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绩效HR  ·  组织绩效设计,必须遵循这3个原则! ·  23 小时前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疯狂春节档:券商上演60场DeepSeek路演! ·  3 天前  
高绩效HR  ·  《2025员工调薪方案设计指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三心二意真不好,专注力提高怎么搞?给你一份详尽的三周训练计划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10-18 19:22

正文

大家好,我是挖了无数个坑终于来填的 Taka ~


很多小猴纸应该会有和 Taka 一样的状况:

  • 明明自己在做着手头上的事情,一下子被旁边的谈话给吸引过去,顺便搭两句话就开始聊天了。

  • 开会几分钟就觉得无聊,然后顺手就摸向了手机。

  • 说好去查要看的资料,但是点开了一篇又一篇种草文章,最后打开了淘宝......


尤其是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看书特别看不进去,没看两页脑子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10分钟过去了还没翻页。 这种巨大的焦虑对于要写文章或者马上要考试的人来说,简直等同于上战场不带武器 ......找死啊。


所以其实很长时间里 Taka 心里都觉得很有压力,总觉得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啊,怎么注意力就是没办法集中,马上就要 Deadline 了怎么办,自己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症还是阅读障碍症了?


直到最近 Taka 遇到了几本书,才慢慢明白「注意力」到底是怎么回事,还真是错怪它了。



分心不是你的错


我们一起先来重新认识下自己的注意力:


「注意力」这个小猴子,天生爱动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大脑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帮我们判断哪些是值得优先处理和重视的,也就是 注意力的选择性


那什么东西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呢?这个选择标准就是在人类进化中不断形成的,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了。比如:


  • 人脸 比风景有天然更高的关注度(比如路上看见漂亮的女孩子男孩子)。

  • 颜色鲜艳、明亮, 对比度高的事物 有更强的刺激(比如黑暗中的闪光灯)。

  • 声音响亮,快速移动的事物(比如巨大的碰撞声响,奔驰而过的车辆)。

  • 大脑对 新鲜事物 反应更强烈(比如每几秒变化的电视屏幕和广告)。



我们的注意力天然会被这些事物吸引,这只小猴子就是喜欢不断变化的刺激,自己没事就爱乱跑乱跳。所以 分心才是常态,反而是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需要额外的精力


分心对我们并不是坏事


但是分心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它就像个敬职敬业24小时不换班的门卫叔叔,在发现有任何危险的时候赶紧提醒我们躲开。这样就算在路上看到好看的小姐姐,也不会专注到一头撞到电线杆上了。


分心其实就像疼痛一样,是对身体的一种预警 ,虽然有时候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但真没有也是要出大事了。


所以不要一提到分心就觉得所有表现不好都是他的错,要想尽一切方法把他赶出去,人家也不想背这锅啊。



外部环境的影响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用尽所有方式抓取我们注意力。随时都在响应的微信,不断弹出的广告,爆炸的网络信息,都让 让本来就爱乱跑的注意力更加无忧无虑撒开了野


经常 Taka 本来是要看一篇文章,马上就会被其他不相关的内容给吸引过去,不断点开不断看,1个小时过去都不知道自己刚开始在看什么了。

关键是 这些事情还会带来强烈的愉悦感和快感,所以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去做 ,不断重复就很容易成为习惯,所以 你看 从来没人教你「如何坚持玩手机」,「怎样长时间看电视」吧。


当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大量的信息刺激,获得快感。 而需要专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当然没有这么多 高强度 刺激,就会很快觉得厌烦和无聊


所以我们现在要清楚: 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你的错,他天生就爱玩 。在你的注意力跑掉的时候,是身体构造的生理原因决定的,外部环境也让分心变得更加普遍。


我们想要控制注意力,就要接受这些固有的规律,来驯化这只小猴子,了解、引诱、奖赏,让它乖乖帮我们完成任务,就像养(伺候)只猫一样。



注意力专区


上面我们有讲到,其实注意力就是大脑对内外部刺激进行过滤和处理后的表现。所以想要集中注意力, 我们需要理解「刺激」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


露西·乔·帕拉迪诺根据运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分析,提出这个「注意力专区」的方法,给了 Taka 很多启发。

图片来源:《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


无论是「缺乏刺激」 还是「过度刺激」,其 实都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比如你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多难度的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很低,缺乏动力,听几分钟就开始走神无聊犯困,注意力自然会转到其他方面。 但如果课前老师说下课的时候要进行测试,相信你整节课会变得特别无比集中。


如果 因为时间太紧或者难度太大, 产生 过度刺激,出现「应激」 反应 ,生存的本能觉得好像出现了危险,于是下意识地会选择逃跑,所以我们就会玩手机上网,做这些能获得愉悦的事情。


而只有在刺激适中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处在充分集中精力的「注意力专区」,学习看书的效率都会非常高。


这个状态也就是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提出的「心流」: 一个人能心无旁骛的全情投入到某项活动中,通过努力完成挑战,完全忘记了时间 ,但是能带来持久的幸福体验。


注意力其实是在不停地变化跳跃,然而通过训练,我们的目标就是 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最佳区域 ,实现最高的效率,充满成就感。


有哪些实用的训练方法呢?为了避免大家关掉页面就懒得行动, Taka 做了一份3周训练计划。



3周训练计划


练前须知:在我们开始训练之前,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需要让 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储备 ,集中注意力是很消耗能量的。


就像进化论在护肤中强调了无数次,要做好「清洁防晒保湿」的基础护理,其他美白抗衰才可能有效。 如果你长期熬夜犯困,第二天还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那 Taka 也敬你是条汉子。


所以 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饮食健康,适度的锻炼 。这 些事情无论对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情绪管理,注意力的训练都是 最基础的一步。


Taka 觉得自己也快变成苦口婆心的年级主任了。(如果你知道重要就是做不到怎么办?Taka 下期就会开始讲了,关注「重构自己」看到更多内容啦~)


第一周:减少干扰+自我觉察


第1步:减少外部干扰


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毕竟在我们注意力本来就经常分散的时候 ,营造一个尽可能干扰少的外部环境能减少触发分心的几率。


1、用半天的时间 清理你经常需要学习和工作的桌子 ,以及电脑桌面。


2、离开宿舍、离开床、离开聊天的环境, 寻找一个尽可能不受打扰的空间 ,如果实在没有,带上降噪的耳机。


像 Taka 在写东西的时候有个怪癖,就是经常不带手机,然后把需要的资料网址全部打开,断网跑到公司会议室的小黑屋,里面只有一张桌子3把椅子,2、3平米的空间, 四周只有光秃秃的白墙, 效率那是要飞起来的。


3、在这周需要专注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段, 把手机放的远远远远的,藏起来看不到 。相信我,除了一些特别需要 on call 的职业,离开手机 两个小时 ,地球还是转的。


给分心的行为增加行动成本 ,也能够克制住很多一瞬间的想法冲动。


比如大家都知道饲主非常爱吃辣条奶茶这些高 GI 食品,为了克制自己一不小心又跑去买奶茶,就直接把大众点评和外卖的 APP 给卸了,果然这个月几乎没喝了,因为每次想买都觉得太麻烦。


第2步:心理调节


在做好第1步的「预防」工作之后,我们就需要真正开始面对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了。


在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最容易开始烦躁焦虑 ,焦虑或者痛苦的情绪 。它们就像是内心的噪音在你耳边唠唠叨叨,让你很难保持专注和原有的计划,只想要逃避到舒适轻松的玩手机刷网页里去。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进行「自我觉察」 ,也就是心理学里说的「正念」:当注意力分散的时候, 停下来, 先「意识」到自己开始分心了。


然后 观察自己脑海里飘过的所有想法,不带评判和责备,全部接受 ,只是「看着」这些想法来来去去,你也可以顺手记下来,这样能让你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第二周:改变状态+树立信心


第1步:围绕着「注意力专区」改变状态


在「自我觉察」之后还需要进行判断,你的注意力涣散是 缺乏刺激导致无聊的分心?还是刺激过度想要逃避的分心?


1、 增加刺激 :如果是刺激不足,可以给自己加码、加难度, Taka 有用过这几个方法:


  • 看书看不进去的时候,拿着笔写写画画 ,或者给自己提一个关于这章想要解决的问题;

  • 刚开始进入不了 复习状态犯困的时候 ,Taka 直接开始抄书上的公式和知识点;

  • 换一个新的环境 ,比如安静的图书馆咖啡厅,又会出现有新的刺激。


2、 减少刺激 :如果是压力过度了,就需要进行放松,降低肾上腺素的应激水平。


  • 呼吸大法 用腹式呼吸,放慢呼吸的频率和速度 ,注意力跟着呼吸在身体里流动,保持2-3分钟。

  • 在自然环境中恢复注意力 :散步,听舒缓的音乐,伸展身体。

  • 深度放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