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昆明是频上热门,刚刚跟空气较完劲,又跟盲人按摩较劲,空气的锅不背,
“调戏执法”的锅背不背呢?
据澎湃新闻:【城管整顿露天盲人按摩,嬉笑戏耍盲人】
5
月
25
日,云南省昆明市三市街忠爱坊开展整治露天盲人按摩的活动。现场一位盲人按摩师弯着腰,寻着声音想关闭音响,一名城管故意拿走音响并边跑边笑,引得盲人团团转。
有图有真相有视频,盲人是看不见,可网友都有合格的眼睛,只见一名城管提溜着音响在人墙之间绕圈,盲人像个虾米似的弓着腰循声追逐,城管全程面带猥琐的嬉笑,不时回头张望如同用诱饵戏耍小狗,更不时故意借助人墙对盲人形成阻挡,当盲人中计撞上队友时,便被厌恶地推开
……在场的十几名城管队员也都面带微笑,默契地配合并欣赏着这“轻松一刻”。
都是底层,相煎何急?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为这个群体焦急,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恶劣形象,随时有一天会化作血光,有关部门还不赶紧应对舆情?
然而第一时间没能等来官方调查或道歉,却等来了
@
云南共青团 的还原“真相”——哇塞这也能洗?这么简单的事儿,谁不知道城管在“执法”,而谁又看不出城管在调戏盲人?
团团转发的洗地文中这样辩解:这是城管用于播放宣传的喇叭,盲人来抢,城管是在躲避,这究竟算不算戏弄值得讨论。
讨论
NMB
,躲避你就好好躲避,执法你就庄严执法,你嬉皮笑脸耍猴似的躲猫猫,存心诱导盲人撞墙看笑话,可还有一点执法的严肃和规范?
洗地与泼脏水总会左右开弓,团团的报道中给盲人栽上了好几项罪名:无证按摩、违章摆摊、拒绝配合、抵触城管
……
这个隐含的前提是城管就代表着法律,代表着光荣正确不可侵犯,然而法律之上还有天经地义,地是人民的地,街是人民的街,群众两厢情愿互相提供服务,凭啥非要指定场所、纳税交钱?残障人士不偷不抢自食其力,凭劳动谋生减轻国家负担,何罪之有?
所谓违章不违章是单方面定义的,街头生意比城管都要早几千年,你说违章就违章?
而且看视频中盲人摆摊在步行区域,空旷宽绰,盲人全都自觉地贴边劳作,全部空间就一把椅子,根本不影响行人通行,亦无任何安全隐患,城管所能找出来的借口,也唯有单方面定义的
“违章”、“无证”。
但手握权力的一方却肆意污蔑盲人按摩为
“乱象”——乱在哪里?可有证据?是强买强卖了,还是坑蒙拐骗了?两眼一抹黑,逃单都没法追,残疾人只能靠诚信交易,你把他们夸张成洪水猛兽?
有司说得冠冕堂皇,说是要帮这些盲人接受培训取得资格证,说要安置他们到正规按摩场所就业
……看上去很美却不接地气,无门槛的生意非要设置门槛,包藏祸心。这特么又不是医学美容,盲人的技艺只要主客双方认可,就算治不了病也摁不折腿,要狗屁的资格证?国家把大多数的职业资格考试都取消了,你说资格证就得资格证?
盲人按摩、街头理发等群众互助生意,一般都是自发形成,一般都在街头公园、林荫等不影响交通的场所,真要跟汽车行人抢道,他们也抢不过啊。之所以叫群众互助,因为他们取费低廉,美发店起价
30
他们只要
3
元,大量老年人几乎完全依赖他们的服务,从来也进不起什么“正规场所”。
街头盲人按摩也同样收费低廉,是平头百姓老胳膊老腿唯一能支付起的奢侈体验,而一旦遵照城管大人进了所谓
“正规按摩场所”,再看看价目单,恐怕就再也跟百姓无缘。而这些土豪场所毕竟容纳能力有限,如果从业者都能被高薪聘用又何须风吹日晒来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