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块周度回顾:
航运:
本周
SCFI
综合指数报
3496
点,环比升
1.8%
,其中欧线
5816
点,环比升
4.2%
,美东、美西线分别报
7633
点、
4416
点,环比分别升
1.5%
、降
8.8%
,地中海线报
5811
点,环比升
5.2%
。我们认为集运的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即使在疫情阴霾下全球集装箱整体增速或将乏力,但生产国中国为大本营的远东
-
欧洲、远东
-
美国航线依然会运力吃紧,由于
4
月之后船公司都会执行最新的约价,这意味着欧线底舱
15-30%
、美线
40-60%
的货物运费都将有较大幅度上提,叠加上述现货市场的火爆,预计全年集运业的盈利会继续突破新高,建议配置核心标的
-
中远海控。
航空机场:
国内疫情零散出现加速疫苗接种,加速群免进程,航空可能因 祸得福。豫园股份公告拟与其他出资方合计出资
400
亿投资航空实体企业, 海航系航空资产重组持续推进,静待相关方案公布。海外运力回流带来的 供给压力短期仍难完全消化,航司间分化延续。中长期看,连续运力低引 进为周期全面景气创造先决条件,理论供需差已经出现,一旦国门放开消 化宽体运力,民航将迎来全面景气区间。国门放开前,民营航司将充分受 益于国内市场的复苏,国门开放后,大航宽体运力有效消化,向上弹性更足,推荐吉祥春秋、三大航,关注华夏。机场流量垄断地位未曾改变,离岛免税有望壮大一批免税运营商,未来机场免税再度启动招标时机场方拥 有选择权,且成熟市场市场化谈判中,机场作为地主方均具备较高收费能 力。疫情消退后机场议价能力有望全面提升,修复盈利预期。推荐上海机 场、白云机场,关注首都机场、美兰机场、深圳机场。
快递:
得益于浙江监部门对义乌地区快递无序竞争的管制,近期中低端快 递市场价格战有所缓和,
4
月行业单价和快递公司单价同比降幅均有所收 窄。中短期来看,快递价格战尚未结束,但有望小幅缓和,最终价格战的 拐点还是取决于竞争格局何时出现本质性的优化。投资建议上,考虑到近 期高端快递龙头的股价回调较大,但其长期成长逻辑不变,建议投资者可 以把握高端快递龙头的中长期投资布局的时点;关注中通快递、韵达股份 和京东物流的投资机会。
物流:
物流行业由于各公司所服务的下游市场不同,导致其市场规模、竞争结构、行业壁垒各不相同,我们建议精选行业中的优质个股,推荐化工物流龙头密尔克卫、进出口物流龙头华贸物流。
投资建议:
全年疫情缓解及经济复苏是主旋律。航运运价持续维持高位,航空虽有零散疫情再度扰动,但加速疫苗接种可能因祸得福,同时关注龙头快递中长期布局时点。推荐:中远海控、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密尔克卫、华贸物流、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嘉诚国际。关注上海机场、京沪高铁。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油价汇率剧烈波动
本周A股强势上攻,上证综指报收3600.78,环比上涨3.28%;深证成指报收14852.88点,环比上涨3.02%;创业板指报收3232.29点,环比上涨3.82%;沪深300指数报收5321.09点,环比上涨3.64%。本周交运指数小幅收高,环比上涨2.59%,相比沪深300指数跑输2.59pct。
本周交运子板块最为强势的为航空,周涨幅6.9%,其次是物流、机场板块,涨幅分别为3.4%、2.9%;个股方面,涨幅前五名为物产中大(+28.5%)、*ST海航(+27.2%)、春秋航空(+10.8%)、华鹏飞(+9.6%)、吉祥航空(+8.6%);跌幅榜前五名为新宁物流(-8.1%)、厦门象屿(-5.0%)、唐山港(-3.9%)、中国外运(-3.5%)、天顺股份(-3.5%)。
2.1交运板块
本周SCFI综合指数报3496点,环比升1.8%,其中欧线5816点,环比升4.2%,美东、美西线分别报7633点、4416点,环比分别升1.5%、降8.8%,地中海线报5811点,环比升5.2%。
板块最大变化来自于集运子行业;首先,爆发于1Q2010的新冠延续至今超市场预期;其次国内外疫情控制能力及效果导致各国生产、经济、消费差异巨大,具体表现则为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的控制能力显著强于欧美,复工复产及供应链恢复速度较快,反观欧美各国的疫情控制则低于预期,这些国家货币上的宽松、疫情阶段培养了欧美客户的跨境电商消费习惯,叠加远东为传统必需品的生产国,于是出现:
过去十年印度、东南亚等过一直承接中国的出口加工业转移,相较于海外国家,国内无论从疫情控制,还是生产、供应链企业的复产复工都具备显著优质,结果是上述海外国家的订单因疫情无法按时交付而回流至国内,中国至欧、美主要消费国的需求超市场预期。
2020年我国进出口金额体现为前低后高,因疫情影响1、2月我国进出口额在同比大幅下滑7.3%和16.8%的不利局势下,伴随国内疫情控制后的复工复产,全年进出口实现了1.6%的正增长;今年1-4月我国进出口额累计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38.2%;我们认为伴随本轮疫情在欧美、印度等国家的反复,我国进出口增速超预期将是大概率事件。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载体为集装箱,2020年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样出现前低后高的趋势,1季度集装箱累计吞吐量增速负增长8.5%,全年则实现了1.2%的正增长;1Q2021我国主要港口吞吐量达到6582万标箱,同比增长19.3%。
集运产业链去产能叠加疫情阶段周转效率下降,使得供需差进一步放大:
首先,受景气度低迷影响,集运2010年以来新订单及运力增速逐年下降,这导致2021年市场新增运力较少;同时疫情阶段,国内外港口、内陆物流网点操作效率明显下降,进一步导致运力、集装箱周转效率放缓,某种意义可以理解为有效运力供给小于名义运力,供需剪刀差进一步放大。
苏伊士运河的堰塞湖效应:
3月因苏伊士运河临时堵塞,大量的航次挤压在运河周边,恢复通航后依然导致两个效应:1)挤压航次高密度到港欧洲,而欧洲港口操作效率难以大幅度提升,造成塞港和货物积压;2)返程航次也受到影响,远东缺箱未能缓解;
在上述供需因素的共同作用力下,
2020
下半年以来,主流干线的运价如脱缰野马快速增长,其中欧洲现货月度均价从年初1月的1048美金/TEU涨至年底12月的3067美金/TEU,美西线运价则从年初的1558美金/FEU涨至年底的3965美金;考虑到船型放大优势,上述运价的相对水平已接近2007年景气度高点;2021年由于海外疫情依然反复,本是春节淡季的集运运价依然坚挺,而近期印度、日本、欧洲等国的感染人数再次出现大幅反弹,5月份欧洲和美国的运价分别继续上行;目前来看,这种上涨的惯性难以缓解,船公司正准备筹划在5月货量进一步复苏的时间点再次提价。
我们认为集运的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即使在疫情阴霾下全球集装箱整体增速或将乏力,但生产国中国为大本营的远东-欧洲、远东-美国航线依然会运力吃紧,由于4月之后船公司都会执行最新的约价,这意味着欧线底舱15-30%、美线40-60%的货物运费都将有较大幅度上提,叠加上述现货市场的火爆,预计全年集运业的盈利会继续突破新高,建议配置核心标的-中远海控。
局地零散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目前看疫情基本可控。疫情发生刺激居民疫苗接种意愿,5月12日起全国新冠疫苗单日接种量持续保持在一千万以上,近七日单日平均接种量达到1681万,单日接种峰值突破2000万,国民向着群免的方向加速迈进,航空板块可能因祸得福。
通过供需分析,我们认为短期即便国内需求完全恢复,其仍难与海外运力大幅回流带来的供给增量相匹配,阶段性压力犹存,航司间的分化仍将存续。大航受制于宽体机消化压力,业绩仍将低位徘徊,而民营航司得益于较高的运力效率和精简机队下的灵活运力腾挪能力,业绩率先回温,二三季度将实现明显盈利。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持续提升,实现群体免疫,逐步放开国门后,宽体机运力将有效消化。民航需求伴随经济增长不会停止其上升的势头,2020年初至今的持续运力低引进,海航的重组尚需时日扩张乏力,民航供给将被限制在低位。一旦国门开放消化运力,供需敞口终将出现,促成显著的景气区间,而在国门开放之时,大航的向上弹性相对更大。
本周豫园股份公告拟与其他出资方合计出资400亿投资航空实体企业,海航系航空资产重组持续推进,静待相关方案公布。业绩层面,虽然2021年因一季度拖累,即便各航司二三季度大幅减亏并实现盈利,全年业绩仍难回归疫情前,但疫情最差的一季度已经过去。在疫情结束后,各航司业绩均有望创历史新高。标的上,我们并不回避短期大航业绩表现可能偏弱的事实,民营航司阶段性更加稳健,但国门开放后,大航具备更大的向上弹性,具备后发先至的潜力。推荐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关注华夏航空。
航空主业收费规则的差异及免税租金的影响决定了国门未开放时,单凭国内线的强势复苏不足以拉动枢纽机场业绩全面回归。若国门全面开放,枢纽机场国际客流恢复,将大幅修复航空性收入及免税租金收入。
机场阶段性议价能力的下降更主要是来自于不可抗力下,短期国际客流断崖式下滑时的权益之举长期来看,机场是国际客流的核心集散地,流量垄断地位无可比拟,而海南离岛免税的蓬勃发展有望壮大一批免税运营商,未来机场免税再度启动招标之时,如当前运营方提供的租金水平过低,则机场方拥有选择权。国际惯例来看,成熟市场市场化谈判中机场作为地主方均具备较高的收费能力。疫情消退后,机场议价能力有望全面提升,持续提升收入利润预期。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南自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经济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客流、物流的聚集效应,旅客量有望进一步增长。美兰空港航站楼投产后产能持续提升,且在免税限额放开的加持下,免税租金收入将持续提高,如其相关的海航债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建议密切关注。具体标的上,推荐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关注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深圳机场、美兰空港。
今年4月行业业务量同比实现了30.8%的高速增长,需求依然景气;快递监管部门 4月开始管控义乌地区的无序竞争,该地区快递价格最低价已经从1元以下提高到 1.4元以上,在政策指导和管控下,快递行业价格战有所缓和,4月行业价格同比降幅15.8%、环比持平;如果剔除掉今年4月开始行业不再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的影响,行业单票价格环比将有所提升。考虑到(1)电商继续向低线城市和农村渗透,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三四五线城市的快递业务量增速明显高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2)自2014年微商和跨境进口电商兴起到2018年拼多多兴起再到2020年直播带货兴起,线上销售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拓宽消费人群以及消费品类;(3)疫情其实进一步加强了大众线上消费习惯,我们认为中期内我国快递需求仍然将维持较景气的增长态势,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业务量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件,增速有望超过20%。
本周,京东物流正式在港股上市,上市首日收涨3%,市值超2500亿港元。顺丰拟分拆股份子公司同城实业赴香港上市,分拆上市后仍然由顺丰控股,该事项符合预期,如果成果落地,有助于同城业务的自身高速发展且进一步拓展了顺丰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近期,A股快递公司公布了4月经营数据,4月业务量均实现较快增长、价格同比降幅均明显收窄。就顺丰经营数据来看,4月业务量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增速为37%,其中,时效快递增速环比持续回升,符合预期。就通达系经营数据来看,与行业增长趋势相同,4月韵达、圆通和申通业务量均呈较快增长态势;受益于快递监管部门对义乌地区价格竞争的管控以及义乌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作用,三家单票价格同比降幅均明显收窄,符合预期。中通快递也公布了一季度财报,一季度单票快递收入同比下降12%,与同业竞争对手相比此降幅最小;由于去年一季度国内疫情爆发导致基数低,今年一季度公司业务量实现了88.5%的高增长,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增速相近;公司一季度市占率达到20.4%,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维持较快提升趋势,与落后者差距越拉越大;今年公司资本开支有望超过 100亿元,加大投入、加速抢占市场的策略维持不变。中短期来看,中低端市场龙头之间的价格战尚未结束,但也不会再进一步恶化,且有望小幅缓和,但最终价格战的拐点还是取决于竞争格局何时出现本质性的优化。
投资建议上,2021年顺丰将通过升级优化网络和积极开拓业务来为中长期发展做准备,短期业绩压力较大;2021年中低端市场的快递龙头利润增长会继续承压,但是领先者的规模和经营能力会继续和落后者加速拉开差距。考虑到近期顺丰股价回调较大,而顺丰竞争壁垒持续加深且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长期逻辑不变,建议投资者把握中长期投资布局的时点;关注中通快递和韵达股份的投资机会。
重点推荐成长性突出的物流个股,推荐标的密尔克卫、华贸物流。
密尔克卫上周取得危废收集罐等发明专利。公司产能扩张进展顺利,上港化工 物流股权收购登记完成,先前落地项目包括:1)与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 投资设立的子公司,近日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营业执照,该子公司未来将 优先满足中芯国际天津公司及其配套商的仓储需求,同时辐射西青区内有危化 品需求的相关企业;2)公司对江苏马龙国华公司95.65%股权收购完成并取得 营业执照,马龙国华公司具有黄磷相关化学品的物流、贸易业务。公司近年来 对外拓展顺利,不论是外延并购或是内生增长,都体现出公司优秀的战略眼光 与落地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继续看好华贸物流。公司业务受益于跨境电商邮政小包的放量以及国际货运价格的高企,远期逻辑上,疫情有望带来货代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在跨境电 商领域不断加强布局,强者恒强,特种物流子公司拓展铁路代理多式联运业务,维持“买入”评级。
5.1
中小盘隐形矫治器行业深度:隐形矫治,笑容自由
赛道极佳,低渗透、高成长
中国人群口腔错颌畸形比例高,但矫治比例低,且隐形矫治渗透率仅过11%,远低于美国的30%。中国隐形矫治行业处于早期爆发阶段,预计未来年均增速超30%。公司为行业头部企业,CR2超过80%,由于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我们认为案例数量是核心关键,在材料升级、方案设计、制造规模效应以及渠道管理上,具有大规模案例数量积累的企业具有很强先发优势。
产品优势突出,满足各类人士需求
时代天使科技拥有非常全面的产品矩阵,从高端到中低端,再从成年人到儿童,能够满足多类人群的需求;其次,公司的材料升级之后,从柔软度、佩戴体验上看,已经成为行业内最优之一,与海外品牌相比,性价比凸显。
基于大规模案例积累,设计能力优异,快速铺开产品
我们认为公司能够做到将隐形矫治器带到更普惠的人群之中。除了同样优质但价格更优的产品外,公司强大的、专门针对亚洲人群的案例积累,提升了公司的设计能力,能够迅速给出适合亚洲人的矫治解决方案,甚至能够对医生形成正面作用。我国缺少专业正畸医生,公司这一能力将会为未来增长提供极大帮助。结合产品的丰富度与对强大的设计能力,时代天使有望成为国内第一的矫治器生产厂家。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隐形矫治器行业未来将孕育出优秀的国产品牌,时代天使科技的成长,将伴随着隐形矫治器行业的持续渗透、公司份额的扩大、利润率的提升出现多重双击。公司所处的赛道极佳,既具有高成长性,同时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存量的案例数量为其在材料升级、方案设计、制造规模效应以及渠道管理上提供了很强的先发优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年的产品体系、研发设计能力以及渠道把控。
5.2 航空行业专题深度:盘点海航航空资产,重组影响深远
海航招募战投,破产重组进行中
市场高度关注我国第四大航空派系——海航系航空资产的重组进展。3月19日海航控股发布公告,明确保留航空资产,寻求战略投资人,并提出民营资本优先。近期有上市公司公告拟联合出资方出资参与投资民航实体企业。参考近期航空市场运行情况,各主流航司中具备一定规模且存在显著债务问题并寻求重组的只有海航一家,因此我们认为其可能意向投资于海航重组事宜。
14家航司、625架飞机,精细盘点海航航空资产及市场格局
海航系航空资产包括14家航空公司。海航控股上市公司体系内目前有6个航空牌照,8家航空公司。上市公司体系外有8家航空公司,其中境内6家,境外2家。在我国由于严格的监管要求,从无到有申请航空牌照时间跨度较长,且机队扩张速度需执行较严格的量化考核,并非有资金就可以自由在民航业大举扩张,因此对于意图进入航空市场的新玩家,牌照资源仍相对稀缺。
我们详细拆解了海航系各航空公司的股权结构、机队规模、运营表现、航线网络及市场竞争格局,估算当前海航系各航司加总机队规模为625架,仅次于我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南航867架、东航734架、国航707架)。作为一家大型航司,海航及旗下众多航司的航线网络与其他航司纵横交织,因此其重组结果、未来战略发展走向将对整个民航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需给予密切关注。
兼顾长期影响及短期矛盾,继续看好航空复苏
海航重组带来的行业影响偏长远,短期来看,民航的核心矛盾仍是国门放开与否对应的市场景气度截然不同。我们认为随着全民免疫的时间窗口逐步临近,全球重启互联互通终将实现,民航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如海航重组后放缓扩张节奏,对行业将产生持续性利好。推荐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三大航,关注华夏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