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ppsFlyer
全球领先的移动归因和营销分析公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ppsFlyer

AppsFlyer 重磅推出移动营销领域首部《应用内事件监测》报告

AppsFlyer  · 公众号  ·  · 2019-11-14 19:39

正文


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别的购物应用用户下单率会高于自家平台?是不是所有的游戏玩家都会伴随时间流逝而销声匿迹?······对于这些问题,你是不是好奇又困惑?

问题

现如今,移动营销的绩效评估已将重点转向应用安装后,用户在下载应用后会有哪些行为?用户如何与应用互动?借助这些应用内事件的数据依据,营销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用户获取或再营销。不过应用内事件的数据量可能非常巨大,所以营销人员的新挑战在于, 如何选择去给哪些事件打点、打多少点(应用内事件监测类型数量),同时考虑如何监测、如何加深监测。

为了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掌握应用内事件监测的方法, AppsFlyer 推出业内首部的《应用内事件监测》报告 ,深入探讨哪些应用内事件需要评估,以及应当打点的最佳数量和监测深度,同时提供针对不同垂直行业的基准数据。

答案


《应用内事件监测》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样本 覆盖 23 亿用户,统计监测超过 12000 个移动应用,所监测应用内事件数量达 3200 亿。 AppsFlyer 在保证用户隐私前提下,希望通过全面数据获得最有效的结论。以下是报告重要发现:



监测什么至关重要

无论是游戏还是非游戏应用,用户表现与应用内事件打点数量息息相关,“最佳平衡点”在哪里?从我们的数据来看,通常游戏为 26-30 个,非游戏中为 16-20 个。然而从平均量来看,所有垂直行业通常会监测 4-6 个事件,作为其营销策略的关键部分,应用内事件的优化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富应用内事件可提高绩效表现

具有详细颗粒度的富应用内事件是优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数据维度。监测数据越细分,表现会越高。评估富应用内事件的应用,第 30 天留存率要比没有评估富应用内事件的应用高出 25%。



选择应用内事件时考虑跨漏斗转化率

除了针对某些事件进行优化,你还要注意用户漏斗中正确的应用内事件组合。较低转化的事件,尤其是购买,通常是各领域中规模最大应用最常评估的对象。但是,中下漏斗事件的配置频率不高。在游戏中尤其如此,购买(有 80%-90% 的应用会配置)与登录和注册(仅占 21%)以及完成教程事件(仅占 19%)之间存在较大的评估差距。



金融和购物行业引领应用内事件监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