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解析
最值得关注电商自媒体,业内最新资讯发布与深度报道,第一手内幕小道爆料、个人干货解析,从业者受益良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2日最新蛋价(上午) ·  昨天  
玺承电商观察  ·  聂风:中国品牌出海市场营销实战 | ... ·  2 天前  
玺承电商观察  ·  聂风:中国品牌出海市场营销实战 | ... ·  2 天前  
电商头条  ·  苏宁多家公司破产,张近东在绝望的边缘 ·  3 天前  
JP欧洲跨境服务  ·  135个店铺被匿名起诉,这100+版权商标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解析

深度:后电商时代的求生之路!

电商解析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3-27 20:15

正文

导读

一个领域或者一个项目,能够挑战到人的人性底线,或者上升到这个层面,不管这个领域和这个项目结果怎么样,本身就是伟大的,这是我自己坚信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针对90后,他们与70后、80后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去年和今年,我们在移动电商上花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做研究,归纳起来,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移动电商;第二,消费升级;第三,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移动的理解,大部分人,包括我们以前,认为从PC到移动互联网,只是屏幕的变化。可后来发现,完全不是。


应用场景和是使用场景,完全不同。


而消费升级,针对的是中产阶级、以及伪中产阶级。


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针对90后,他们与70后、80后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只有在对这三个点深入理解后,才能看懂现在得趋势。


移动电商,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移动电商是基于价值观发起的消费行为,和PC电商有着本质区别,为什么这么说?


来看整个流程。 PC电商是线下零售的升级,先有货再有交易 流程没有本质变化。京东、淘宝、唯品会,无不如此。接下来就是买流量、玩转化。


移动上呢,一定是先有人,再有交易, 即使将货物生产放到最后,也来得及。


产品和人之间,或者卖家与人之间,是价值观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容上的输出;二是商品的输出。


移动刚开始时,微商的崛起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带动整个移动电商的崛起。


后来,一批电商死掉了,活下来的进化成网红电商,网红电商再进化成社群电商。


微商背后是个人,网红电商涉及到以个人为中心的组织,到后面的社群是一个去个人化模式。


一个典型的网红电商,日常不论在朋友圈还是微博,需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赞同这个价值观的人自然变成他的粉丝,喜欢他的内容。内容中间会夹杂他喜欢的衣服、下午茶或者是保健品,卖得特别好。


表面上是跨类目的,但实际上是在用价值观选品,这是和PC电商非常不一样的现象。


我们如果把PC电商叫做垂直品类的电商,那么移动电商是一个垂直人群电商,跨品类的电商。


我们把移动电商归结为 三个关键点 卖货可以跨品类;价值观传导得越好,天花板越高;选品一定要符合价值观。


消费升级,正在解构的价格敏感

消费升级主要针对中产人群和伪中产人群,归结到几个关键点: 一是强调品质;二是强调效率;三是强调体验。


PC电商刚刚开始时,打得是价格敏感,最好的模式就是把价格降到最低。现在价格敏感玩不动了。


在中产阶级和伪中产阶级人群中(伪中产阶级人群指中产阶级二代,中产阶级是指70后、80后,钱赚多了,希望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80后是典型的价格敏感,且还稍有自卑。


60后不一样,他们很最幸运,赶上79年恢复高考, 毕业后非富即贵。


而很多90后就是60后的后代。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后,90后的特点就是对价格不敏感,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直接进入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行为类似欧美人或四川人,没有存款,年薪是10万却可以一年花30万。


价格不敏感,那么敏感点变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归结为以下几个点

第一,时间敏感。 外卖是怎么起来的?是在价格上去餐馆吃不起了,还是时间上吃不起了?答案当然是时间。去餐馆来回一个小时没了。


同理,去超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什么?明明APP上比超市贵还要买,为什么还是愿意掏手机购买?背后的原因还是时间,拿钱换时间,远超对高性价的追求。


第二,时尚敏感。 一开始是化妆品,后来进口化妆品,到今天开始玩微整,微博都是网红脸,导致这个产业发展非常快。


第三,精神敏感。 中产阶级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尤其是当内容给自己带来思想上的提高或者愉悦时,付费行为会变得更加频繁。


那么,从这几个点,我们就可以推导出新的投资机会:


第一,新的商品品牌的出现。 每一代人的迭代,就会伴随有新的符合年轻人价值观的品牌出现。


第二,新的渠道品牌的出现。 欧美的整个消费结构更多以线下买手店为主,中国没有太多买手店,但中国会基于很多渠道品牌形成选品逻辑。在中国,类似屈臣氏这样的店,线上和线下都会涌现。


第三,工匠精神。 中产阶级的崛起会从追求高性价比转为高品质,因此,为极具工匠精神的产品或品牌提供契机。




新生活方式,亚文化的崛起


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归结为“0到1”,以前没有,现在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