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到好多后台留言,每一条都看了。
知道了很多朋友的近况,当年的小女生长大结婚了,有的还做了妈妈,当年迷惘的学生已经久经职场,逐渐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有人遭遇变故,还在不顺遂中挣扎。
不管怎样,我们都没有辜负时光,即使是暂时还在挫折中的朋友。生活从来没有倒退,永远都在滚滚向前,每一朵乌云都镶着金边,磨难是化了妆的祝福,坚持向前走吧,一定会有转机。
前行时,除了坚强一点,勇敢一点,也请欢乐一点,有趣一点。
谢谢那么多人,觉得我很幸福,过得很理想的生活,看起来光鲜的工作,可爱的孩子,特别是有个很爱我的老公。
明明换个方向看,我就是另一番样子呀。老公嘛生着病,现在的状况就是不好不坏,一检查就是没有发展却没有改善,这样维持着,带着病生存着。我们跟医生一起笑笑说,这样就行,最近医学发展很快,说不定过几年就有新疗法新药了。
可以说我们内心强大,其实从另一面当然也很无奈,除了接受、与疾病共存,又能如何呢?
当然如果不是我老公,换了是个内心更软弱些、焦虑感严重的人,可能就会病情发展迅速,从这个角度说,你能从老天那里拿到多少时间,还是可以自己决定一部分的。
我自己本来早就规划好35岁后的生活,但现阶段跟我以前打算的一点都不一样。因为现实还是有很多压力和责任,让我不得不承担起来。
要是消极点看,其实也可以说我的婚后生活就是苦逼的中年妇女生活。前几年嘛,一直忙着生孩子带孩子,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老公生病了,家庭的担子必须要承担起来。
生活是苦逼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过成苦逼样子,头顶乌云遮天,我一般就选择不抬头看天了,日子照过。
对家人来说,我算得上是好妻子好妈妈,不过我更高兴的就是我对他们而言,一直是个有趣的人。在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很狼狈愁苦的时候,我会停下来,跟娃娃说,啊,你看这朵花多美,那片云好有趣;会在离崩溃不远的时候,说得出笑话,把局面拉回来。
现在我家老大老二,在他们小时候的记忆里,还有我们一家子在纽约的时候,在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跟爸爸吃那里的蛋糕,蛋糕真好吃啊,当时好快乐啊。
好端端的,谁会去癌症医院的咖啡座待着啊。可是生活让我们坐在这里吃蛋糕,那就好好吃呗,也要吃出这一刻下午茶该有的悠然和欢乐。
我一直是习惯苦中作乐,或者把平淡的生活咀嚼出滋味。
大概是从小当班干部吧,我习惯了去主动、去担当,
刚工作那些年,无数的加班里,我总是能把身边的小范围搞得很欢乐,
不管多累,
我都讲得出笑话,经常一个话题,我能天文地理政治娱乐科幻文艺给演绎一通,听得大家津津有味。
这些在职场上不是摆在明面上的技能,但其实是不错的软实力。容易被人记住,都知道你肯干活,不怕辛苦,又能说笑话,带出去陪客户吃饭也能侃侃而谈,对了,还很会喝酒,当然做项目都愿意带上我。我有时还会被leader抢哦,发生过大家起哄,要两个leader“决斗”来抢我的欢乐场面。
当年我的一位女经理说,这是你难得的天分,好好保持。她带我很多,手把手用心教我不少,我也时不时真诚向她请教。
我说,我知道挺好,不过现在我是小巴辣子,这样的形象可以加分,以后我也升职了,有资格了,还是这样一副讨喜的机灵鬼的样子,好吗?
她笑笑说,你这么聪明的小孩,走到跟前了,自然会知道怎么做的,但我觉得你这个资质的价值,可不仅仅是在职场上,更大的作用会在生活里。等你到我这个年纪,你肯定会比我有趣多了,人有趣还真的很重要。
我也成为中年妇女了,我承认,她说得对,比起职场,更需要对付而难度也大得多的,是生活。有趣,还真是重要的武器啊。
是女人就当过少女,谁还不是小仙女怎么的,可是做一个有趣到骨子里的少女,才能经历岁月,到了面对着中年人的一地鸡毛时,还迈出看起来很美的舞步吧。
我也没有了当年面对经理的困惑,那真是年轻,还以为成熟就是要端要装呢,其实自自然然就好了。我现在就不会纠结,我需要像个什么样子,别人眼里看到我是什么样子才合适。
升职了,有资格了,还是这样一副讨喜的机灵鬼的样子,好吗?——好啊,就做一个抬头高、资格老的讨喜的机灵鬼呗。
有趣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当然就是小时候看到父母就是这样的人吧,我爸爸就很喜欢讲需要点智商才能听懂的笑话,我妈妈是个俏皮话之王。他们好些次在要大吵一场的当口,爸爸蹦出句笑话,两个人笑出声来,我在旁边松了一口气。
还有那些并没有什么阅读目的,却带给我许多童真乐趣的书。那曾经无数次读过的任溶溶翻译和写的故事书,任溶溶的翻译也许不算每本都最好,可是他的幽默感无人能及。我真是从他的文字里学到了太多太多。
爸爸还给我买过好多漫画书,我们一起看的津津有味。《丁丁历险记》难道是讲一个小英雄带着他的小狗探险的故事吗?其实是一群逗比面对着各种高级狗血危机时,用滑稽去瓦解恐惧,用笑话去征服世界过程呀。
前些天我看到一个公众大号认真的撰文,谈论孩子要不要读漫画书,我惊呆了。当然他们的观点是要读。我却惊讶于这难道还是一个问题吗?孩子要读漫画书就像童年应该有无所事事发发呆的时间一样天经地义吧。
不过,现实还真就是,现在的孩子无所事事、能发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少,被各种运动和才艺课、数学、乐高、编程.....占据得越来越满。
于是,要不要读漫画书,居然也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据说很多家长说,漫画书没营养,只是些浅薄的情节,看完了哈哈一笑,就没有了。
哦,先不说漫画书情节是否浅薄吧(如果抱着一颗浅薄的心的确只能看出浅薄来),看完了哈哈一笑怎么了?孩子要是能学会不管面对什么,都能哈哈一笑,这绝对是终身受益的顶级大杀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