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医  ·  第23批援刚果(金)中国医疗队启程 ·  昨天  
中国中医  ·  陕西新增7个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历年“春之生”音乐会精彩瞬间回顾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我的商业保险配置逻辑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07-18 11:02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公众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分析对比单独几款保险产品,这事吧,对于有一定保险配置基础知识的朋友而言,是好事。他们大致清楚要为家人配置哪几类的险种,只是在具体产品的比对上觉得麻烦,毕竟光一个消费型重疾险,市面上就有无数款,根本筛选不过来,那么直接看我之前写的测评分析文章,是一个提高效率的事情。


但对于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保险配置逻辑的新人朋友而言,就比较麻烦了,看了一堆文章,产品虽然不多,也足够晕头转向了,再加上不同产品对应不同的风险转移,就导致组合搭配选项太多,新人统统陷入选择困难症。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某种程度是为这类新人朋友写的,在没有太多商业保险知识的前提下,考虑到整个家庭风险的情况,想配置商业保险,怎么思考会比较好。


01


商业保险前的准备工作。


1、 在国内最重要的保险是社保,这其中医疗保险非常重要。 我建议检查下家庭所有成员是否都有社保。倘若有成员没有上社保,当前第一要务不是去买商业保险,而是把社保补上。


2、 思考家庭成员每个人身上的风险因子。


商业保险购买的顺序一定先是小夫妻,然后才是孩子,最后是老人。如果有人非要在这事情上尽孝心爱心,要先给一老一小买保险,那我拦不住,随意。


但我明确说,这真的是错误的投保顺序。家庭支柱身上的风险不去转移,给老人孩子买一堆,等到自己真的出风险了,一来没有钱给自己看病,二来自己还没法给老人孩子提供保障,这会非常麻烦。


第一层要思考的风险是死亡风险, 心里掂量下,如果作为家庭支柱的两个人遇到意外或者突发疾病去世,孩子和老人的保障从哪里来。这时候的死亡风险,无论是猝死、意外死亡或者疾病死亡,是要通过意外险和定期寿险来转移的。


这里要注意留心自己日常出行的习惯,是交通工具用得多,还是飞机火车比较多,在选择意外险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


第二层要思考的风险是疾病风险, 只要是人肯定会生病,小病可以自己掏储蓄抗,但是大疾病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那么就需要用重疾险和医疗险来转移。


疾病这东西,一定要考虑家族基因和生活工作环境。类似癌症这类重大疾病要么跟家族遗传或者基因有关系,要么跟生活作息习惯有关系。


先考虑自己的状态,分三层: 第1层,家族里是否有三高或者糖尿病的遗传病史,如果有的话,就要想到自己未来会面临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第2层,家族里是否有癌症的病史,癌症的确是跟基因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第3层,是否喝酒吸烟,抽烟厉害的话,要小心肺部疾病,喝酒严重的话,要注意酒精肝,毕竟长期喝酒容易导致肝硬化、肝腹水等等。


以上这些思考的步骤,不仅仅是为了投保,还是提醒自己在每年的体检中,重点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


家庭另一半、家庭的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考逻辑,记录下他们可能遇到的疾病风险,风险对应的转移模式也写下来。具体产品可以后续慢慢找,慢慢匹配。


在疾病这个风险, 正常情况下家庭支柱夫妻二人,依靠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可以应对重大疾病的治疗 ,如果发现有比较多例的家族癌症病史的话, 可以考虑再增加一个防癌险 ,以此提高对癌症这个风险的保障。现在市面上有针对女性的防癌险,一年期消费型,价格也不贵。


孩子疾病方面,在社保的基础上,加消费型少儿重疾险 。对于小孩子的重疾问题,比如白血病或者脑部肿瘤,孩子的治疗费用要比成年人更贵,还有父母陪伴照顾产生的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康复费等等,治疗费用超过50万很常见。这时候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消费型重疾险的价格优势,提高孩子重疾险的保障额度。


老人要看身体状况 ,如果没有三高等一些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不错,能够投保 百万医疗险 就尽量投,身体通不过健康告知的话,就用 防癌险或者防癌医疗险 来替代。如果儿女经济上比较宽裕,铁了心希望给父母(至少年纪不能太大)投保重疾险,就选择 消费性重疾险 ,并且有轻症豁免的。


3、查询单位公司给予的保障有哪些。


有些福利比较好的公司,会给员工上团险。这时候就需要去公司找行政部门的负责人问一下,公司给自己上的团险包含哪些部分,意外险侧重点是什么,医疗险的保障范围是什么,重疾险的保障范畴是哪些,这些险种的保额有多少。


如果单位提供的团险保障并不充足,就需要自己额外购买商业保险来补充。其次还要注意一点,如果自己未来有辞职意向,团险就无法提供保障了。


如果自己没有在年轻的时候,额外买商业保险,等到辞职之后,年纪大了,能选择的保险不多了,还特别贵。要是新单位没有团险保障的话,就会出现风险裸奔的局面,这个情况一定要考虑到。


02


商业保险的费用预算。


经过上面1-3步的思考,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在纸上写下家庭成员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并且也大体有了风险转移的应对方向。


这时候就进入到花钱预算的阶段。一般是拿家庭全年收入来权衡,保费占全年家庭收入的5-10%左右就可以了。


但这个比例不是死的,我们要灵活机动看待。假如家庭成员风险比较高的话,保险就多配置些,如果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家族遗传病史也没有,工作风险也不大,可以考虑保险少配置些。


保险是可以后期追加的,所以前期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最急需的投保,满足当前最需要转移大风险。


绝大多数意外险和医疗险都是短期险,买一年保一年,价格几百元,这两个险种属于当下就急需的保障,毕竟意外伤害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指不定哪天倒霉就遇到了。


寿险和重疾险都是长期险,费用高很多,还一交很多年,要慎重些。我依然坚持先以消费性重疾险为主,保障周期可以选择到70岁,寿险选择定期寿险,这样眼前最急需的保障可以搞定,而且全年的保费不多,不会额外占用家庭的开支消费。


等到收入继续增加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追加,比如增加一个新的保障终身的重疾险,还可以考虑到多次赔付等方案。


04


保险产品的选择对比。


产品这事情上,需要个人花时间对比了,大家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多看产品测评的文章,然后把中意的几款产品都整理下来,然后再去对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匹对。


因为这个是细致活,别人替代不了,所以得自己做。我也会在未来的保险类文章中,写点自己分析具体保险产品的心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