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接蒜君
来源:接蒜君(ID:jiesuanjun)
企业内部会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流程,不论是人事系统还是结算系统,比如请假销假、对外采购、商家付款。
如果公司人员较少或效率极高,其实是否可视化不太重要。但当公司人数达到有一定量级或人员效率需要卡控时,审批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1)告知发起用户,该流程需要几级审批、每级审批的处理人和处理时效;
2)告知流程审批人,历史节点审批人对该流程的审批意见是什么、自己该做什么;
▼
如上所述,公司的各类业务都会需要这样的审批流系统,但是如果每个业务都自己新建和运维一套又显得冗余。如果能够定义一个比较通用的审批流系统,则各个系统都能借用。因此:区别于其他系统、独立于具体业务,就是比较好的审批流系统的特点。
当一个审批流程配置好之后,将其嵌入到各个业务中,这种方式比较通用且灵活,既不会影响业务,也能较好的适配业务的变化。
▼
审批节点
1)发起人
①角色判断
。作为公司级的系统,其中通用类业务不需要对角色进行限制,每个人都能发起,比如请假。而对于特定业务的审批流程,会需要对发起人的角色进行判断,否则无法发起甚至不可见。当然这时候审批流系统,需要借用公司的组织架构的查询服务才能实现该功能。
②触发事件
。流程发起一般会触发两个事件:流程状态变更、通知下一节点审批人和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邮件通知和企业内部IM通知。
③撤销
。一些流程在发起之后,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终止掉,所以才有撤销这个动作。比如小A在在2-14这天下午要申请休假半天陪女朋友。但是中午女朋友通知晚上要加班,因为领导刚好没有审批,所以撤销了休假。
2)审批人
①审批类型
会签:所有审批人都能收到待办流程,只有该节点所有审批人都审批通过,流程才能结束或流转至下一节点。
或签审批:所有审批人都能收到待办流程,只要任一审批人审批通过,流程就能结束或流转至下一节点。
依次审批:所有审批人将按照顺序依次收到审批通知,当所有审批人都审批通过,流程就能结束或流转至下一节点。
会签是乱序审批,即该节点的审批人没有先后顺序区别,而且只有全部审批通过才能向后流转,我接触的业务里使用率很低。感觉没太多章法。😳
或签更像是一个审批组,应用在某个大的审批流中的某个节点。因为或签节点一般都是同级别同角色。
多数公司使用的审批流还是依次审批,毕竟这类流程可以针对特定节点限制特定级别和角色,更符合逐级审批的定义。
②审批操作
通过。表示当前审批人同意该流程,操作之后流转至下一节点。如果当前节点已经是最后一个节点,则流程结束。
驳回。这个要重点说一下,当前节点的驳回可能有多种效果
。
驳回至上一审批节点。适用场景:审批流较长,该流程中的部分数据不负责该节点通过标准,需要上一节点修改表单数据。
驳回第一个审批节点。适用场景:各个节点所属角色不同,且后者依赖前者审批结果。
一驳到底。这种操作之后,单据即到达终态。
③触发事件。
通知消息。其实当发起人创建流程之后,每个到达节点都可以收到通知消息,作用就是告诉当前节点审批人:你有工作要处理了,别偷懒!如果没有通知消息,人家完全可以“谁没事一直刷新等着有没有待审批”回复你。
流转下一节点。这个工作才是审批流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涉及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的关系。
A.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是一对一关系,即无跳转表达式判断;
b.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是一对多关系,即有跳转表达式判断,可能因为参数不同跳转到不同节点;
▼
1、委托。当某一节点的人员发生离职、组织架构调整,当前节点不满足审批条件,而系统又没有设置这类场景的补偿规则,因此需要管理员手动委托给新的审批人。审批通过后继续向后续节点流转。
2、审批流变更。审批流的核心是人,当人员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适时调整审批流。但是新的审批流,仅针对变更后的增量流程生效,历史数据不该受影响,继续沿用旧审批流。
▼
业务方可能给你画了一个流程图,告诉你他的审批流是这样。其实这种流程图就是一个审批流,只不过需要研发拆解成结构化的数据,分配对应的跳转表达式和审批节点。
如果不好落地,拿到之后,可以转化一下。变成有大家都能理解,并且可以落库并执行的审批流。
加上在对应的表单数据,就是这样的。
智库灯塔
,北京最早的产品培训机构之一,13年建校,7年时间培养了近万名互联网优秀人才。讲师深度案例剖析、实战模拟的现场面授,讲师会根据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差异化的1对1指导。同时在沙盘练习时,产品讲师也会根据各学员团队的短板进行评估与指导,让每位学员有更好的成长和历练。
终身免费推荐就业,
及职场咨询服务,不仅是学习,更是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