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成为皇帝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武力推翻前王朝、篡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等,都是很常见的。
汉殇帝刘隆
不是一般人,他登上皇位,靠的是养母汉和帝皇后邓绥的支持。
然而,汉殇帝当上皇帝之后,台前幕后发号施令的,都是已被尊奉为皇太后的邓绥,他只能默默地当一个傀儡。
个中原因,还真是比较复杂的。
襁褓中的皇帝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刘隆出生,他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
由于汉和帝此前生的十几个皇子大都夭折,他以为是宦官、外戚在有意谋害,便将刘隆放在民间抚养。
同年十二月(106年),27岁的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时刘隆刚过百天。
汉和帝生前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他在世的皇子只有襁褓中的刘隆和长子刘胜。
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传统,继承皇位的应该是刘隆的皇兄刘胜,但握有决定权的汉和帝皇后邓绥并不这么认为。
邓皇后出身高贵,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太傅邓禹,父亲是护羌校尉邓训,母亲则是光烈皇后堂弟的女儿阴氏,进宫后从贵人到皇后,深得汉和帝的信任。
邓皇后以刘胜患有多年不愈的怪病,排除了他继位的可能,迎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
汉殇帝刘隆是我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太后的借用章
汉殇帝登基后,改年号为延平,尊养母皇后邓绥为皇太后,并由她临朝听政。
东汉延平元年(106年)正月,皇太后邓绥以汉殇帝的名义,册封汉殇帝的皇兄刘胜为平原王。
邓太后对当时的鬼神迷信和过多的祭祀很反感,便以汉殇帝的名义,下诏命令有司罢去不合典礼的诸祠官。
同年四月,辽东鲜卑突然攻打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大抢一通后撤回塞外。
渔阳太守张显大怒,率领数百名军士,出塞追击撤退的鲜卑人,兵马掾严授劝张显要当心鲜卑人设伏,张显却执意下令急速追击,结果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被射杀,严授最终也力战而死。
接到渔阳战役的消息后,邓太后非常感慨,以汉殇帝的名义下诏予以褒奖,给了烈士家属很多赏赐,还提拔严授等人各一个儿子为郎中。
宽天下严皇室
东汉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邓太后以汉殇帝的名义,将哥哥虎贲中郎将邓骘拜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朝政大权。
同年五月,邓太后为了笼络天下人心,特意下诏曰:
“
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
”
在这份诏书中,邓太后将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以来关押的囚犯,全部恢复为平民,来显示教化治国的用心。
同年六月十三日,因多个郡国发生洪涝,邓太后又以汉殇帝的名义下诏曰:
“
自夏以来,阴雨过节,暖气不效,将有厥咎。寤寐忧惶,未知所由。昔夏后恶衣服,菲饮食,孔子曰‘吾无间然’。今新遭大忧,且岁节未和,彻膳损服,庶有补焉。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
邓太后的这一命令,减轻了各郡国的负担,同时也对皇宫里的用度大大缩减,拒绝奢靡风气。
默默夭折再创纪录
东汉延平元年(106年)六月二十一日,邓太后给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下诏曰:
“
朕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
”
邓太后自幼入宫,她认为东汉从开国以来,每年都在增加宫人,扩建宫室,造成“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尴尬局面,并且加重了朝廷的财政开支,诏令将后宫的宫人及体弱年高的奴婢,都恢复为平民,缓解他们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