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街区,曾有着老道外洗浴文化“活化石”之称的温泉浴池,在建工集团工程发展事业部的精心修复下,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走进这座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砖拱楼板,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不少砖块出现了风化、剥落与开裂状况,精准定位问题砖块极为耗时,稍有疏忽可能遗漏隐蔽处的损伤,为后续修复埋下隐患,砖拱承载着楼体重量,局部修复时,维持整体结构稳定是最大挑战。项目团队根据现状研究出钢轨梁、砖拱、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楼板施工工法,将钢轨梁的高强度、高刚度以及砖拱的良好抗压性能以及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可塑性进行结合,形成独特的组合结构楼板。该技术的运用既能融合现代工程技术与传统建筑特色,满足现代使用功能,又能保留着原始的纹理与色泽。
经年累月的使用使得地面磨损程度不一,有的区域凹陷严重,部分石子裸露,要还原平整度难度颇高,传统水磨石独特的色彩配方早已失传,想调配出与原先毫无二致的色调,还需反复试验比对。在修复过程中,项目团队秉持着对历史细节的极致尊重,启用了一系列传统工法,着手调配材料,反复调试水泥、颜料与石子的比例,直至色泽相近。施工时,用专用工具将材料压实、抹匀,模拟旧时工艺的力度与手法,确保贴合紧密。随后进入打磨环节,手工与机械相辅,让地面逐渐恢复往昔的风采。在修复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遵循传统木作工艺,对每一处榫卯进行加固与修复,确保其结构稳固且不失原始韵味。灰塑柱头精致细腻的造型,经过工匠们的巧手重塑,再次绽放光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赓续着城市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下一步,建工集团工程发展事业部将牢记嘱托,继续秉承匠心,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更加敬业的精神,坚持按照保护建筑修旧如旧,修旧如故,不改变原结构、最小干预原则实施修复任务,深入挖掘这座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精心修复每一处细节,让“温泉浴池”超越其原本的功能范畴,成为展示哈尔滨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与文化爱好者,感受中华巴洛克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