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蓝花,学名B. o. var. italica
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民间博物学砖家,以前却从没见过长在地里的西蓝花(只见过出来卖的),直到去年下乡才接了地气,得以一睹芳容。旁边的地里还有它的姐妹花椰菜。
花椰菜,学名B. o. var. botrytis
这俩模样差不多,食用部分都是肉质的花球;但花椰菜是未发育的花芽,而西蓝花是已发育的花蕾,二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有明显不同。花椰菜宜炒食,西蓝花则以炝拌为佳。
即便在远眺菜地,看不见内容只见叶子的情况下,也还是能分清西蓝花和花椰菜。无他,前者的叶子更蓝一些。但单独拎出来这么一张图,怕是神仙也认它不出,我自己也忘了是啥。
卷心菜,学名B. o. var. copitata
二者均为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十字花科芸薹属)的变种,都是花用型甘蓝,实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芸薹属的种都有很强的形态分化能力,甘蓝亦是如此,除了花用型之外,蔬菜中常见的甘蓝变种还有叶用型、茎用型、芽用型和薹用型等类群。
叶用型的代表自然就是卷心菜,又名圆白菜、包菜或者莲花白。除了绿色的,还有通体紫色的紫甘蓝,信奉花青素保健的朋友不妨多吃,且比黑枸杞之类的强多了。
球茎甘蓝,又名苤蓝,学名B. o. var. gongylodes
茎用型甘蓝就是球茎甘蓝。虽然长得很奇葩,但仍然是茎的一部分,绝不是根。图中这一枚被我买下切丝清炒了,实不相瞒,赶脚就像炒了一锅没腌透的咸菜条......
抱子甘蓝,学名B. o. var. gemmifera
抱子甘蓝乃是甘蓝的芽用型,其食用部分是叶腋长出的小叶球,如同微型卷心菜。偷拍于某个超市,差点被当做商业间谍赶将出去......
本砖家没见过抱子甘蓝的植株,上图由zhenfree同学摄于寿光蔬菜博览会,貌似个头还不矮。芥菜家族也有类似的芽用型变种,即被川人呼为“儿菜”的抱子芥。
罗马花椰菜,学名B. o. var. botrytis
花用型甘蓝除了花椰菜和西蓝花之外,还有不太常见的罗马花椰菜。其花球之构图如分形几何一般精细,实为密恐患者的噩梦。学名与普通的花椰菜相同,同一个变种不同的品种,料想吃起来也应该没多大差别。
散花菜
这个貌似没长好的花椰菜,叫“散花菜”,摄于武夷山下。据说比一般花椰菜好吃,我吃过,感觉确实脆嫩一些。但如果有菜贩说因为这是有机菜花才长出这模样,别信,那是忽悠人呢。
芥蓝,学名B. o. var. alboglabra
甘蓝源自于欧洲地中海一带,各个变种或品种也大都由国外传入,但芥蓝却是我国南方人民培育而成的薹用型甘蓝。所谓薹用型,即以花莛作为食用部分,连茎带叶一股脑儿吃掉,如芸薹家族的广东菜心和紫菜薹。哦,还有没叶子的蒜薹和韭薹。
芥蓝明显比广东菜心粗壮得多,估计整棵白灼不太现实。我本来打算买来亲自try一下,可惜这一堆看上去埋汰,亦不新鲜,所以放弃了。
羽衣甘蓝,学名B. o. var. sabellica
除了蔬菜之外,北方城市的路边还常常种植另一个甘蓝变种,羽衣甘蓝。耐寒性强,颜色多变,美艳不可方物。上图中为最常见的皱叶品种,也有不皱叶的,还有羽状分裂的。
本变种一般用作观赏,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作为甘蓝家族之一员,它也必须能吃,属于叶用型甘蓝。据传这是中产阶级食谱必备之一,而且叶黄素含量较高,对眼睛可能会有一些好处。
江苏兴化千垛油菜花
最后介绍一下油菜花。作为油料作物的油菜,大体上有三类:芸薹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各地普遍栽培的油菜花属于甘蓝型油菜,即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 L.),万恶的菜籽油就是它的产物。
欧洲油菜是甘蓝和芸薹的杂交种,可以这么近似地理解:它是卷心菜和大白菜的混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