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两张结婚证背后的故事......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10-10 13:26

正文



结婚证
小小的“一张纸”
却记载着有情人风霜雨雪的心路历程
成为爱情的见证
但除了爱情
结婚证背后还“藏着”别的故事


10月3日晚,河南卫视播出的《 华豫之门 》特别节目,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祖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的深厚历史文化。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受邀携两张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湛江市民结婚证登台亮宝。



这两张结婚证分别是1950年2月和1950年10月颁发的。前者是沿习旧制的旧式结婚证,后者是新式结婚证。

△旧版结婚证

湛江市于1949年12月19日解放,解放仅两个多月,不少机构、制度尚未健全,新婚姻法尚未颁布,所以这段时间民间的婚嫁仍沿用旧制习俗,使用旧式结婚证。在旧社会,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张旧式结婚证书上,清楚注明了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名字,还列明举行婚礼时的场所,最后还需男女双方和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在有公开仪式的场合签名盖章,所谓明媒正娶,才能得到宗亲和社会承认。这张旧式结婚证书并非政府相关部门颁发,而是自行于图书文具店购买,其制作较为精美,词藻也极尽优美华丽。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行,明文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随着人民政权的日益巩固,政府职能部门和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特别是新婚姻法颁布,新式结婚证在湛江市得以推行。这张1950年10月颁发的结婚证清楚写明:“二人因感情融合,填具结婚申请书申请登记结婚。经查申请各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符,准予结婚。”这份新式结婚证书由湛江市赤坎区行政办事处钤盖颁发,主办负责人签名盖章,夫妻双方还需交纳印花税。


△新版结婚证


这份新式结婚证书今天看来十分简单,只是手工蜡纸撰刻,油印在普通书写纸上,“华豫之门”鉴宝专家指出,它真实反映了解放初期,特别是新婚姻法颁布后,湛江市当时民政管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情况。通过证书上钤盖的“湛江市赤坎区行政办事处”公章,可证明在建国初期,一个行政办事处便涵盖了多部门的工作。这份纸质普通的油印结婚证,包涵了当时多方面的信息内容,亦正因为其简单普通,能保持到今天非常不易。所以“华豫之门”鉴宝专家组一致评议,该结婚证登上“华豫之门”珍宝台。


看完湛江这两张充满岁月痕迹的结婚证
回首时光
一起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后
结婚证的变迁
回味属于不同年代的幸福回忆


1952年


1962年


1974年

1982年

1995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