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  10 小时前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直播分享 ·  昨天  
HR成长社  ·  裁员辞退全流程.ppt ·  昨天  
HR笔记本  ·  HR如何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在覆盖了全国50多个城市后,摩拜终于登陆杭州,可是它面对的是……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4-17 07:39

正文


一方是实力不俗的本土巨头,一方是虎视眈眈的创业势力,在杭州,一场不见硝烟的共享单车暗战正在进行中。

/


|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杨倩 编辑 | 马吉英

在共享单车的冲击下,杭州公共自行车的开发者金通科技终于坐不住了。


杭州以公共自行车著称,至今已运营9年。据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杭州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发达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有车辆租借点3770个,总投放量达到8.58万辆,在全球城市公共自行车数量中排名第一,每天使用人次约有31.5万。


但过去五个月,已有五款共享单车出现在杭州街头,本刊记者据各家数据估算,总投放量超过12万辆,今年年底将超过20万辆。


苏堤是西湖为数不多的开放骑行路段之一,密不透风的人群中,仍有骑着各种颜色共享单车的身影穿过,蓝色的小鸣单车、红白相间的Hellobike十分夺目。


“上周六日(3月25日、26日),西湖连公交车都开不动,路人走不了,机动车道上都是共享单车,3公里到5公里堵了一个小时。”金通科技总裁张利强向《中国企业家》如是描述杭州整个西湖景区被共享单车“攻陷”的情形,西湖南线、北线交通拥堵,行人、单车、汽车乱成一锅粥。


作为杭州公共自行车老大,金通科技决定主动出击。3月27日,金通科技发布了新物种“有桩版”共享单车。这款新车从外形到内在都与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有了显著差别,蓝色车身与红色车轮撞色,采用智能锁,可通过“叮嗒出行”APP移动扫码。当公共自行车还车点无空位时,可停在“电子虚拟围栏”,打破了固定车桩限制,一方面解决传统公共自行车还车难的痛点,又能化解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尴尬。


一方是实力不俗的本土巨头,一方是虎视眈眈的创业势力,在杭州,一场不见硝烟的共享单车暗战正在进行中。


突围

多家共享单车在自家门口“夺食”,让张利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政府控股与市场化运营的双重机制,考验着这家公司的应变力。


2008年5月1日,杭州公共自行车正式运营,设立61个服务点,共2800辆公共自行车。2009年,杭州公交集团控股的金通科技成立,致力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研发。张利强提供给《中国企业家》的内部讲稿指出,从2008年至今,公共自行车已扩展到全国近500个城市,年产值达50亿规模。杭州金通科技的销售订单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发展到2016年的近20亿元。


2015年11月10日,金通科技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其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公共自行车租赁及管控系统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0%以上,旗下有数十种产品组合,包括锁止器、调度管理系统等。


然而共享单车的突然走红,让金通科技高度依赖政府采购的经营模式受到考验。 “金通科技一直是龙头老大,引领行业的发展。但如今‘技术+互联网+资本’的组合,对行业带来了一定冲击,这些新生事物对行业的未来都具有颠覆性,因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张利强强调。


张利强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共享单车红遍大江南北之时,金通科技已经有研发共享单车的动作。


2015年年底,金通科技与骑呗(当时的名字是“票牛通”,是一家互联网巴士平台)共同出资做了“叮嗒出行”平台,金通科技持股51%,票牛通持股49%。此前要想在杭州使用公共自行车,需要到专门的服务点办市民卡、存入200元押金。而该平台可以一站式办卡、充值、交押金,扫二维码就能租用公共自行车。“叮嗒出行”起初在杭州试行,在西湖周边开设了100个服务点。2016年3月,金通科技有桩单车的扫码业务上线了30多座城市。


骑呗联合创始人、总裁吕城江告诉《中国企业家》,那时候,金通科技想把将近100多万辆有桩单车、2000多万会员接到“叮嗒出行”平台上,后续再去发展共享单车。


但是市场的变化永远比想象得更快。2016年6月,共享单车忽然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票牛通CEO周海有看到了新的机遇,决定做共享单车,但在与金通科技的谈判过程中,双方因为意见分歧没有继续合作,协商之后“分手”。


张利强告诉《中国企业家》,“政府(项目)不追求回报,商业共享单车要求回报”,“他要迎合资本,我说我不会(迎合功利的资本)”,这是二者分歧的根本原因。


2016年9月,票牛通决定自己出来单干,更名为“骑呗”,2个月后推出了“骑呗”单车。


此后,金通科技继续做扫码租车,票牛通则把叮嗒出行转让给金通科技,周海有仍是叮嗒出行的董事,占其10%的股权。


但金通科技对共享单车的关注并未停止。从ofo、摩拜创立之初,张利强就一直在关注共享单车的动向,他表示,“行业方向跟趋势必须提前捕捉到,之后必须坚定地去做”。2015年11月,金通科技挂牌新三板之后,前来洽谈有关合作的投资机构也有三五十家,包括多家大型投资机构,但张利强称自己更看重中长期目标,因此对热钱保持着距离。


不过他也透露,希望2018年敲定若干家投资机构,借此实现转型。


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发布。但据张利强透露,金通科技在更早的3月就研发出了无桩单车。张利强发现,无桩单车埋下了很多隐患。“解决不了无序,我绝对不做。”张利强如是说,他后来也因此拒绝了很多拿着共享单车方案找上门来的人。


张利强称, 无序是共享单车最大的软肋 “无桩单车没人使用的时候,没有责任主体。如果不破解,就会变成城市垃圾,其实违反了很多地方法规,甚至是国家法规。” 张利强指出,共享单车的增值模式、盈利模式、规范管理等方面依然是瓶颈所在,但“商用共享单车的乱象,也是行业转型的契机”。


到了2016年下半年,张利强调整思路,决定做“有桩+无桩”的解决方案,通过“电子虚拟围栏”引导使用者规范停车,虚拟停车点周围200米以内可以通过蓝牙感应到车。


张利强透露,金通科技正在跟四五个省、近十个城市洽谈共享单车业务,但地方政府仍需要引导。


在摩拜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看来,推出“电子围栏”,必须要跟征信行为挂钩,才能产生制约效果。“‘电子围栏’毕竟不是物理环境,只是简单的范围,车怎么停、是不是乱停的,无从管理。”李论说。


目前,金通科技并不是唯一采用“虚拟车桩”的公司。3月初,Hellobike成为业内首家采用“虚拟停车点”的共享单车公司,在福州、厦门试行,但杭州暂时还没有。


胜负不明

春节后的杭州,单车大战已经在街头悄然拉开序幕。“随着摩拜、ofo把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填满了,杭州一定会成为大家的首要选择。”吕城江亲见自己的判断成为现实,只不过“比想象的早了十几天”。


骑呗单车作为杭州本土企业,从2016年9月开始研发共享单车,去年11月与芝麻信用联合推出“750分”免押金策略,在摩拜和ofo之后吸引了市场目光。2016年11月,骑呗在杭州投放了第一批单车。据吕城江透露,今年3月底,骑呗投放量达到2万余辆,主要投放在滨江区。


今年1月14日,Hellobike大举“进攻”杭州。Hellobike杭州城市经理袁布衣对《中国企业家》表示,Hellobike专攻二三线城市,力争在每个城市都做到70%的市场占有率。截至记者发稿,Hellobike已在杭州投放10万辆。早在去年9月,Hellobike就做过200多个城市的市场调研,决定将杭州作为重点投放区域。目前,18~35岁的年轻人是Hellobike的主流用户。


拿到了D轮4.5亿美元融资之后,ofo加快了二线城市布局。2月20日,ofo刚刚进入杭州,ofo杭州区经理告诉《中国企业家》,ofo在2016年8月就已经在浙江大学等校园开始运营,今年春节后开始了城市运营,预计今年在杭州投放10万辆单车。


无独有偶,2月20日,小鸣单车也进入杭州,到3月底投放了1万多辆单车,预计上半年投放3万辆。


3月25日,永安行进入了杭州,与芝麻信用联合推出600分免押金模式,具体投放数量未对外界透露。该公司3月24日披露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永安行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少量试点布局无桩共享单车业务,总投放量仅为5万辆。2016年共享单车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36.83万元,仅占其2016年总营收的0.1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10 小时前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直播分享
昨天
HR成长社  ·  裁员辞退全流程.ppt
昨天
HR笔记本  ·  HR如何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3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万事通先生 |毛姆
7 年前
程序员大咖  ·  Android 定位服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