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由 VICE 美食频道 Munchies 首发于2014年,在今年的上海美食系列上线期间再度被采用。“幸运饼干” 餐馆本身已于2016年1月停业。
如果你是个西方人,就算你对亚洲文化的了解仅限于在谷歌地图上意外发现的长城,你也该知道,中国人并没有在饭后吃幸运饼干的习惯。一年前,身为英国人的我搬到了上海,现在的我终于知道,相比甜酸鸡块,大部分中国人更愿意啃鸡爪。然而事实是,尽管中餐早在十九世纪就进入美国市场,但历经几代人的口味改良以迎合美式饮食,因此直到今天,美式中餐已经跟中国的传统菜肴完全脱节,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林丰(左)和戴夫(右)
就算你把整盘橙汁甜酸鸡端到中国食客的面前,他们也还是毫无概念那到底是什么菜。因此,在上海市中心开一家专卖美式中餐的餐馆就显得异常突兀了。而这正是纽约人林丰(Fung Lam)和加州人戴夫·罗西(Dave Rossi)十个月前做的事,他们的餐馆就取名为 “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
两年前,他们就曾试过在上海开一家沙拉店,只是最终失败了。这次,他们都辞去了原来的高薪工作,搬到中国,希望再开一家店 —— 结果发现中国并没有他们所热爱的美式中餐。
“要是你跟女朋友分手了,那时的你想吃的不会是一盘沙拉叶子,” 戴夫说,“我们想吃甜酸鸡,炸的东西,还有冰啤酒,结果上海都没有,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签下租约的时候我们就想,就算这事儿最后没成,起码我们也能吃上心心念念了半年的食物。”
所幸,这事儿并没砸。林丰一家在美国开了十五家中餐馆,第一家是由他的祖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林丰的父亲是15家中餐馆的主厨,这次林丰专程邀请父亲来到上海,培训在中国招的一批厨房员工。
“中国人喜欢啃骨头,但我们的员工会花上大量时间给鸡肉去骨,” 林丰说,“他们都抱怨,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我们还教他们给馄饨包上奶酪馅,他们都会觉得,这是哪门子的菜?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吃到奶油芝士,所有人都摇头。”
林丰把家族秘方(包括一道风味浓郁的橙汁甜酸鸡、宫保鸡丁、左宗棠鸡和豆腐杂碎)和美国进口的啤酒带到中国,很快吸引了一批外派的西方人。然而,他们还得赢得当地人的心。于是,他们给自己设定的卖点压根不是 “美式中餐”,而是 “美国菜”。
这并非翻译带来的信息流失。“当地人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关于菜品的分量,” 戴夫说,“他们觉得每道菜的量太大了。开业那天就有两个小女生过来,然后点了七道菜。上到第二道的时候,她们就忍不住笑了。而且,人们向来只会在《生活大爆炸》里看到我们餐厅用的外卖盒。我们招的中国收银员就对顾客介绍过:‘对,这就是谢耳朵吃的东西。’ ”
在美式中餐的发源地美国唐人街,食客们都喜欢什么?
相关视频:VICE 肖像|唐人街第一店的华人青年老板
李竞在演讲里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的中国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幸运饼干(幸运饼干其实发源自日本),看起来一脸不解。餐厅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客人都是第一次吃幸运饼干,有些人会把纸也吃了,或者把纸放到钱包了,觉得是个免费礼物之类的。” 戴夫解释道。
但林峰认为,赢得本地人和外国人芳心的秘诀在于菜品质量,而非新奇的菜式。“我们的菜谱不是在网上随便找的,是踏踏实实认真做的,” 他说,“美国的每个华人家庭都有自己做橙汁鸡的一套方法,我们用的也是我祖父留下来的方子,跟我们在纽约做的一模一样,四十年不变的好味道。”
采访结束时,戴夫递给我一块幸运饼。我掰开饼干,里面纸条上写的祝福简直不能更适合我当时的感想 —— 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把这块给我的 —— 有志者事竟成(If you build it, they will come)。
不过,近期之内,你都别想拿到这么美式的字条了。林丰和戴夫说,所有幸运饼干的祝福都是他们自己写的(其实一开始另外定了一批,但是送来的时候发现那些都是用荷兰语写的,他们只好自己重写),他们肚子里的墨水已经用光了。于是,他们现在在门口弄了一个留言箱,直接让顾客留言。
“他们总是留下一些跟性有关的内容,” 戴夫说,“或者是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再加一句 ‘有空联系’ 之类的 ——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老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