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家
这里是,非传统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23 小时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23 小时前  
波场TRON  ·  社区生态​ | TRON Builders ... ·  昨天  
波场TRON  ·  社区生态​ | TRON Builders ... ·  昨天  
上海科创汇  ·  公示|青浦区2024 ... ·  昨天  
四平发布  ·  首批“AI”公务员上岗! ·  2 天前  
上海科创汇  ·  申报|2025年软件企业年度复评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家

马云,打了一场翻身仗

创业家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25-02-17 17:53

正文

祝马云,阿里,中国企业越来越好!

作者:米娜
来源:米筐投资

阿里巴巴(香港)大涨,价格自1月份的80港币/股附近,连续突破90、100、110、120港币/股的整数关口。

短短1个月时间,涨幅高达50%,市值暴涨8000亿港币。

此外,阿里健康(香港)也是开启暴走模式,连续大涨。

你以为这就完了?

阿里巴巴持有的光线传媒,更是出尽了风头。公司连续多日20cm涨停,短短几个交易日,涨幅200%以上。

阿里巴巴持有的三江购物也是连续大涨。

还有很多很多。。。。。。

马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整个阿里系都迎来新一波的估值重塑。

这里插播一条广告: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重磅来袭】

创业这条道路,你要跟对圈子。如果身边都是悲观主义者,你是走不远的。所以,与谁同行,十分重要。

现在,加入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 一起做有收获、有成长的创业者!

会员核心权益包括: 1、全年8场线下大课,任选3场参加;2、每场3天课程+私董会+小饭桌;3、全年线下认识300位优秀老板;4、资源链接,进入黑马校友社群。

扫码咨询报名
图片
(翻到底部了解详情)


01

马云虽然已经隐退江湖,但是有马云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马云每一次的出现都会引起轰动,都暗示着阿里巴巴将要有新的大动作,要给市场新的大惊喜。

比如,马云这次在杭州园区低调现身后的两天,就传出苹果将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开发iPhone中国版的人工智能功能。

当天,阿里巴巴就大涨8.48%,市值到达2.2万亿港币上方。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苹果公司在百度、腾讯、字节、Deepseek等众多大模型中选择了阿里的大模型,正是基于国际顶级企业对这些模型进行综合测试、研判之后选择了他们认为综合实力最优的公司。

这也是给阿里多年来重金投入Qwen大模型,做了一次最成功的背书。

a15e8490f9a4a84be83b230d825a319d_

事实上,阿里的Qwen大模型一直以来都是第一梯队的存在。

举三个小例子。

第一个例子。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Deepseek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它的成功并不是凭空取得的!Deepseek的成功是站在了众多巨人肩膀上,而同为杭州的阿里巴巴就是其中的一个巨人!

据网易新闻报道,Deepseek在发展过程中,其中的一个模型Deepseek-R1-Distill-Qwen2.5-7B就是参考了Qwen2.5的数据。

其实,从“Deepseek-R1-Distill-Qwen2.5-7B”的代号中就能明显感觉到,这版模型和阿里Qwen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个例子。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团队近期打造了性能比肩OpenAI的o1和DeepSeek的R1等模型的S1模型,该模型甚至在竞赛数学问题上的表现比o1-preview高出27%。同时,该模型成本极低。

而这个模型的底座正是基于阿里的Qwen大模型。

第三个例子。

阿里团队在Deepseek取得成功之后,连夜迭代开发了Qwen2.5-max版本,该版本整体数据优于Deepseek!

阿里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我用个比方来说明。

阿里集团投入巨大的研发,训练海量的数据打造出来的Qwen模型就相当于我们高考时的《5年高考,3年模拟》。

他如果想要提高押题率,并不是难事!

而Deepseek、李飞飞等就相当于高考补习班,他们的押题试卷大多也都是从《5年高考,3年模拟》里精挑细选、重新设计的。不然,他们将是从零开始,甚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手里没有数据。

所以,“他们”的效率很高,押题命中率也很高,但成本又很低。

至此,非常明显了。

马云带领阿里战略转型AI确实押对了,也确实出了结果,Qwen模型也确实让人惊艳!

这也难怪苹果公司会选择阿里进行合作开发IPhone中国区的人工智能功能。

02

阿里的发展总是一波三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阿里巴巴过去10年发展,受益整个电商时代的红利,2015~2021财年,公司的营收都是高速增长,动辄40%、50%的同比增长。

2021年之后,公司受到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影响,受到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同行的竞争,增长开始乏力。

整个盘子虽然还在增长,2024财年营收达到了9411亿元,但是速度已经慢下来了,同比增速8.34%。

这还不足两位数,奔跑的久了总要休息休息。

公司2024财年的利润800亿元,同比增长9.93%,依然是不足两位数的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利润的绝对值远远不及20年、21年的1493亿元,1505亿元。

这也是为什么双11、双12再也不热闹的根本原因了,没有人愿意只赚吆喝不赚钱。


但是,阿里巴巴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开始了积极地转型发展。

看一组数据。

2015年,电商占比82.59%,

2017年,电商占比75.68%,

2021年,电商占比68.03%,

2024年,电商占比46.21%。

相对应的,云计算业务从2015年的业务占比1.67%,一路增长到了2024年的11.30%。妥妥地从0到1,再从1到10。

另外,公司的研发支出也是从不足百亿元,一路飙升至上千亿元。

一头是传统电商业务的占比逐渐下滑,另一头是新兴的云计算、人工智能业务占比的逐渐提升。

“一降一升”的背后正是阿里的积极转型。

为什么这样?

用阿里巴巴现任CEO吴泳铭的话说,AI将成为阿里巴巴“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引擎,集团所有业务(电商、云计算、物流、本地生活等)必须全面拥抱AI技术重构,目标是实现“AI First”战略转型。


AI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阿里的坚定转型终于迎来了市场对其重新思考,金子总会发光的。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数据显示,美国知名投资者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在去年第四季度继续对阿里巴巴进行了加仓,合计持股1180万股,价值超12亿美元。

按泰珀的话讲(阿里巴巴大涨之前),中国股票的市盈率仅为个位数,但增长率为两位数,而且拥有庞大的现金储备,他已做好准备在股市出现回调时逢低买入。

显然,价值终究是要回归!

无论是阿里系这次的大涨,还是阿里和苹果的合作,都表明了市场对阿里的认可!

马云终于打了一场胜仗。

祝马云,阿里,中国企业越来越好!

(文首图来源于视频截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