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影后》,看了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真敏感!国人最羞耻的事,都让这剧说透了!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1-17 20:49

正文



虽然只有三集的体量,却让人意犹未尽。

剧情寡淡,却狠狠戳中观众的心坎: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下来。

不少网友花式催更:希望续订100+季!

《Shrink~精神专科弱井医生~》

无法呼吸

阿葵,单亲妈妈。

丈夫婚内出轨,因为不想孩子跟着他学坏,她选择了离异带娃。

这并不轻松,工作和养娃两头来回奔波,脸上写满了疲惫。


这天,趁着坐地铁上班的空隙,她赶忙处理公司事务。

突然间,列车剧烈晃动,她的手机也跟着被甩到了地上。


她匆忙俯身捡拾,却在站起来的那一刻,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仿佛溺水一般…


即便被人扶了下车,仍旧无法停止这种濒死感,她的内心十分恐惧:我会死吗?孩子怎么办?


快要昏厥之际,一个手捧面包的男人出现在眼前…

对方自称是医生,并低声引导着她呼吸的节奏,她才慢慢平复下来。


但在同一天不久后,当她在公司开会时,拉上窗帘的那一刻,那种窒息感再次袭来,她昏倒在地上…


但做完检查,医生却告知她,她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

继而又补充道:或许应该去精神科看一下…


又抑郁又亢奋

阿玄,人气拉面店的店长。

店里的工作繁琐且多,他却总能体恤员工,让其早下班,自己则常常忙碌到深夜…

同住在一起的妹妹眼看着他脸色越发不对劲,很担心起他身体是否吃得消…


但总部长却对他的努力视而不见,将店里的高营业额,全部归结到“地理位置好”。

甚至提出非人要求:削减人手和预算的前提下,将营业额再提升些。


无法拒绝的他,只能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

他瘫倒在床上,发出野兽受伤般的低语。


接下来的几天,他眼神呆滞,行动迟缓,更没有好好吃饭…


在妹妹的劝说下,他去看了一所知名的心疗内科诊所,确诊为抑郁症。

只是服用两周的药后,阿玄终于不再呆滞抑郁,却陷入了另一种亢奋状态…

他网购了许多新设备,充满干劲地冲去拉面店:我要抓紧时间,创造世界第一的拉面…

在店里干活干到天亮,仍旧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甚至在晚上, 他把陌生女人带回来乱搞,丝毫不顾及妹妹的感受…

面对性情大变的哥哥,她根本不相信他这是已经是康复了…


日剧《Shrink~精神专科弱井医生~》于8月开播,改编自原作七海仁,漫画创作月子的同名漫画,豆瓣评分8.5。

每集都会以一种精神病作为主题展开,恐慌症、双向情感障碍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


它细致地展现了患者所经历的困境和治疗过程,我们的男主弱井医生则更像是旁观者的角色,给予辅助。

同时,会用漫画的形式作为病情科普讲解。

有网友评价:一部温柔的带有同理心的剧,对心理疾病的科普浅显易懂。


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关于情绪、关于精神健康的信息。

只是可惜的是,许多人或许了解,但却并不完全理解他们。

本剧中有这样的一幕:

看到幼儿园老师从精神科出来,家长体谅她可能是工作压力大导致生病…

但闲聊中,依然透露出担忧:把孩子交给她,真的可以放心吗?

潜台词其实是: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潜在的危险人物。


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催生出病耻感。

剧中出现过一个数据:在美国,有高达四分之一的人罹患精神病,而日本只有十二分之一。


看起来,美国的情况比日本严重得多。

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日本的自杀率可是世界第六,而美国却是第二十名。

弱井医生是如此解释这种反差:美国精神病之所以比例高,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如同感冒一般的普通疾病…


而日本人则是相反的想法,正因为觉得丢脸,导致了对精神健康的忽视,继而影响了自杀率。


我国的情况,同样差不多。

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其中上海人抑郁症患病率达11.8%,位居全国之首。


有网友指出其中容易被忽视的盲点:这种结论的得出很有可能是基于上海是大城市,抑郁症认知率较高,看病率较高。

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反而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

而在偏远城市,更多人是无法意识到自己得病了,或是把抑郁视作“矫情”“不是正常人”…


通过阿玄的故事,更是看到了病耻感对治疗过程的影响。

当他因病情严重住进医院后,他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行为怪异的病人,并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满脑子想的依然是如何做好工作。

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接受这个病。


就像弱井医生所说那样:用药、调整生活节奏、理解病症,才是治疗三大支柱。

唯有正视自己有心理疾病之后,才能逐渐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再进一步来看,这些病人的患病经历其实都有我们熟悉的身影。

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不断奔波的单亲妈妈;


长期被公司压榨,无法喘息的打工人;


以及从小到大与父母关系紧张,被百般贬损的女儿。


压力和情绪往往是不易察觉的,但又会细微地刺痛着自己。

在不断压抑下,更会像是个蓄力的弹力球般,随时重重地回击在自己身上。

生病某个程度上,实际上是身体正在保护着自己,在喊自己要休息了。

而这个过程,要学会求助,请求别人多提供多点支持。

比如,想要拼命给孩子最好的单亲妈妈,其实可以偶尔将自己放在首位。

只有照顾好自己了,才能照顾好孩子。


再比如,阿玄最后确诊的双向情感障碍,是终身伴随的。

但为了不拖累身边的人,想要尽早回归正常生活,过度迫切治疗反而会影响病情。


然而他们不必独自扛着,依靠别人也是一种力量。

从小被照顾的妹妹,需要的并不是哥哥准备的嫁妆和体面的工作…

她只希望哥哥健康快乐:今后,就让我来保护你吧。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心疼自己,拥抱曾经受伤的自己。

曾经幼年时被父母直接扔在大街上不管不顾的她,在某个时刻,也能充满力量地和内心的小孩说:你一定很害怕吧,没关系的,没关系啦。

我们谁都曾脆弱过,比起治疗,往往善意的对待更具有帮助。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愿大家都能遇到善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