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认购超356倍的火爆打新后,“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正式登陆港股。开盘股价持续走高,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达1065亿港元。很多人无法理解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更多年长的人甚至无法理解它家的核心产品“盲盒”。
虽然,我本人并没有收集盲盒的爱好,但是对于盲盒还是略知一二。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通常盲盒的售价在几十块,而有IP授权的限量版手办通常高达几百元,盲盒里有很低的概率会抽中限量款的手办。
那么,买盲盒的人到底买的是什么呢?我看到很多采访盲盒的买家,多数是年轻人,16-35岁,白领女性偏多,有说买盲盒是艺术价值的,有说单纯喜欢,但是
更多的人谈到的是一种拆礼物的希望感和神秘感。所以,抛开盲盒的制作等其它因素,
实际上盲盒是在贩卖一种产生内啡肽的过程
,这才是盲盒玩家沉迷其中的真正原因
。
那么什么是内啡肽呢?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实际上,
人类的多数成瘾性行为都或多或少和内啡肽相关
,这些行为包括并不限于:
运动成瘾
:长时间、连续性的、中量至重量级的运动、深呼吸是分泌脑内啡的条件。长时间运动把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脑内啡便会分泌。
嗜辣成瘾
:辣味会在舌头上制造痛苦的感觉,为了平衡这种痛苦,人体会分泌内啡肽,消除舌上痛苦的同时,在人体内制造了类似于快乐的感觉,而我们把这种感觉误认为来自辣味本身,所以,很多人喜欢辣味食物。
性行为
:人类在达到性高潮时身体内也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达到镇静和欣快的效果。
赌博
:人在参与赌博的时候大脑内也会产生“内啡肽”。
实际上,
盲盒,彩票和赌博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其本质都是利用概率论制造成瘾性的习惯
。赌博这个行当由来已久,赌场通过抽佣或坐庄两种模式谋取暴利。其中坐庄就是利用概率知识,比如最典型的轮盘赌,通过计算你可以发现压中的奖励倍数*压中的概率是低于1的。所以,在大数法则消除小概率事件后,剩下的就是庄家的利润。
参与其中的赌徒为何执迷不悟呢?很多赌徒不是不知道十赌九输的道理,但是赌徒的赌瘾实际上也是内啡肽成瘾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
赌博过程中内啡肽的分泌更多不是来自于赢钱,而是在输钱时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TU)心理学家 Mark Griffiths常年从事成瘾性的生理基础研究,他指出,赌徒「
一旦开始赌博,即使是在输钱时,你的身体仍在不断生成肾上腺素和内啡肽。
」
对赌博成瘾者而言,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潜在回报的数量,而非实际获得的奖励
。
所以,
输钱时内啡肽的持续分泌才是赌瘾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点上买彩票和买盲盒与赌博有非常类似的特征。
彩票和盲盒在兑奖前后极度期盼和落空后的失落都会有内啡肽的大量释放
。
看明白了盲盒生意的本质,你就会明白它最大的卖点和风险在哪里了。
泡泡玛特这种生意模式最大的卖点在于其成瘾性,这是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在挣钱,从这一点上来讲它和烟酒、博彩等行业没有本质的差别,只要能合法营运下去,绝对是躺着赚钱
。但是,
它最大的风险也在于其成瘾性的合法性
。在我国多数成瘾性较强的生意都是受管制或者被禁止的,比如:性服务(禁止),赌博(禁止),彩票(国家专营),毒品(禁止),香烟(国家专营),白酒(重税),网络游戏(需要审批)。盲盒这种生意具有一定的软成瘾性,如果未来规模扩大后是否会引发国家的监管呢?
-------------------------------
最近可转债密集发行上市,不少朋友既开心又发愁,好不容易中签了却忘记什么时候上市,导致没有及时卖出,这里给大家
推荐一个
可转债智能买卖神器
,可以
一键预约打债并自动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