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今年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届? ·  2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线反诈民警自述:电信诈骗已经占刑案比例60%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年妇女,我终于拿回头发的主导权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有个高焦虑超谨慎的爸爸,我不敢轻易快乐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400万年1000幅图,这本“历史书中的爱马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今年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届?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16 18:00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人类科学研究的模式之变

主笔|苗千
从1901年起,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建造起一座关于其自身的神殿。数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进入到神殿之中,注定被历史所铭记。在诺贝尔奖的五个奖项中,其中关于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的三个科学类奖项尤为引人关注。它也因为其权威性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可以说,浏览100多年来诺贝尔奖得主的概况便可以大致了解人类科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历史;而另一方面,诺贝尔奖又因为受到了这份遗嘱的限制而被批评保守。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项,更不涉及计算机领域,这是它最常被人批评早已落后于时代的原因。

诺贝尔奖已经过时了吗?它是否太过忠诚于那份遗嘱,始终用一个在19世纪末去世的老人的眼光去打量世界?它希望把奖授予“为全人类最大利益做出贡献的人”,在21世纪,人们又该如何进行这样的价值判断?

10月14日,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揭晓(视觉中国 供图)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依然要回到诺贝尔奖本身。2024年10月初,我又来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准备报道今年的诺贝尔奖。从10月7日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始,随后两天会相继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得主——这三个奖项也是我最关注的报道重点。诺奖是否已经老矣,它是否还能代表人类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诺贝尔奖如何挣脱自身对于学科和获奖人数的限制(每个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获奖人数不超过3人)?

在北欧特有的淡蓝色天空的映照之下,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绚烂的树影间,“诺贝尔奖周”正式开启。两位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因为“发现微小RNA(microRNA)及其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两位科学家的工作涉及基因调控,可以帮助人类深入理解生命何以成为生命。这也是诺贝尔奖连续第二年授予关于RNA的研究。和我一同参加发布会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员任晓远用“中规中矩,众望所归”八个字来评价这个诺贝尔奖。

10月7日,维克托·安布罗斯出席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转天斯德哥尔摩收起晴朗的天气,便下起秋雨。我全身湿漉漉地赶往瑞典皇家科学院采访在10月8日宣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物理学的几个主要分支来看,有人猜测今年可能授予宇宙学领域的发现,有人猜测可能是关于量子计算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而我自己则押注在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研究获奖……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两位得主虽然都是大名鼎鼎,此前却极少有人将他们与物理学联系起来——霍普菲尔德虽然曾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却常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辛顿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更是在2018年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Turing Award)。如今这两人获得物理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原因何在?

杰弗里·辛顿
雨一直不停。隔天的诺贝尔化学奖在同一地点宣布——三位科学家:大卫·贝克(David Baker)、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江珀(John Jumper)因为“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工作获奖。可以说,这个奖项令人震惊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前一天的物理学奖。这三人中大卫·贝克的名气相对不大,也更符合人们心目中“化学家”的定位,而哈萨比斯和江珀两人则早已因为人工智能研究而闻名世界。如果说前一天获奖的辛顿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泰斗,这两人就是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那么,人工智能与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究竟有什么关系?将诺贝尔奖授予人工智能专家究竟是否合理?要衡量这个问题,取决于该如何看待科学,或者说能否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0月9日,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大卫·贝克在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参观时,手拿一个蛋白质纳米粒子模型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历史来看,物理学奖相对“稳重”,大多被授予在学科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泰斗级人物,因此在历史上引发的争议相对较少。这其实也反映出物理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把整个宇宙都囊括其中。

相比之下,化学奖则经常出人意料。有化学家调侃说,诺贝尔化学奖可以被授予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就是不会被授予化学家。这其实说明虽然化学研究一直集中在分子领域,但其研究手段一直在发生变化,已经很难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化学家。

如今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打破。例如哈萨比斯和江珀因为开发出AlphaFold应用,曾经被看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热门人选。而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三位“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科学家。实际上量子点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也已经相当广泛。

10月9日,英国伦敦,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戴密斯·哈萨比斯(左)和约翰·江珀在办公室合影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约翰·霍普菲尔德有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但他的大部分研究时间都是作为分子生物学家度过的。尽管如此,他先后获得了狄拉克奖章、富兰克林研究所奖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等关于物理学的奖项。学科之间的区别对于霍普菲尔德来说显然并不重要。在他获得富兰克林研究所奖的颁奖词中写道:“因利用理论物理学的概念为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并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中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而获奖。”

约翰·霍普菲尔德
霍普菲尔德这样解释他所理解的物理学:“物理学从来不是一门被严格定义的学科。原子、对流层、原子核、一块玻璃、洗衣机、我的自行车、留声机、磁铁等等,这些可以随口说出的事物都属于物理。物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世界能够被人们所理解,我们能够剖析任何事物并了解其成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因此物理学是一种观点,即通过我们的努力、独创性的思想和足够的资源,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可以通过可预测和定量的方式来分析理解的,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就是致力于追求这种理解。”对于霍普菲尔德来说,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从自身出发,找到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因为寻找一个好的问题在过去(甚至是现在)都不是会在课堂或研讨会上讨论的主题”。

这届诺贝尔奖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它的授奖记录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全面崛起以及科学界对它的正式认可。在未来的科学史研究中,这次授奖可能还标志着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模式的转变,必将对人工智能领域以及几乎所有涉及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机器纪元》剧照
目前看来,已经深度介入人类生活但还没有希望获得诺奖的人工智能工具反而是在文学领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发布会上,本刊记者问到,在未来,如果人工智能工具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那么它有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成员安娜-卡琳·帕尔姆(Anna-Karin Palm)轻松地回答:“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即便人工智能工具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会是在极其遥远的未来。因为目前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文学创作的水平距离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非常遥远。”

将诺贝尔奖授予人工智能专家究竟是否合理?让人们去探讨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如此授奖的用意之一。只有进行这样的探讨,人们才更有机会认识到,科学的定义和边界都在不断地拓展变化。诺贝尔奖受到诺贝尔遗嘱的束缚,在自然科学领域只有固定的三个奖项。但评奖者的选择范围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如果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各个学科,我们会发现诺贝尔奖的三个科学类奖项确实已经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大部分领域——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人类对于自身以及生命现象的理解;物理学是关于人类对于自然界,从宇宙的极大尺度到微观尺度各种现象的理解;而化学奖则关于人类驾驭分子世界的能力。

10月7日,研究人员在位于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理查德·西姆切斯研究中心的鲁夫昆实验室内工作(视觉中国 供图)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被问到未来是否可能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专家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评委邹晓冬回答说:“我并不排除这种可能。诺贝尔化学奖并不是只授予化学家。研究’边缘科学’的学者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化学结合起来,解决化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未来诺贝尔化学奖还有可能会授予这些进行‘边缘科学’研究的学者。”从化学家和化学奖评委的角度来看,如今热火朝天的人工智能研究属于一种“边缘学科”,但也正是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相对视角,将人工智能研究纳入囊中。

这个奖项一直忠诚地遵循诺贝尔在100多年前留下的那份遗嘱。但它也在不断突破自己,让这个古老的奖项焕发新的生机。它坚守诺贝尔的梦想,寻找“为全人类最大利益做出贡献的人”——正是这些人,发明出了有学习能力的机器,然后再利用这样的机器去探索科学,造福人类。甚至可以说,在100多年后,这个奖项随着人类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诺贝尔当年的梦想,到达更加高远的境地。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人类科学研究的模式之变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人类科学研究的模式之变(苗千)

  • 人工智能的全面崛起与诺贝尔奖的突破(苗千)

  • 基因调控才是王道(袁越)
  • 微小 RNA :为基因调控增加灵活性和稳健性(任晓远)
  • 建造能够学习的机器苗千
  • 物理学在最广阔的领域都有应用空间苗千
  • 诺贝尔化学奖背后的科研范式转变(袁越
  • 更有效地解析和设计蛋白质(苗千
  • 韩国文学的被注视(孙若茜)
  • 记忆的重量(刘怡)
  • 不同国家之间为何有贫富差距?(谢九)

 | 经济 |
  • 市场分析:大涨之后,A 股何去何从? (谢九

 | 社会 |
  • 查:一个“女财神”的消失与重现(李晓洁)
  • 文化中国行 :纳入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候鸟栖息地的贡献(吴丽玮)

  | 文化 |
  • 专访:达 · 芬奇是一个伟大的横向思维者(薛芃)
  • 话题:喜剧“卷王”的底色(卡生)
  • 城景:非城之市(唐克扬)
  • 食事:昔日的爆肚店(黑麦)
  • 文史:《贰臣传》 (卜键)
  • 思想:君特 · 格拉斯的画室(蒲实)


| 专栏 |

  • 邢海洋:秋收季节的番茄
  • 袁越:脂肪变色
  • 张斌:足球明星都要属于自己的叙事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月卡解锁本期👇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人类科学研究的模式之变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