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读文摘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一个读书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新年最强祝福来了!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 月 28 日,宜饱餐一顿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一个人的不幸,从死要面子开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读文摘

杨绛: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妈妈张口闭口就是这3句话

悦读文摘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31 08:00

正文

作者:悦 

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


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羡煞了许多人,总是和和气气,感情恩爱。

所以他们的女儿钱瑗在见到旁人吵架时,感慨道:
“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她所经历的家庭,一直是和和气气的,母亲温柔,父亲通达,幸福怡然。


《红楼梦》一书写道:

“一个家庭,从外头杀来,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

深以为然。

很多家庭的破碎,或许源于物质上的匮乏,但更多时候,是“死于”精神上的内耗。

尤其是作为家中“定海神针”的母亲,如果整日抱怨、谩骂、争吵,这种行为如同蝼蚁噬堤,渐渐消耗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最终,只能走向分崩离析的境地。

反之——

如果家人之间和和气气,相互扶持,这个家才会蒸蒸日上,活出人间烟火气。

习惯性地抱怨唠叨:
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妈妈情绪稳定

英国作家洛瑞·李曾在《萝西与苹果酒》中写道:

“虽然当时正处在一战末期,社会动荡,但在我的孩提记忆里,四季都充满欢乐。

这一切都只因为我有一个无论身处何境,都坚强乐观的母亲。”

由此可见——

母亲的情绪状态,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晴雨表,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和乐观的母亲,如同家中的阳光,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能学会以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

相反,一个满腹牢骚的母亲,会让家庭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伴随着不安与恐惧,到最后就生出了叛逆与反抗。

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个育儿节目。

一位母亲因青春期女儿的反叛而向专家求助。

可当当育儿师踏入家门,才发现问题的根源不仅在女儿身上,母亲无休止的抱怨才是更大的障碍。

镜头中,女儿冷漠地沉浸在手机世界,母亲则从早唠叨到晚,甚至以责骂、摔物、离家出走作为“杀手锏”,来逼迫女儿乖乖就范。

母女之间误会的高墙,也因此愈筑愈厚,沟通成了奢望。

后来,育儿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

“孩子的厌学、叛逆,是果,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才是因。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抱怨式的教育”,让孩子时刻处于一种被指责、不被父母理解、信任的状态。”

抱怨式教育,就是只盯着孩子的不足,忽视其闪光点,日复一日地抱怨、指责,让孩子在挑剔中渐行渐远。

但如果,作为母亲能正确引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沟通交流,母女之间也会相处地更加愉快。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莫言对母亲的描述: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正是母亲的这份豁达,深深影响着莫言,成为他勇往直前、成就自我的不竭动力。

也正是因为母亲给予的力量,让莫言在往后的每一天,都走的更加自信,更加稳健。

所以说,母亲情绪稳定,就是家里最好的风水,更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做一个好脾气的妈妈,能给家庭带来最大的财富!


不顾方式地批评孩子:
批评的内核,是让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很多人说:

“中年妈妈,是最有资格情绪不稳定的一群人。”

能理解,却不赞同。

鸡毛蒜皮的生活本就令人厌烦,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哭闹、丈夫不管,真的会令人崩溃。

但这不是你随意发泄、不管不顾发脾气的借口。

尤其孩子犯错、闯祸后,很多母亲会气急败坏地大吼大叫,几乎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但其实,这样的批评不仅不会指正错误,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的心里。

特别是一些内心敏感的孩子,面对妈妈情绪化批评,简直是一种灾难。

我认识一个朋友。

从小,他的母亲就对他极其严苛,不论学习还是做事,稍有差池就会引来一顿指骂。

而且每次责骂的时候,母亲对他的吼骂声连邻里邻居都能听见。

久而久之,他学会了看人脸色,待人接物也变得小心翼翼,脸上再也没有了笑脸。

《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就提到:

“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批评的内核,是让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一旦注入了自己的坏情绪,孩子就成了自己发泄的对象,而非需要引导的孩童。

这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更会毁掉一个孩子对未来的希望。

没有节制地炫耀显摆:
真正聪明的妈妈,都该懂得少“炫”多“藏”

养过娃的人都知道,中国父母最爱聊的话题,就是孩子优不优秀。

仿佛孩子的成败,能直接映射父母的高明或无能。

正如鲁迅在《说面子》中提到: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清时候的长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人的身体就整个跟着你走。”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自家的孩子有所成就,必然会成为邻里间热议的焦点,作为其他人教育子女时的参考与借鉴。

但越是这样,反而越要谦虚。

曾经就有人问过:

“为什么父母不要过分炫耀自己的孩子?”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你要是没事就在外面各种夸,各种显摆,一个是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另一个结果就是,像那些秀恩爱晒娃的人一样招人烦,将来要是有一步错漏了,全盘皆输。”

炫耀是一种本能,若被父母过度炫耀,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套上枷锁。

我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她热衷于在朋友圈分享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甚至在偶遇其他家长时,也不忘询问对方孩子的成绩,以此为契机再次炫耀自己孩子的卓越。

但这样的行为,却导致她的孩子在小区里被同龄人孤立。

孩子因此渐渐变得形单影只,不愿与人交往,性格日益孤僻。

有句话就说:

“万不可主动炫耀,泄了难得的贵气。”

聪明女人都明白,不炫耀子女有出息,是身为母亲的一项重要修养。

当子女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与潜力时,更应妥善珍藏这份难能可贵的特质。

转而以一种默默守护的方式,陪伴他们稳健前行,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最坚实的支持。

这样的方式,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而非成为父母虚荣心的展示品。

关上门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藏住平淡生活里的小确幸,才是真正的福气。


有句话说:

“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源泉,再苦也是温暖的。”

真正聪明的女人都懂得,少言,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构筑幸福的家庭生活。

不抱怨,让孩子在尊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不指责,让孩子沐浴在被爱的感觉中前行;

不炫耀,让孩子在稳定的氛围里细水长流。

如此,藏住财气,藏住贵气,藏住福气,家庭自然越过越幸福!

最后点个【在看】,愿你我都能说话有度,做事有节,携手共创一个温馨惬意、自在安宁的家庭环境。

*作者:悦,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看励志语录,获人生智慧;将语录照进现实,让励志成为生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悦读文摘~
最近微信推送机制改版,很容易错过推送;
还请大家及时“星标”我们,
同时多“点赞” “在看” “转发”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啦!
每早8点,希望你我准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