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20日)开始
购买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
都能享受到国补,
也就是国家补贴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
不少人就跃跃欲试
最近,商务部专门做了
享受补贴的说明
那么,究竟如何买才能最便宜呢?
这次国补有重要的三个数字:
6000
元
15%
500
元
购买的手机等电子产品
单价是
不能超过6000元
,超过6000元没有补贴。
按照
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
,这里是指售价,如果你要买的手机标价是8000元,但是厂家、商家给的优惠价是6000元,你还是能享受到补贴的。
每件补贴
不超过500元
。就算你买的是6000元的手机,按照15%的标准计算,补贴似乎应该是900元,但是实际上你能领到的补贴最高只有500元。
如果单从售价上考虑,500元除以15%,是3333元,这个价位的手机你能享受到最高折扣比例,又能拿满500元的补贴。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比如3000元,你也能拿到15%的折扣,但是实际补贴只享受了450元;如果高于这个价格,比如4500元,你能拿到500元的补贴,但是手机折扣只有11%。
从这三个数字不难看出,国家还是鼓励大众消费,而不是给对价格不敏感的高收入人群补贴。
不过,很多消费者担心商家先涨价后补贴的行为,也就是享受完补贴消费者掏的钱没变少,都让商家给享受了。
这一点,商务部专门提到“不得变相涨价”,
也鼓励企业继续优惠让利。
其实,如何界定什么是先涨价后降价、什么是变相涨价,都有难度。不过,在价格如此公开透明的市场中,消费者并不笨,是会比价的。商家在继续提供同等优惠,收入不减的情况下,国补能带动销量的上涨,从而获得实惠,如果提价销售,只会影响到自己的销售数量,反而可能享受不到多少国补带来的好处,得不偿失。
在以旧换新的时候,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领取补贴的流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对老年人很不友好,很多地方都要求先登录市民服务类小程序获得资格,然后再关联到电商平台上使用。
针对这次手机等国补,商务部要求要以方便消费者申领购买为目标,以操作简便、好用快捷为原则,以支付立减为主要方式,合理设计补贴申请流程。
不少财经博主认为,这样就能减去繁复的申请流程。不过,
商务部还表示,为确保国家补贴资金安全,需要消费者在购买补贴产品后配合做好必要的信息采集和产品验证工作,
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请广大消费者理解支持。所以这个流程究竟是不是很简便、很老龄友好型,也还要看操作。不过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如果没有验证,难免会有骗取补贴的行为,
这种行为多了,最后损失的还是国家和真正的消费者:国家花了钱,消费者却没享受到补贴,消费也没有真正被拉动起来。
从之前对家电以旧换新的补贴到对数码产品的补贴,就是从耐用品向快消产品的过渡,并且这次补贴还是不分品牌、不分型号,回应了之前“补贴没好货,好货没补贴”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