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拿起画笔,照着动画片里的角色
信笔涂鸦的人不少,
能画到中国美院的却是少数,
到最后能凭着漫画拿斩获金龙奖的人,
更是寥寥可数。
而这位江南妹子却做到了。
她的中国风作品《洛神赋》一出,
惊艳法兰克福书展。
叶露盈成为漫画界的耀眼新星。
叶露盈《洛神赋》部分
“画画,是我此生都不会放下的执念。”
说这话的是正叶露盈。一枚90后。小的时候因为是独生子,父母忙于工作,她经常独自玩耍。幸好生在那个动画片天天有的年代,美少女战士、圣斗士、哆啦A梦.....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画人物,不仅成了她儿时的玩伴让她忘记孤独,也无意间成了她的绘画启蒙老师。
可能每个8090后的孩子童年里都有过它们的影子
4、5岁的时候,给叶露盈一只铅笔,一张白纸,她就能在周末呆上一天,不吵不闹。那时她除了临摹之外,还会给动画角色做番外,把自己放进画纸里,和动画人物一起玩耍。
无论是开心难过,她都喜欢画上几笔,慢慢地,画画这件事像是成了她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大以后当个漫画家的梦想,在她心中悄悄酝酿。
很多人长大后就忘了儿时的梦,而摩羯座的她十分执拗地带着这个梦想,拼命学好文化课,2010年如愿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研一时,花一年时间专心在
比如人体、风景......等枯燥的基础绘画练习上。
平日里别人每天手机不离手,
露盈却无论去哪里都随身携带素描本,
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用零碎的时间,
拿起画笔表达内在。
平时的积累和无处不在的练习,
让她绘画基本功非常扎实。
陆续有人邀请她去画插画。
挣来了稿费,她却花光跑出去旅行,
只为寻找新的灵感来源。
去小吴哥看日出,奥斯陆看漫天的繁星,
哈尼族梯田前感受到劳作和信仰的力量,
佛罗伦萨追忆米开朗琪罗,巴黎的街头独自散步,
冰岛的黑沙滩前陷入梦魇,
伊斯坦布尔的广场边喂猫......
旅行汲取创作灵感的叶露盈
“每到一处,触碰到内心的灵感角落,画画只是把它们定格。”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画技艺的提高,她做出很多类型的艺术尝试,作画水平也在慢慢地尝试中有了进阶,画笔下的世界越来越丰富。
丰富的画作就是她的内心世界
她尤爱绘本。绘本和单张插画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需要每张图都有很高欣赏性,还得注重故事的上下衔接,对耐力、体力以及谋篇布局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从早期画风格多变,偏向于肌理处理、追求细节、角色造型的丰富饱满,
代表作《蝴蝶》。灵感来自于海地地震,地震过后,破茧成蝶的意象意味着重生。《蝴蝶》用写实的主题,融进抽象的风格,意象极为丰富。
到后来有了一定的积累沉淀,
化繁为简,作为一种艺术表达。
比如到挪威留学之后
创作出的《莫比乌斯环》。
叶露盈第一次离开故土,在北欧接触新鲜的世界,此时的她偏爱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内心的情感。反而不太拘泥于细节。冰岛人迹罕至,这里的风景让她无比震撼。
回国之后,久违的亲切感袭来,
大概是回国之后,有了离别故土的经历,
出于对“寻根”的思考,
于是自然地将风格引渡到
回归传统这个方向上来,
她开始物色能撞击心灵的传统故事,
终于邂逅了曹植的《洛神赋》。
顾恺之《洛神赋图》
这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在洛水边遇见女神,经历失意、惊艳、胆怯、相恋、离别的心路历程,求而不得,人神殊途的悲戚,感动了露盈。
主人公和洛神的关系,不正是她与画画梦想之间的一种关系吗?梦想虽然让人迷醉,但终究会回到现实里去,但造梦的过程依然美妙。或许是其中淡淡的落寞和哀伤触动了姑娘吧。她决心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洛神赋》。
不同于古人,她想用现代漫画的方式创作,这也是种别样的传承~
最开始长达半年的时间,露盈每天的日常就是往返与图书馆和工作室。
为贴近神话传说里的形象,她翻阅大量的古书。比如《山海经》、《庄子》等古籍,研读曹植《洛神赋》,研究敦煌的壁画、顾恺之的画作。这些资料说不上看了千遍,百遍是有的。 书中哪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为她注入新的艺术灵感。
搜集研读资料之后,才开始着手画画。先亲自勾勒出草图。
每一张都等同于原作大小,最长的画作有1.8米,所有的画作加在一起,能铺满整个房间。
勾勒完之后用电脑上色,看起来步骤简单,实际上露盈却闭关创作半年多才创作出来。
很多时候她好几个星期连续工作,饭也忘记吃,有时连续作画十二个小时以上,因为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旦想到画面中更多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去尝试、取舍、选择,直到满意为止。
人物角色中,神女是最重要的角色。塑造这个人物时,她借鉴顾恺之《洛神赋图》人物造型,又融合敦煌壁画中神女的造型,加上自我的理解加以创造。从婀娜的体态,
到穿着的服装和配饰,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推敲。
许多抽象的描写,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
比如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却在她的画笔之下,
表现的通透而灵动。
神女的耳环特别吸睛,
也是她的独门原创,
将其设计成为水花的形状,
让洛神的仙气更浓了。
还特意设计小金鱼为女神贴身萌宠,
表面上是女神的小伙伴,
实际上洛神的情绪变化
会在它的身上有个映射。
人物角色个性鲜明,
整体上抽象而不失古风的飘逸。
用色也极为讲究,
她选择的色调随着故事情节,
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而
发生变化。
历时10个月,
《洛神赋图》终于全部创作完成。
整体上来看,画作古味不是特比浓,
用的是清新可人的配色,符合大众的审美,
手绘勾线的线条灵动飘逸,
背景毫不花哨,用了大量的留白。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图》部分
中国传统文风、画风、
现代漫画技法都融入其中,
古代诗词歌赋与绘画艺术也交相辉映,
创造出一个唯美灵动的世界。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