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抱歉,你的港大offer正在被撤回。”香港 ... ·  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考研出分后必看,你的留学plan B来了 ·  1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取消DEI,恢复标化,中国留学生又好起来了?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小心身边读莎士比亚的人,他们很可怕!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4年前卖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抱歉,你的港大offer正在被撤回。”香港25fall录取超额,英美紧急撤销offer,大批学生被迫gap?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25-02-24 22:13

正文

图片

图片

天塌了,港大offer也有可能被撤回......


前不久港大还送来了经管学院26fall的首届夏令营,谁也没想到,工学院就出现了推研超发的风险,人生的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


本文来自: 指南者留学
图片

1月2日收到推研信,1月7日收到送分邮件,距离今天40多天了还没有收到offer,校方的回复居然是 “存在被拒的可能” ,谁看了不说一句:港大变如脸。
根据数据显示,虽然港大工科专业大部分是在25年1月初截止第一轮申请,但按照24年底港校的审理节奏,早就发出了比往届多得多的推研。

图片

港大心里os: 只要邮件发得多,就不怕被“鸽”!
事实上,港大在撤销推研信这方面是有“前科”的,前两年某专业该比例甚至接近50%,也就是说一半同学无法入学被迫gap。
除了港校,澳洲、英国以及美国高校都出现了超额发放录取的现象,面对出尔反尔的校方,同学们难道只能吃哑巴亏?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你以为被录取了,其实你没有。
港大的混乱局面绝非个例,不少地区的热门院校、强势专业都因为申请人数远超预期,招生节奏被打乱,出现了offer撤销、延期学生入学等变数。

01

图片

中国香港:港大推研后不发offer


除了上述的土木工程,工学院超发的“重灾区”其实是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EEE)和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IELM)。

图片

根据指南者最新申录数据,这两个专业在24fall收到的offer数量相较于23fall都有显著增长,IELM25fall更是比24fall还要多。
难道是港大的招生广告打得好?
或许有专业热度上涨、申请人数增加等因素,但学生体感上来说,确实发放了超出计划的录取数量:
从发offer阶段开始,超支的推研信和翻倍的offer,巨大的招生工作量导致港大eee项目的firm offer迟迟没能发出,很多学生催了大概有一个月,直到八月初才收到firm offer,要知道9月份港校就开学了,更何况港大eee项目之前就有过推研被鸽的情况,firm offer迟迟不发确实有些败好感。
无独有偶,有同学反映港大的CS项目推研之后也一直不下offer,期间补过一次材料但后续就不再回复邮件。

图片


推研信到底是什么?
一般来说,审核你材料的有两个部门,一个是院系,一个是研究生院。院系评估你的水平,研究生院查看你的资料是否属实以及是否有缺失。
推研信就是院系在告诉你“你的资料已经推给研究生院了”,表示你的水平已经通过且院系想要录取你,只要研究生院查看资料没问题就可以录取。

过去对申请者来说,拿到推研信就基本稳了,现在竟然也悬了.......

02

图片

澳洲:墨大延期学生26年入学


不止港大,“澳八大”之一的墨尔本大学也招生过头,大批学生被通知延期开学,网上已经有人开始求助维权了。

图片

澳媒爆料称,由于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牙科外科学位课程(Doctor of Dental Surgery,DDS)的录取人数超出了最大招生容量, 一些预定2025年入学的学生被迫要延期到2026年入学
有人辞职准备入学、有人多年备考GAMSAT,都抵不住墨大“良心”出走:
由于某些课程需求量较大,在学生满足录取条件或接受无条件录取时,名额可能有限或无法获得。为了确保获得名额,我们强烈建议学生尽早接受无条件录取,因为offer仅在有名额时有效。

图片

目前,已经有小伙伴联系了学生权益组织,并就下一步行动向其他学生咨询。他说:“我还没有上诉或寻求法律建议,但我正在考虑,因为我希望先走完所有内部程序。”

03

图片

英国:曼大交完学费还能撤销


“Apologies, upon further review of your application, it was unfortunately unsuccessful.  The offer letter was sent out in error...”
不敢睁开眼,怕是自己的幻觉。

图片

有同学在1月13日收到曼大pre offer letter后,甚至已经有student id了,但迟迟没有正式的offer letter,第一次邮件反馈的结果是告知押金时间,结果到了第二次交流已经变成: offer发错准备要撤回了。
据说这种离谱的神操作去年就有:
当时曼大部分学院表示重新审理了一遍申请者的成绩,导致很多中国同学被撤销offer retracted。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双非的同学,有人连学费都交了、宿舍也选了,依然被撤了offer。

图片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录取人数都会超过招生最大容量,因为并非所有学生最后都会接受offer入学。
因此,虽然我们不知道曼大具体发出了多少份录取通知书,但指南君猜测:校方确实多发了offer,同时学生不按往年的常理出牌,很多都accept offer, 导致offer接受率比较高 ,结果学校只能找一些借口,赶走一些学生。

04

图片

美国:UCLA连剑桥本科都拒


继曼大发了又撤、撤了又发后,国际学生偏爱的加州系学校也不例外。

图片

以UCLA为例,就出现过申请者学术和语言成绩都达标,只是毕业论文分数偏低,到手的offer也撤了的情况。而且他的本科来自剑桥,严重怀疑招生团队根本没有细看申请材料,直接点了“一键撤销”。

图片

同样离谱的还有波士顿大学,在offer发出2小时后表示: 因technical issue发错了,同学们完全可以忽略这封offer。
没想到向来以严苛筛选著称的美国高校也会出现纰漏,但不论原因是什么,学生的辛苦申请却是实实在在的打了水漂。

有的学校在邮件里还会辩解几句,有些就直接用模版套话应付了之,但申录从来不是小事,关系到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

01

对招生形势预估不足


如果深究背后的原因,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学校对招生形势预估不足。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估了但没估准,以及疯狂扩招兜不住了。
前一种就像上述提到的墨大牙科外科项目,该学位每年只招收98名学生,这个数字是根据皇家牙科医院和墨尔本牙科诊所的人才需求得出的。
校方也表示:“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录取人数是基于历史录取数据,以确保课程满负荷。”
但在2025学年,专业录取率达到了近年来的两倍多,导致该项目出乎意料地超过了招生能力。
后一种就不得不提一下港大的EEE项目,如果说从22fall的200人到23fall的300人还算收敛的话,那24fall的600人就是彻底疯狂了。

图片
(选不上课)

几乎翻倍的比率,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推研极大的超发,更不用说入读以后,滞后的资源与配套设施赶不上学生的正常需求了。
同样为生源急破头的还有英国学校。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1/2022学年,中国留英学生人数达到历史峰值13.5万人,但此后连续三个学年下降。至2024/2025学年, 人数已跌至10.4万 ,较峰值减少23.2%;即使与疫情前的2019/2020学年(约11.96万)相比,仍减少13%。

图片

于是,list扩充、大额奖学金全来了,基本是满足条件就发offer。
只给中国学生!格拉斯哥大学新设九万奖学金,list新增184所院校,分数普遍降低了5-10分!
“曼大点击就送,为了招人不择手段?” 25fall list第三波调整,均分直降9分!“拒信王”也开始回头求人申请了?
“求贤若渴”的状态下,学校根本无法准确预估实际入学人数,也就造成对申请人数、学生入学意向、其他学校竞争等因素考虑不周全,最终出现offer发放过量的情况。

02

招生流程存在漏洞


除了预估不足,更大的问题还是学校在招生的信息处理、审核、发放等环节可能缺乏严谨的流程和有效的复核机制,导致出现失误。
再带大家看看一些学校的离谱操作:




1

年初,有同学收到了港中文公共政策项目的面邀,兴高采烈准备接受,结果收到邮件说发错人了;


图片


2

某澳洲学校在学生开学两周后,发邮件称发错offer,目前没有相应课程,需要延期至25年2月上学的。


图片


3

还有同学收到了东北大学(NEU)的offer但是没多久就被撤回了,学校说是因为系统问题发错了,同学问多久会拿到真的结果,NEU说要再等等,系统也变成了审核中。一个月后又反转,这个同学再次拿到了录取,还带奖学金。


如果是最后一种那确实是“美丽的误会”,但更多还是原地失学、被迫gap的崩溃学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