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烟台到2030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1月13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烟台市抢抓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机遇,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4年12月30日,省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美丽烟台建设、打造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加快推动改革开放、增强绿色低碳发展动力活力等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还附列了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政策事项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其中政策事项清单包含了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构建新型清洁能源体系等8个方面47条政策事项,重点项目清单包含了高端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等13类105个重点项目。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烟台市近年来充分发挥富集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塑成烟台清洁能源突出特色,创造了多个第一:发出中国第一度大规模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发电和山东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投运全国第一个商业化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全国第一个城市级虚拟电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00万千瓦、稳居山东省首位。
当前,总投资7000亿元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以及3个区域性独立储能中心正在加快实施,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届时年可生产清洁电力2900亿度。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依托烟台雄厚的现代化产业基础,设立“双碳”专项资金,拿出2000万元支持23个双碳示范引领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的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东方航天港、世界级绿色石化城、中国海工装备名城、百万辆汽车产业城、国际生命科学城正在全面起势。
近期,山东省将出台支持烟台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20条政策措施,印发《烟台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支持烟台谋划“一带一湾、两核、十园”的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助力烟台在更加绿色优质的未来产业赛道抢得先机。
“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积极探索在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入绿色化、低碳化要素,聚力实施零碳供暖、绿色建设、零碳示范、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过去一年,新增零碳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新建充电桩1万个、乡村直流快充站实现“乡乡全覆盖”,长岛国际零碳岛入选国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
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发改部门将“一方案两清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取得实效;以“一方案两清单”为基础,统筹协调各部门,将所有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事项提炼出来,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任务分工落实意见》,作为“大底单”,实施清单化、责任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突破见效,按时序完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烟台将整合全市优势资源,全力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低碳生态场景、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绿电产业场景、夹河·幸福新城城市更新场景、中日韩合作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场景等标志性示范工程,同时培育打造一批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生活等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形成类似于核能供暖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