世界上第一款3D打印电动汽车“Strati”,整个制造过程耗时45个小时,“Strati”最大时速可达40英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有关工艺技术,具有超强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和组织能力,从而实现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功能;电信的宽带技术和互联互通为信息更顺畅地流动提供了管道,实现无障碍互联互通。


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要求的驱动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意识逐步增强,低能耗、高效能的技术和产品将成为发展方向。在交通领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研究表明,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燃油汽车,普通燃油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6%,而电动汽车的能源转化率高达90%。可见,电动车替代能源车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已经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了技术路线图,提出“十三五”、“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均增长将分别达到90.5%、30%和33%。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电动化转型的新时代。


智能汽车还能有效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首先,智能汽车应用的新能源技术能有效节约燃油与降低排放,提高能源的效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由此可提高20%-30%,高速公路编队行驶更可降低10%-15%的油耗。其次,智能出行减少道路拥堵,选择最短、最快捷路径,寻找最佳停车位置,同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根据估算,如果美国有10%的车辆变为无人驾驶车,那么美国全年就将可以节约37亿美元的燃油开支;如果路上90%的车辆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这一数字将达到447.1亿美元。最后,共享经济模式能提升智能车辆的利用率,降低汽车总量,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经济学家》研究显示,传统汽车九成以上的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利用率较低。共享模式下,人们无需购买汽车,按需求使用汽车,提高车辆使用率。


开放、共享和协作共赢精神驱动


近年,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C2B模式等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变革力量,这其中蕴含的开放 、共享和协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也一定会驱动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平台经济的特点是开放,通过公开其接口,而使外部应用程序和应用共享平台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谷歌、微软、百度、腾讯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竞相推出开放平台战略。在统一的大平台上,资源共享,服务商们各施所长,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深度服务。每个服务商的服务是个性化的,而众多服务商的集合,就使得用户能够享受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在开放平台上,各个主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共赢。未来,智能汽车竞争的关键点一定是高品质的服务,这就需要运用开放理念,基于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按照共同的原则,将任务细分,互相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分工能够加深专业化程度,沟通能够促进协调性,协作能够推动效率的提高。智能汽车生产和服务产业链条长,服务对象广泛,而服务内容纷繁复杂,因此智能汽车产业需要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智能汽车产业涉及复杂的产业链条,既包括制造企业、软硬件企业、零配件供应商等关键主体,也需要内容提供商、云平台服务商、保险公司、分销体系等第三方服务主体。一家企业不可能独揽全部业务,社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生产效率更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