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实验中学高二学生向教育局举报学校违规补课,却被学校和教育局请心理医生,最后还以
“心理有问题”退学……
第一次举报 却被班主任谈心
2016
年
9
月,刘文展以中考
580
分的成绩(满分
780
)入读于都实验中学。
于都实验中学系当地一所包含初中部、高中部的民办学校。该校校长王南昌称,于都实验中学
1300
多名同批次学生中,刘文展中考成绩排名年级第
20
位,属学校“免费生”。
一份该校与刘文展于
2016
年
8
月签署的协议书显示,学校免收刘文展高中
3
年的“学费、学期内补课费与资料费”。
第一封发至国家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的举报信,是在
2017
年
3
月
7
日。
刘文展在这封信中称,于都实验中学存在周六上午及周末全天的收费性质补课行为,他曾于高一上学期及高一下学期初在其他网络渠道举报,但时隔半年,学校依然在补课。他认为,于都县教育局不作为,并恳请赣州市教育局及以上部门明察。
几天后,刘文展所在的高一(
10
)班班主任赖晏斌单独找到他,指着一个电话号码问是否是其父亲的。刘文展称是自己的。
随后,班主任的话题转向了最近学校接到举报。刘文展愣了一下,感觉自己举报的事暴露了。他回忆道:
“那天,班主任给我做思想工作,希望他改正。”
第二次举报 直接被退学
随后,刘文展
“愤然”在网上写了第二封举报信。投诉学校违规补课以及收买举报人信息;县教育局出卖举报人信息,且对于都实验中学违规补课以及收费情况放纵不处理。
刘文展的本意是希望赣州市教育局督促其改正,他没想到赣州市教育局将此次投诉直接移交至于都县教育局处理。
新学期开学前,一条时任班主任赖晏斌发给刘文展母亲张春华的微信显示:
“接到学校通知下学期不接受刘文展的报名,请换一个学校。”
教育局:没有泄密 学校一听就知道是谁
今年
3
月
16
日,于都县教育局首次对刘文展的举报予以答复。
这份《关于反映实验中学违规补课及收费等信访事项的答复意见书》显示,于都县教育局调查核实认为,于都实验中学组织周末补课问题
“基本属实”,但收取补课费“与事实不符”。
该局综治办负责人肖辉说,教育局信访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到学校了解情况,
“学校一听就知道是谁。”
学校:辞退是班主任个人行为
近日,涉事学校于都实验中学的负责人称,劝退刘文展,系班主任个人行为,已向刘文展家人道歉;校方正做工作劝刘文展返校。
教育局和学校为举报学生请心理医生
于都县教育局调查组一名负责人称,刘文展个性偏激,或有
“青春叛逆期综合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教育局与学校曾请心理咨询老师对刘文展进行开导。
面对采访时,于都县教育局、于都实验中学均口头强调
“刘文展疑似存在心理问题”,但均未拿出证据。
刘文展对此予以否认。刘文展称,自第一封举报信发出之后,校方曾多次找其及家人谈话,要求他停止举报。其家人曾劝他
“不要继续举报”。刘文展说,即便在
8
月底接到了班主任的威胁信息,他也认为应举报到底。
网民观点
大部分网民表示,学校不应该补课,教育局肯定泄密。
也有网民表示应该补课,举报的学生太过偏激。
舆情观察
学校
“收费补课”是明文禁止,但是于都县教育局却直接表示补课存在,并没有收费,随后置之不管。甚至,举报学生信息“
被泄露
”,随后遭到学校“报复”。
补课本意是为上课没有跟上进度,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
“补漏”之举,却由于家长、社会对孩子学习过度的重视,被当成了主流之事,仿佛补课理所当然,不是学校补课,就是补习机构补课。
正如网民所言,
“上课不好好上,补课花钱”,如果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懂主动提问,那么究竟还为何补课?
如果说对学生学习的担忧尚且出于
“善意”,值得我们谅解,那么学生信息被“泄露”的背后所隐藏的“利益输送”就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了。如果政府机构不能保证举报人的隐私,以后谁还能说“真话”?对尚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就“灌输”这样的“钱权思想”,很容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然而学校和教育局在回应时,既没有以学生为本,也没有考虑到教育的本质,反而一
味推卸责任,既让学生心寒,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社会风气担忧。
(
本文版权归中正舆情机构所有,如有转载,请勿修改,并须注明文章来源:中正舆情管家,及微信公众号ID:yq_Butler
)
中正舆情机构是一家专注于网络舆情与信息安全战略的第三方智库机构,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是《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杂志社重点战略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