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  一项汽车营销奖,十年坚守与开放 ·  3 天前  
有车以后  ·  功能奇特!仅11.99万起,亏电油耗4.35 ... ·  4 天前  
零帕汽车  ·  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与安全领域的领军者 ·  1 周前  
零帕汽车  ·  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与安全领域的领军者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Style In 胡同 Vol.1 | 胡同里的法国画廊,是邻居们的“社区之家”。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7-17 21:31

正文


【Style In 胡同】是由旗下涵盖了KINFOLK, DRIFT等优质刊物的小众媒体矩阵致邻SITT制作的原创社区专题,我们探访那些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从事不同的工作,生活在北京城里不同的片区。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透过他们感受那些由横平竖直的道路切割而成的社区形态与社群文化


第1集,我们探访在北京生活了12年的法国画廊主Daphné Mallet。她在北京东城区的北吉祥胡同里、一处独门独户的小院内,经营着一家当代艺术画廊:Jiali Gallery·家里画廊。




法国艺术家David Ancelin 个展


之所以叫Jiali Gallery,是因为画廊就是Daphné 的家,她就住在画廊里。小小一个庭院,承载了工作、生活双重功能,更是作为连接社区人情互动的载体:它是附近居民的“周六会客厅”(因为展览的开幕和闭幕酒会常规上都安排在周六举行);它是社区小孩的“托管所”(总有大人因为临时事务而将孩子带去画廊拜托Daphné 照看)。


中国艺术家马永峰个展



◆ ◆ ◆

空 间


画廊的主体空间,是由小院的前房客、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负责改建的,最初作为建筑师自己的工作室,格局上和现在稍有不同。Daphné 接手之后,保留了主体空间的设计,比如展览区域里打通的屋顶隔板、三扇明亮的天窗开设。她所做的最大改动就是:加设了厨房(因为是居住在这里,可不能没有厨房),然后把3分之2的院子隔进内部空间,作为连通厨房的客厅,同时也作为画廊会客室


法国艺术家Charlotte Guibé 个展

艺术家在展览现场作画



◆ ◆ ◆

情 缘


一位外国人与北京胡同的情缘,这一切,要娓娓道来。Daphné 第一次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次标准的出境游,匆匆一瞥彼时刚刚经历开放的中国,对于胡同也只是“灰灰的、规矩的”印象。而正式开启在中国的半定居式生活,是在2005年。自幼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且在法国有过汉语学习经历的Daphné,前往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半年。这期间,因着一份早期的巴黎之遇,她联系到中国大名鼎鼎的策展人程昕东,得到了一份影响她日后职业选择的工作:成为程昕东工作室的一员。


对中国元素的喜爱,体现在画廊的细节之处。


“我和程昕东先生相识于法国,巴黎艺术博览会。所以当我决定要来中国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他,告诉他我来中国了,在学习语言,同时希望找一份工作。就这样,我开始了中国生活,一晃就是12年。”


中国艺术家任波个展。多年的艺术从业经历,使得Daphné 对于当代艺术有着自己的读到理解。


前前后后,Daphné 为程昕东工作了5年,期间她完成了语言大学的课程,搬来了东城区紧挨着南锣鼓巷的菊儿胡同。不过彼时的她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胡同串子”,因为虽然身在胡同,但那是一栋2层小楼。后来Daphné 回忆在菊儿胡同的生活时说道:“我提前很多年就来到胡同社区,虽然住了一个‘假’胡同房子,但胡同的社区氛围从那时起便深深感染着我,使得我再也离不开她。”


画廊所在的胡同院落,望出去,对门邻居家满树春花。


或许对于每一个来到中国、来到北京的外国人而言,胡同是最具魅力的。大部分在北京生活的外国人都会向往胡同生活,因为这是在其它国家所没有的。“如果我来到北京还住在满世界都有的高楼里,那就失去乐趣和意义了。”所以,这也成为日后Daphné 经营自己画廊时所坚持的选址标准。


晴天或落雨,透过Jiali Gallery 的玻璃屋顶看得到天气变化。


结束在程昕东工作室的工作之后,Daphné 开始筹备自己的画廊。不同于常规选择下的市区外围艺廊密集区,Daphné 觉得最能承载自己理念的区域就是旧城区胡同里。但对于“家里”这样一个综合状态的设定,确实是因着机缘巧合。


一开始,Daphné 并不是抱着“我要找一个空间,让家和画廊完美结合”这样的初衷去找到现在这个足以容纳她一切需求的空间,而是当她遇到这个空间的一瞬间,脑中诞生了这样的想法。尽管租金对于当时的她而言有点高,但Daphné 还是毫不犹豫地租下了这里。


老式的砖墙,是胡同生活的特色之一。



◆ ◆ ◆

胡同内外


Daphné 由Jiali Gallery 做起点,开启了自己的胡同生活。在谈到胡同之于她的最大感动时,Daphné 说,其贴近乡村感的生活方式,令她在这边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当她拎着很重的东西回家时,邻居会帮忙提;每当画廊有新的展览开幕,习惯在胡同的墙壁上贴海报,而每一次海报掉下来,邻居看见了都会帮忙粘好。


胡同的墙面成为海报展示区域。配衬着对门邻居家装修剥落的墙皮,成了别样的“装置艺术”。


Daphné 觉得自己身上不存在所谓的外来与在地的冲突,“我自认为很好地融入了胡同的社区文化。我觉得胡同社区和乡村生活非常接近,人们热情、友好,喊得出每一位邻居的名字,也会主动对迎面而来的陌生人报以微笑(这在大都市简直无法想象)。”


而这,或许和她自幼成长的生活环境有关:Daphné 来自法国诺曼底的沿海乡村,所以她一直习惯乡村般的“打开型”生活方式,放松的、不设防的,人与人之间随时准备着报以对方最真挚的自我,反而都市人的形色匆匆是她觉得难以接受的。


北京生活了12年的法国画廊主Daphné Mallet


但纵使Daphné 将自己设定为一个“老北京”“胡同人”,可她也曾遇过人际交往上的烦恼。她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最初,胡同里有个爱生气的邻居,自画廊落地起我们就从未有过交流,甚至我主动打招呼对方都很冷漠。直到有一次,我开着吉普车进胡同(天晓得当时我是怎么想的!),结果不小心撞坏了他家门口摆放着的物品。我连忙下车道歉,表示不管多少都愿意赔偿。结果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婉拒了我的赔偿。自那以后他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我们就像胡同里的其它邻居一样和睦相处。”


每一次展览,除艺术圈的朋友之外,都吸引了周围社区的邻居前来参观。


现在回想起这件往事,Daphné 总结出了胡同邻里和睦之外,人情世故的另一面:最初那位邻居表现出来的不友好,应该是源于对外来元素的本能抗拒;而当他意识到所谓的“外来元素”非但没有对其构成威胁,反而还在向他传递友善,那一刻他就放下了内心的防备


Daphné亲自改造的厨房,平日里也是她本人的办公室。



◆ ◆ ◆

画廊之间


每当被问到如何看待画廊这样的艺术业态在胡同社区中的身份和所起到的作用,Daphné 总会回顾2013年举办的一场展览:那是艺术家Seba Lallemand 的个展OHM,以中国传统水墨做创作元素、运用“吹墨”这样极具行为感的方法来呈现的西方当代艺术。


艺术家Seba Lallemand 个展,吸引了胡同里的孩子们前来互动。每个人都参与到创作中,做自己的“艺术家”!

Seba Lallemand 个展,Daphné 向孩子们展示艺术家作品。


艺术家在展览开幕当天,于胡同里铺设一块大幅画纸,邀请住在周边的孩子来参与创作。孩子们趴在地上,拿着艺术家为他们准备的特质吹管,吹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每一次吹气之后水墨泡泡的破裂,都让孩子们的脸上沾留一脸墨点,大家全然不顾,彼此逗乐着、玩耍着;最后创作结束,Daphné 亲自为每个小孩擦去脸上的墨渍,然后送他们各自回家。“孩子们是我和画廊的超级VIP。”Daphné 如是说。


孩子们是画廊永远的VIP


因着艺术展览而带动整个社区互动,是画廊的常态。有时你不需去刻意做什么,一场展览,或者展览中间夹带的音乐演出、讲座、放映会,都可以让胡同的邻居们自然而然走到一起。Daphné 说自己从来不想通过画廊去传递什么艺术理念,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不管你是设计师、厨师还小卖部店主,谁也没有强加给谁艺术理念的权利,一个胡同画廊能做的是呈现,把自己有的东西摆出来,你或远远观望,或亲身体验,只要在过程中参与了,那么就是对于画廊的肯定。


展览、放映、讲座,画廊的每一次活动最后都演化为社区“聚会”。

画廊所在胡同之外的整个鼓楼、交道口片区,曾经是将在地风貌与艺术介入完美结合的范例。



100名学者眼里有100面胡同历史,100位游人心中有100种胡同风情。而它实实在在的特质,唯有当你住进去,才能切身感受。当你与本地人、异乡人甚至外国人一起共享胡同有限的空间,当你呼吸它的日常,历经它的麻烦,并直指它的平凡,你才能正真读懂它



- THE END -



WORDS by Ladong

PHOTOS by Jiali Gallery、Ladong



你是否有过有属于自己的胡同生活?或者你的周围有相似经历的朋友?欢迎将你的胡同故事讲给我们听,共享这片独特社区的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