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产先生mini
小而美的中产读本,谨防失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产先生mini

这里是不是有点误会?

中产先生mini  · 公众号  ·  · 2024-04-16 08: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112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弯转得太快。

昨天有一个消息,引发网络群嘲。

专家认为:

消费者对家电产品存在误区,认为没坏就能用,导致大量家电超额服役,其实新电器不但安全好用,还更节能省钱。

一看就是专家在为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背书。

说实在的,国家的政策是为了拉动内需,专家的观点也不无道理。

但就像最近网上流传的段子那样:

我们以为国家还有招,国家以为我们还有钱。

这里是不是有点误会。

是不是误会不知道,但是弯确实转得太快。

我们之前是一个生产型国家,为了制造业有竞争力,不管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都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服务的。

换句话说:

居民收入不高,社会兜底不够。

这被认为是人口红利,也是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所在。

收入不高,就没钱消费,兜底不高,就不敢消费。

所以一直宣传的都是: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克制消费,不要享乐。

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能夸张了,但一个电器用十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经济一直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全社会的资源都要投入到制造业和基础建设上。

这也没什么错,发展阶段的问题。

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房住不炒了,投资拉不动了,出口也有点不给力,产能有点过剩,内需的重要性就突出出来。

何况,产业升级的方向之一就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服务业就主要的就是靠内需消费。

所以不管是为了拉动经济,还是要促进产业升级:

扩大内需消费都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说,国家的招是没问题的,专家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但问题弯转地太快了:

是不是跨过了一个中间步骤: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兜底水平。

这样居民不但有钱花,也敢花钱,别说以旧换新,以新换新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跳过了这个中间步骤,上来就说大家认知有误区:

难免要惹人嫌,被吐槽也就不奇怪。

这是认知误区吗,这是不敢花钱啊。

就这样。


周末大事太多。


政策重大定调、市场重要新规,楼市关键数据,地缘虚惊一场,加上重要人物来访……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年。


中产计划晚上聊一聊,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