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赛迪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智能系统测评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栋一行4人在瑞士日内瓦同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治理联盟等部门进行会谈,聚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发展,人工智能赋能第四次工业革命,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开展交流,并探讨未来加强赛迪研究院与世界经济论坛的进一步合作。
会谈中,双方围绕全球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与提升人工智能竞争力展开研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倡议项目负责人(日内瓦)Jill Hoang介绍了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和区域实践的研究情况,全球60%的公司已积极应用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业务发展。人工智能战略整合项目负责人(日内瓦)Francesca Zanolla介绍,经过调研400多家公司,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与应用取决于六大关键因素,包括建设生态系统、建立信任关系等方面。人工智能治理联盟认为,人工智能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全球大型公司,建立负责任的全球合作机制尤为重要,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区域,可以与世界经济论坛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发展等议题展开合作。
世界经济论坛自然与气候中心中国气候战略负责人(日内瓦)William Jernigan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物流和气候领域应用的研究动态,人工智能在推动能源等行业转型升级中具有积极作用。自然与气候中心化工行业工业脱碳负责人(日内瓦)Eleni Kemene介绍了处理人工智能与能源关系的四点建议,一是构建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废物排放;二是推进应用人工智能时能源消耗的量化分析;三是加强数据中心等硬件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四是加强能源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
胡国栋介绍了赛迪参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网络”,并参加“2025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的情况,分享了中国通过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等领域向善为民、赋能新型工业化、支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同时,赛迪研究院建设了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行动信息港,提议与世界经济论坛就全球人工智能资讯动态加强交流。
会议最后,赛迪研究院请世界经济论坛积极关注7月份中国将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得到了积极响应。双方共同希望,今后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等方面进一步保持沟通。
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治理联盟于2023年6月成立,旨在为负责任地设计、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指导。自成立以来,来自六大洲200多个组织的250多名成员加入了该联盟。该联盟由一个
指导委员会
和三个工作组组成。指导委员会由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领导者组成,为联盟及其工作组的总体方向提供指引。
安全系统与技术工作组
由 IBM 咨询公司共同牵头,专注于就开发阶段需实施的必要保障措施达成共识,研究基础模型的技术层面,包括模型与应用的防护措施及负责任的发布。在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明确了问责机制,以确保监督和审慎的扩展。
负责任应用与转型工作组
由 IBM 咨询公司联合牵头,专注于评估各行业和领域在负责任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转型情况。这包括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创造新价值或增量价值的用例,了解其对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同时考量采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下游效应。
弹性治理与监管工作组
由埃森哲联合牵头,专注于分析人工智能治理格局、促进国际合作以推动监管互操作性的机制,以及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平、包容和全球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