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人物观
纵观TMT风云人物,读懂时代商业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在王家卫的作品里,这样的圆满真少见 ·  10 小时前  
人物  ·  吃了一年9.9的年轻人,冲向 599的海鲜自助 ·  12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93岁强奸犯获监外执行:法院称看守所拒收,看 ... ·  2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开学了,大学教授带孩子读四大名著学写作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高铁上野餐的年轻人,撑起一门隐秘生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人物观

一位40岁的金融女创业者,用兼职“过渡”人生

首席人物观  · 公众号  · 人物  · 2024-11-20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社会学者孙萍关于外卖骑手“过渡劳动”状态的描述,以及社会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悬浮蜂鸟”理论。文章通过阿苗的故事,展示了行业和生活的动荡交融,流动和过渡的节奏不仅没停止,反而有蔓延之势。阿苗从金融行业的百万年薪到卖场打工者的转变,展现了人生的流动性。她保持乐观心态,虽然经历行业繁荣到衰败的转变,但仍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她以过渡的心态看待生活,享受不被规划的生活。裸辞后的她以松弛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持开放态度,探索新的机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外卖骑手和社会人类学的理论背景介绍

文章介绍了孙萍关于外卖骑手“过渡劳动”状态的描述,以及项飙的“悬浮蜂鸟”理论,用来描述职业群体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关键观点2: 阿苗的故事和个人转变

文章通过阿苗的故事,展示了从金融行业到卖场打工者的转变,以及她对生活的态度变化。

关键观点3: 行业的动荡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文章描述了行业和生活的动荡交融,流动和过渡的节奏没有停止,反而有蔓延之势。

关键观点4: 阿苗的乐观和开放态度

尽管经历了行业繁荣到衰败的转变,阿苗仍保持乐观心态,以过渡的心态看待生活,享受不被规划的生活。

关键观点5: 阿苗对未来的探索

裸辞后的阿苗以松弛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持开放态度,探索新的机会,如自媒体等。


正文

社会学者孙萍在《过渡劳动》一书中,将外卖骑手的劳动描述为一种“过渡劳动”的状态,描述了这一职业群体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展示他们在城市之中如候鸟般来去匆匆的生活。类似的表述,还有社会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悬浮蜂鸟”理论,它同样用来形容那些流动中停不下来的生命状态。


眼下,行业和生活的动荡交融频繁,流动和过渡的节奏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大有蔓延之势,它出现在各行各业,继而落到每一个微小的个体命运中。


有人被迫接受这种过渡和流动,但也有人主动选择进入“过渡人生”状态,并且庆幸自己能够从固有的生活、工作模式中脱嵌出来。


对于他们而言,“过渡”并不是最终的归宿和目的,而是代表了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态度。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种土豆一样,他们希望能在社会生产环节忙碌的罅隙中为自己寻找点新活法。


在上海金融行业打拼了10多年的新疆姑娘——阿苗,便是其中一员。在社交媒体上,阿苗描述自己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从上海碾转到重庆,从金融公司合伙人到卖场打工人,从年薪百万到月薪2000元,我们好奇她生活巨大落差背后的故事和原因,也好奇着她当下的状态。


以下是她的故事:

作者|付饶

编辑| 江岳




01

过渡状态



“哈喽,叫我苗姐吧。”


刚下了早班,急忙扒拉完午饭的阿苗已经忙碌了一个上午,但电话里的声音丝毫不显疲惫。


这是一个周一,她在上午八点就到达迪卡侬卖场,接受2小时的安全培训,把前一天送来的新货上架到货架上。好在,这是工作日的第一天,货不多,客人也不多,兼管游泳、跑步、健身三个部门的阿苗不至于太累。


一周有3-4天,阿苗会去迪卡侬兼职。这成了她生活里的固定安排。


39岁,在金融行业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她,并不是完全为了赚钱。“兼职能让我交到一些朋友,跟社会做一些接触,这样的生活方式会更健康一点。”


图源:被采访者阿苗


在离开上海搬到重庆之前,她就想过:辞职之后要干点什么?这个答案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算清晰。去年刚到重庆的时候,她忙着给新家装修收尾,顺便运营小红书。她在新房做了法式和南洋混搭的装修风格,典型动作就是在书房和客厅之间弄了一根罗马柱。这是19年上海生活留给她的烙印。——她喜欢老租界的建筑风格。


在她看来,这样的装修风格和经历在小红书应该同样吃香。


她努力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在享受一件事情的时候还要惦记着把它拍下来。即便是有同样在小红书做博主的朋友帮忙运营,但结果并不想象中顺利。


很自然,小红书家居博主之路仅仅尝试了半年,没有设想中那样掀起火花。


喜欢运动健身的阿苗,继而把第二个目标转向与运动挨边的兼职工作。她给lululemon、凯乐石都投过简历,以往在上海金融行业的工作经历并没有给她任何加分,或许是因为行业就业经历差距太大,或许可能是因为年龄。


恰逢赶上家附近一家迪卡侬的新店开业,阿苗也抱着试试的心态。在经历过“群面”环节后,阿苗在不久便接到了迪卡侬抛来的橄榄枝。


阿苗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从金融从业者到卖场打工者的身份转变,她迅速欣然接受。 “我觉得人生本来就应该是流动的,在还没有踏出上海的时候,我就这么想。”


如今,在迪卡侬一周3次的兼职生活,不仅让她的生活更加规律,最主要的是在自己还没想好人生下一步前,有了基本生存的钱。


阿苗向我透露第一次收到兼职工资时的场景:那一天她走出了迪卡侬门店,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着短信提醒银行卡里入账了第一笔兼职费用,2000元。这笔不够丰厚的报酬虽然无法消解心理落差,但足够踏实,能支撑她在重庆一个月的基础生活,使得收支平衡。


如今,就这样,阿苗在迪卡侬坚持了半年。


从年薪百万到月薪2000元,尽管和以往的收入差距较大,她仍感到知足。




02

繁华坍塌前



住在长宁区“大型养老院”,考虑到房东人帅、心善、不涨房租,通勤可以靠地铁,阿苗带着她的宠物狗戈丁在上海40平米的一间老破小,一住就是5年。


作为曾经在一级市场从业10年的人,阿苗常常觉得身份认同很尴尬。既不能说自己是搞金融的,又不能不说自己的是搞金融的——身边大佬们都在靠区块链、比特币、炒股、投资咔咔赚大钱,自己住着老破小,小心翼翼买着低风险的理财。


图源:被采访者阿苗


2011年,从同济大学硕士毕业那年,海洋科学系专业的她先是意外加入到一家刚成立的VC做合伙人助理,之后又加入到一家投行公司,寄望从FA (融资中介) 的职位上起步,在金融行业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速变现。


在当时,整个FA行业普遍规模较小,基本上就是几十个人的团队。阿苗所在的头部FA公司是国内唯二把规模做到上百人的团队。


2019-2021年,是阿苗眼中美元基金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数亿美金估值的交易此起彼伏,互联网浪潮下发生着一场又一场大额并购,人人都想挤进这个金门槛。


被市场的热情裹挟,寄希望于做成一笔又一笔上亿融资项目的阿苗和同事们,拿下一个又一个互联网独角兽。整个融资环境宽松又有前景,“能让人不自觉流露出金领的优越感。连刚入行不到三年的associate (投资经理) 都能动辄年薪百万。”阿苗在自己的社交媒体描述道。


行业欣欣向荣的乐观前景,让阿苗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21年初,在告别待了几年的老东家后,阿苗和几个老同事一拍即合,下了个决定——出来单干。


“那个时候真的感觉创业环境太好了,项目又多,投资人也愿意投。”2021年的FA行业正火爆,中国一级市场FA参与交易金额超3400亿元,按照平均4%的交易费率计算,中国FA行业达到超百亿级别的市场规模。


“赚钱不太难”成了一级市场从业者们普遍的共识。 阿苗也不例外,佣金一笔接着一笔进账,账户余额数字陡然升高。


很长时间里,团队都是连轴转。他们不知疲倦投入到一个又一个项目里,每周飞往全国各地:聊项目、约见投资人、帮创业项目画材料。


行业带来的光鲜,快钱的迅速入账,并没有冲昏阿苗的头脑。快速增长的行业,恰恰是她的焦虑来源。“我一直觉得这个行业不成熟,一个良性发展的行业至少要几十年、上百年,但FA行业在中国只有小20年的时间,尤其在过去十年间,发展过快过热,这种繁荣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令阿苗没想到的是,行情急转直下会来得如此之快。


2022年下半年,整个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导向完全变了。因为阿苗团队做的主要是美元投资,即吸引外资来中国,他们对初创型企业更感兴趣。然而,随着美元逐渐撤资,叠加行业变化,行情迅速结冰。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团队都只用之前赚的老本,给大家发底薪。


项目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冷,团队的产出投入不成正比,加上在重庆的新家进入装修尾声,种种因素叠加,2023年初,阿苗终于决定离开团队,离开上海。


阿苗没有想到,这场寒气竟蔓延至今,并在今年变得越发冷峻。在过去一年里,投资圈里的裁员、离职成为常态,FA就更惨了。阿苗以前工作的那家业内规模很大的公司,裁员了近三分之一。寒气传遍整个行业。




03

不被定性



比起大家喜欢说的GAP,阿苗更愿意称自己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过渡”这个词是阿苗前段时间在读库的一本书上看见的,她觉得特别符合自己当下的状态。


在她看来,两个词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明确时间的状态,结束后就回到原有轨道上去继续运转。而过渡具备不确定性。她坦白,自己并不知道这段过渡时间将要持续多久。


图源:被采访者阿苗


在她看来,生活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


从上海搬到重庆的念头,是偶然发生的。她还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的那些年,经常在周末和同事去一个新的城市玩。当时航空公司有自由行的飞机套餐,价格优惠,她也对各地风土人情很感兴趣。


“一来到重庆,我就觉得这座城市跟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样,它有自己的特色。”这是阿苗很快萌生在这里定居的原因。


决定裸辞后,阿苗一度心慌,觉得别人都在忙,要么在赚钱,要么结婚生娃,总之都在努力进步。但没多久,这个想法就变了。


“以前就是盲目地不停往前走,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觉得周围的人都在忙,我也应该这样。但裸辞前我就明白了,我不用和其他人一样。”


在阿苗看来,人总会被自己预设的困难给绊住。


真正决定以过渡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生活的可能性就增多了起来。 阿苗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去年,搬去重庆没多久,有大把空闲时间的阿苗去参加了大连半程马拉松。解锁这项运动体验之后,她觉得跑马拉松不够有意思,又看上了铁人三项,报名了今年5月在上海的滴水湖铁三比赛。不过,因为装修与做自媒体,她一直没顾上练习自行车项目,最终作罢。


生活是随着想法流动的。这是过渡状态的美妙之处。


在铁人三项计划作罢后,阿苗和朋友又计划去西班牙走半个月。电影《朝圣之路》有一句台词让她印象深刻:


“你走过圣路吗?”


“没有。从没有。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太忙。”


为了这趟行程,阿苗决心先学西班牙语。不过,迪卡侬规律的兼职生活显然又“拖”住了她。如今,西班牙之旅安静的躺在了待做事项里。


她尝试享受这种不被规划的,时时可以调整的生活。做自媒体博主也是如此。


她的小红书账号粉丝已经有1300人,达到商业化的标准,但她一个广子都没接到。“自己做帐号开心就好。”她说,做自媒体这件事情,本来也是被朋友带动的临时起意。


图源:被采访者阿苗


再往回看,人生由一个个不被规划的“意外”组成。 阿苗透露,她当初进入金融行业也是如此,“刚毕业看工作时,看到之前的老东家公司,还不错,就干下来了。之前也没从了解过一级市场和这个行业,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年,自己也很喜欢。”


在阿苗看来,这些在规划之外的人生经历,照样也能构成生活的美妙。




04

松弛



裸辞不是良药,松弛才是。


如今这样松弛的态度,阿苗也不是一开始进入“过渡”状态时就有的。


她有过焦虑,因为生活落差确实很大。她和前司的同事聊天,得知公司裁员,但留下的同事仍还有几万元的底薪。同一时间的阿苗,只能靠吃老本,加上迪卡农的兼职收入,维持生活。


对比起已经财务自由的闺蜜,自己还要打工。同在重庆的闺蜜,两口子都不用工作,生活的主题已然转变成:到处玩。前阵子阿苗听闺蜜说两个人去埃及玩一趟,才花了35000元。


阿苗也会羡慕。但她现在没有那么期待出去玩了,“见世面是已经经历过的人生课题了”。它带来一种底气,可以让阿苗坦然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对我来说,比起外在的享受,我会更关注内在精神与文化层面的东西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纯粹是为了旅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