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秋叶PPT
你爱学习,爱动手,爱分享?关注我们就对了!PPT、Excel、Word、职场成长,每天早上三分钟,碎片时间学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最近早起的心得 ·  昨天  
旁门左道PPT  ·  啊!这居然是PPT做的?!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秋叶PPT

对互联网很感兴趣的你,知道这些背后的事情么?

秋叶PPT  · 公众号  · PPT  · 2017-03-13 06:43

正文


京东 6.18 大促,天猫双十一,到底是怎么做起来的?

新世相的「4小时逃离北上广」活动,到底在干啥?

微信小程序,能有什么用?

支付宝为什么又更新了?

……


你天天被各种互联网产品、营销包围,可你有想过这些问题么?


今天这篇文章,将为诸多有志于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打开一扇大门。同时也为想要学习各类互联网产品、运营等工作方法和技能的互联网从业者,带来许多新鲜有用的知识。


至于那些还不知道什么是「产品经理」以及还不知道什么是「运营」的人,就更应该看看这篇文章了!


你玩的各种新奇有趣的手机app,都是这些人做的;你日常微信微博中刷屏的消息,就是这些人干的。你就不好奇,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么?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很有用的公众号——「三节课」开始说起。


1. 这是一个从2016年年初才开始出现的微信公号,但仅仅在2016年一年内,他们产出了接近300篇文章,这些文章在全网的阅读量已经接近5000万次,而他们也在短短一年内就获得了20余万粉丝(请注意,类似虎嗅、钛媒体、36氪等经营了4、5年的互联网圈一线科技媒体,其微信公号的粉丝平均可能也就是不到50万的样子)


2. 三节课出品的文章,95%以上均为原创


3. 三节课在2016年内,平均每周至少都会有一篇内容登上36氪、虎嗅等行业一线媒体的头条,在互联网圈内被广为传播转载。凭此,三节课在2016年底同时获得了来自36氪和虎嗅颁发的“年度最佳作者”和“年度最佳内容合作机构”称号


4. 三节课的全部内容,在整个2016年里,仅仅都只是由2.5个人来完成的,且,这2.5个人中,还有2个人只是三节课的实习生。


在以上基础上,三节课这个微信公号还有着N多独特的学习价值,我们可以具体展开再聊几点——


1.可能是质量最高、最有价值的产品或运营干货


三节课本身自称是“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因此在其微信公号中,几乎每周都会确保有1-2篇关于产品或运营的方法论类文章输出。


但,与其他诸多“干货”类公号不同的是,其他干货类微信公号的内容大多杂乱、不成体系,而三节课输出的所有方法论,都来自于他们自身已经总结提炼完成并已经过业界验证的知识体系(三节课的在线课程现已被包括百度、京东、58同城、唯品会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引入),这确保了三节课输出的方法论从来不是零散的。


以及,三节课官方也会定期策划一些主题系列连载,这也确保了方法论的“体系”和“有效性”。


举例,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2016年2月-8月间就曾通过三节课微信公号进行过一个系列的长篇运营连载,这些连载内容在2016年9月被正式出版成为了书籍《运营之光》,这本书迄今为止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6分,是所有互联网运营类书籍中最高的。以及,在2016年底,这本书甚至还入选了豆瓣评出的“年度十大商业经管类好书”的榜单,印象中,这也是第一次有关于运营类的书籍进入这个榜单。


关于方法论,三节课输出过如下这些经典文章,曾被N多网站及自媒体转载——


《想成为年薪30W+的运营,你必须具备这4个运营思维》

《5个月收获10万粉丝,我们是这样做内容的》

......


2.整个互联网圈最牛逼的事件或案例复盘


三节课有一个牛逼且独特的地方——他们会对行业内几乎每一次知名的运营案例或产品事件进行复盘和分析,且极为通透。


比如说,在2016年,他们就先后分析复盘过如下这些经典案例——


1.罗辑思维+Papi酱2200万天价拍卖会的操盘;

2.京东6.18大促操盘;

3.新世相“4小时逃离北上广”运营复盘;

4.微信小程序的深度解读;

5.针对支付宝9.9版本的深度分析;

6.新世相“丢书大作战”运营复盘;

7.天猫双十一运营复盘;

8.脉脉“知识裸捐”大型营销案例复盘;

......


其中,由三节课出品,关于罗振宇和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操盘分析,曾得到罗振宇本人亲自点赞,并称“此文牛逼,完整复原了我们当时几乎所有的思路”。


针对“微信小程序”的深度分析,则被腾讯科技、腾讯创业、腾讯某技术论坛等腾讯官方组织广泛转载或引用。


而针对脉脉“知识裸捐”的大型营销案例复盘,则在脉脉内部被所有相关人员传阅,被脉脉称为是“极其有指导意义”的一份分析复盘。


如今在互联网圈内,每逢有重大产品或运营营销类事件发生后,“坐等三节课的复盘”已经开始渐渐成为了很多人的常态。


3.各种深度的行业观点、分析及预测


三节课几乎每一个月都会针对互联网圈内值得关注的动态和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这些评论和分析也往往是被36氪、虎嗅等各大媒体转载最多的。


三节课出品过的相关经典文章包括——


《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产品预言》

《微信“付费订阅”将会带来的冲击与变局》

《为什么“直播”和“内容”会成为2016年的两大风口?》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


4.针对行业知名公司的产品发展史盘点、分析


同样,三节课出品的相关文章,也曾被广泛转载,其中,《20年,中国互联网主流产品的演变和逻辑》一文被多达200多家媒体同时转载。


这方面的三节课经典文章包括——


《20年,中国互联网主流产品的演变和逻辑》

《BAT之痛》系列3篇

《百度的17年产品史——突围、霸权、迷失、焦虑与变革》

《腾讯的产品史——从“狗日的腾讯”到最受人尊敬的产品帝国》

......


以及,三节课也同样是一个有态度、有立场、有温度的地方。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三节课微信公号主笔黄有璨曾经在三节课公号内写过的一些话——


“我看过很多做内容的朋友,他们有的本是一个内心丰富无比的文艺女青年,却为了逢迎讨好用户而要去天天编段子;有人不得不为了“阅读量”等这样的KPI天天绞尽脑汁去想一些哗宠取宠的标题;还有人则总是在追热点,或是试图模仿最新最火的各种内容形式。


我觉得,他们的状态其实很惨,因为他们的内容背后展现的,已经不是真实的自己。

就像我们说的,一个做内容的人,其实是让自己的内容代表自己去与用户交朋友。但,如果你的内容所展现的都不是一个真实的、诚恳的、性格鲜明的你,用户如何能够相信你?”


“我觉得,做内容,肯定是要追求影响力的,但在追求影响力的道路上,通常又有两种状态。


其一,是把你做的内容当作一种思考、表达和输出,同时也鼓励读者们一起进行思考和交流,试图通过很多自己真实的思考和观察来提供价值,并通过持续的价值输出来换得影响力;


其二,则是把内容当作某种一种手段和技巧,通过它来影响、调动甚至操控你的读者们的情绪、状态,甚至心智,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操控读者们的情绪来获得影响力。


其实,很难讲哪一种更好——毕竟大家最后都是想要挣钱的,并且,一个挣不到钱的内容人,也很难真正有尊严。


但,我还是明显不喜欢后者。


逻辑倒是简单——我只是单纯觉得,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都能够被别人像木偶似的操控着,我觉得还挺可怕,也挺可悲的。


如果那样,我觉得也许ta还不如去看每天晚上7点整的那则大众娱乐节目,毕竟,那档节目虽然套路,但并不会反复改变和调戏你那可怜的,不稳定的价值观,让你最终无所适从。”


“我有一个建议——在一个你不明真相的事件面前,你可以转发表达你个人的思考和感受(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算是一种思考和表达)。但请培养一个好习惯:请不要转发任何你未经证实,但又可能带有强烈诱导意义的信息(例如:转发XX公司捐一元;例如:罗尔是个骗纸,整件事情都是营销!)。除非你真的能够有充足论证,并能够引用第一手消息来源。


在一个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也许都已经可以推波助澜的世界里,这其实也是一种责任。


也奉劝一句,各种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这种涉及到孩子和大众价值判断的话题,输出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是OK的,但不要再做所谓“借势”了。这可能是一种底线。”


好了,介绍差不多就到这里了。如果已经有了点兴趣的话,欢迎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三节课”,相信你不会后悔的。


关注后,在三节课公众号回复关键词「2017

即可看到上面提到的精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