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后,中民投债券违约事件持续发酵。
2月11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被上海金融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其持有的中民嘉业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占持股比例高达92.07%。
猪年首个交易日,债市股市一片齐涨,而中民投债券以大跌作收,显得与市场格格不入。事实上,中民投被曝列入法院被执行人名单,在债券市场早有征兆。11日午后,中民投发行的公司债“17中民G1”大跌近30%报36.65元,为上市以来新低。
11日“17中民G1”债券价格大跌
交易信息显示,11日“17中民G1”以45元开盘,随后价格一路下跌,午后最大跌逾30%至35.5元,14时14分被上交所临时停牌,最后收于36.65元,较票面价格大跌逾60%,日跌幅27.85%。
公开信息显示,“17中民G1”于2017年12月26日发行,发行规模44.8亿元,票面利率7%,期限三年。年前,中民投债务违约事件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中民投旗下应于1月29日到期的“16民生投资PPN001”,仍有部分持有人未收到兑付款。据悉,这期债券的约定到期时间是2019年1月29日,规模为30亿。
据财联社报道,中民投被上海金融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其持有的中民嘉业投资有限公司832857.14万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至2022年1月31日。中民投是中民嘉业的控股股东,本次被法院冻结的股份占中民投持股比例的92.07%。
有报道称,中民投是唯一一家带有“国字头”背景的民营投资公司,公司股东包括卢志强的泛海集团、孙荫环的亿达集团、张近东的苏宁集团以及周海江的红豆集团等。初略计算,中民投股东们掌控的资产规模已超万亿元。
2月14日,天眼查信息显示,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月13日出现股东变更。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渡置业有限公司(中民投孙公司)退出,绿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股东;法人代表亦变更为绿地集团高管徐荣璞。
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价值数百亿元的董家渡地块。
出售董家渡地块属战略转型部署
2月13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有知情人士称绿地将接盘中民投董家渡地块50%股权,作价120亿元,但这一消息未获中民投方面证实。如今工商变更信息坐实了此前坊间关于绿地集团接盘董家渡地块的传言。
2014年11月,揭牌仅3个月的中民投联合上海外滩投资、中民嘉业控制的上海佳渡置业,斥资248.5亿元拿下了董家渡地王——13、15地块。
中民投董家渡项目的开发公司为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最初中民投持有85%,上海佳渡置业持有10%,国资背景的上海外滩投资持有5%。
2017年,中民投将自己持有的36%,旗下上海佳渡置业持有的9%(合计45%股权)转让给安信信托,中民投持股下降至49%,上海佳渡置业持股下降至1%。安信信托此后发行系列信托产品共募资240亿以受让这45%股权。
然而,自2月1日起执行的上海金融法院2019法执74字第2、3、4、5号同时冻结了中民投持有的中民外滩49%股权,以及中民投持有的上海佳渡置业2%股权——中民投和旗下中民嘉业共持有上海佳渡置业51%股权。
此前便有报道称,中民投正在寻求出售其拥有的上海董家渡13、15地块,以解债务燃眉之急。
对于此次出售董家渡地块,中民投2月14日回应称属于战略转型部署。“事实上,早在2017年,我们就已经出售45%的董家渡股权。可以这么理解,中民投是资源整合者、平台运营者,而不是产业经营者;作为投资集团,我们的属性是发现价值、提升价值或实现价值。”
30亿元违约债券兑付
年内还有近100亿要还
此前,因30亿元规模债券“16民生投资PPN”1月29日出现技术性违约,中民投被曝出债务危机。
当时风险咨询机构REDD报道称,中民投已于1月29日下午5点左右打款到银行账户,但错过了最后时限,因此构成技术性违约。
而当时据彭博报道,中民投将原定于1月29日到期的“16民生投资PPN001”推迟3天到2月1日偿付。但2月1日市场也未有偿付确切消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位知情人士称该债券在拖延多日后,于2月14日才兑付完毕。
虽然30亿元违约债券已完成兑付,但中民投的债务危局依然没有解除。据中民投2018年12月最新一期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从2015年以来中民投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截至2018年9月末达到74.89%。
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负债总额约为2328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62%,短期借款398亿元,其他应付款2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0亿元,面临较大短期偿债压力。
此外据统计,2019年中民投待还的债券合计近100亿元,其中包括5只超短融债、3只定向工具和2只私募债。
而2018年三季报显示,总资产3108.64亿元的中民投,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46.87亿元,同比增长48%;但净利润仅16.02亿元,较2017年同期39.83亿元大跌近60%。
中民投债券及旗下上市公司大跌
因债券违约导致投资者恐慌其陷入债务危机,2月11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17中民G1”开盘下跌逾5%。在9:36-9:46短短10分钟内跌势加剧,跌幅达21%。
由于出现异常波动,上交所在9时46分开始暂停“17中民G1”(143443.SH)交易,自10时16分起恢复交易。
但盘中临停并未阻止其跌势,午后“17中民G1”跌幅继续扩大,一度跌超30%。上交所再次决定,自14是14分开始暂停其交易,自14时57分起恢复交易。
截至收盘,该债券报36.65元,全天跌幅27.85%,较面值缩水近64%,为上市以来新低。
2月12日起,中民投申请暂停包含“17中民G1”在内3只公司债的竞价系统交易,称待相关情形消除或发生进一步变化后,将再行申请对上述债券的交易机制做出调整并及时公告。
尽管因暂停竞价交易债券价格不再断崖式下跌,但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民筑友智造科技却开始大跌。2月12日盘中一度下跌超过30%,股价收于0.082港元,为2008年10月以来最低。
由于被曝陷入债务危局,2月14日,中民投对于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目前业务布局重点集中在三大板块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投,并无模式可借鉴,这四年多来探索尝试,既有经验分享,也有不足。发展带来了收益,也伴随着风险,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纳税102亿元,股东分红81亿,提供近40万个就业岗位。
回顾梳理当前中民投的业务布局,中民投以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整体业务正经历从初创发展到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形成的资产重点集中在三大板块:
一是新能源、社区生活服务、装配式建筑、通用航空、大健康等产业板块。产业板块紧跟国家战略,也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方向。但这些产业回报周期较长,前几年处于培育过程中,对利润和现金流贡献有限。目前,这些资产陆续进入回报期,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为126.60万KW;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了全国155个城市,涉及超过4500个项目、服务近3000万人口;装配式建筑年产能150万立方米、备案订单达65亿元,设立了国家级的研究中心、拥有1600多项专利;
二是租赁、保险、资管等类金融板块。受市场环境影响,类金融板块有着显著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特点。在前几年融资环境和融资条件俱好的情况下下,该板块盈利能力突出,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日益困难,业务开展受阻,加之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挤压了利润空间,造成投资收益大幅萎缩;
三是地产板块。中民投本没有布局地产的初衷,由于董家渡项目而进入地产行业。自2015年开始,部分民营地产企业出现临时性困难,作为肩负抱团发展、承担纾困责任的民营联合体,中民投出资救助,开展股权收购,并计划适时退出。这加大了我们的被动负债,使整体负债规模显著上升。
四年来,我们联合其他民营企业规模化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了民间投资规模,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民投模式得到借鉴和推广:十余个省区市相继成立了“地方民投”。
我们的产业布局紧跟国家战略,建设乡镇综合题服务乡村振兴、投资装配式建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清洁能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通过产业精准扶贫惠及30万人口,出资救助困难民企。
境外投资方面,2016年成功收购思诺保险。两年多来,帮助其整合、拓展保险业务,提升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这是中国企业首个成功收购跨国金融机构,并帮助其完成纳斯达克上市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