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遴选网问题:
疫情期间、脱贫攻坚期间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说干部要担当有为,既是政治意识也是政治责任。谈对这句话理解。
【公选王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公选王快速破题】破解综合分析题要善于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在“担当作为”四个字,抓住题眼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答题思路,展开论述,侧重谈怎么办。
【公选王思维导图】
【公选王答题参考】
各位考官,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二字,重逾千钧。从“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到“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再到“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洪水、干旱、瘟疫、战争……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2020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时期,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疫情防控的路上,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舍生忘死的钟南山、张定宇式好干部,还是在脱贫攻坚期间,久久为功、艰苦奋斗的一线扶贫干部,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时代楷模,给我以深深的震撼。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做到担当有为,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想担当。
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更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早在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期间,就反复强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要以习总书记为标杆,读原著、看原文,反复研读《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书本,通过参加党日活动、上党课、到古田、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锤炼政治修养,端正“想担当”的态度,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全心全意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去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做党和人民希望我们做的事,把忠诚刻在心上,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责任担在肩膀上。
二是能担当。
勇于担当不是逞能,更是要有大局观、全局观,要有为民服务的本领,如果水平跟不上,只能好心办坏事。当前,十四五规划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有解决问题的本领。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抓住群众关心的痛点、堵点、难点,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党员干部不仅要多在“专”“精”“尖”字上下功夫,在自己的专业和岗位上钻深爬高,出新招、出硬招,还要适应5G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成长为一名本单位本行业的专家,而非“砖”家。
三是敢担当。
敢担当,就是要敢想敢干,绝不瞻前顾后,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顶上去。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为我们出了一套加试题,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能否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面摘帽、能否完成企业复工复产、能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都是考验我们能力本领的“考题”。要发扬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难啃的硬骨头面前勇于担当负责,在危难时刻敢于冲在前面,落实“四下基层”“四个万家”工作法,以滴水穿石、抓铁有痕的韧劲,锻造一副敢于担当的“硬肩膀”。
各位考官,盘根错节见利器,大事难事看担当。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是对担当任事者的考验。只有切实增强担当作为的责任感、自觉性和动力源,以滚石上山、攻城拔寨的勇气和韧劲,锻造成为敢想、敢做、敢当的“关键少数”,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交上一份担当作为的新答卷。答题完毕!
【公选王加分金句】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更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
去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做党和人民希望我们做的事,把忠诚刻在心上,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责任担在肩膀上。
勇于担当不是逞能,更是要有大局观、全局观,要有为民服务的本领,如果水平跟不上,只能好心办坏事。
盘根错节见利器,大事难事看担当。
【公选王知识拓展】
担当任事,最应该保持的是一种恒定的状态,一股饱满的激情。如果冷一阵、热一阵,有利益就干,没利益就躲,那不是担当任事,不仅是职责上不负责,也是政治上不成熟。
实际工作中,就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任事,喜欢犯“冷热病”。有的以事难事易搞差别对待,对露脸出彩、栽花抬轿的工作一腔热情,对较真碰硬、拔刺除痛的工作显得冷漠,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面对遗留问题躲着行;有的以有利无利选择落实,抓工作不是凭党性、公心,而是凭任性、私心,于己有利就抢着上,于己无利就绕着走,导致群众期盼的事、棘手的事、急需的事出现“中梗阻”;有的以进退得失搞不同标准,升迁之前与升迁之后是两种工作状态,仕途顺畅与期望落空是两样工作热情,缺少履职尽责、担当任事的勇气和动力。
(公选王初夏老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