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CMProperty
兴业证券研究所房地产团队最新观点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蒋常识  ·  泰国给妙瓦底断电,我越想越有意思 ·  23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DeepSeek紧急发文呼吁 ·  昨天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路透社:“特朗普的声明令人震惊”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英法德齐声反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CMProperty

【兴业地产】中国奥园电话会议纪要

YCMProperty  · 公众号  ·  · 2017-09-12 09:04

正文

时      间: 2017年9月8日 下午 15:00

主  持 人: 兴业证券房地产首席 阎常铭

参会领导: 中国奥园副总裁 陈嘉扬

中国奥园副总裁 陈勇

总裁助理财务总监 陈志斌



1
兴业证券房地产首席  阎常铭


中国奥园是我们2015年5月以来持续强烈推荐的重点标的,自推荐以来股价涨幅213%。公司兼具业绩高成长,估值较低,融资成本不断下降等优质特质。同时,公司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受益标的,9月4日加入深港通,持续看好。


2
中国奥园副总裁  陈嘉扬


(1)销售和盈利情况:


公司2012-2016年合同销售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9%, 2017年年初锁定目标为330亿,上半年已实现165亿,同比大幅增长56.9%,完成年初目标的50%。7-8月份销售表现仍然靓丽,7月当月实现25亿,同比增长超过1倍;8月份实现26.6亿,同比大幅增长85%。 公司很有信心超额完成年初的目标,有希望冲击350亿,甚至380亿。


(2)土地布局:


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1712万平方米,总货值超过1600亿, 能满足未来3-4年的发展。公司在国内100个项目的基础上,拓展了海外的布局,已经获得国内乃至澳洲的一致认可。在澳洲悉尼的7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在售,今年上半年成功进驻加拿大市场。


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受益标的,在大湾区拿地方面有决定性的优势,将迅速扩大在大湾区的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地,也是公司布局的重中之重。公司在大湾区中的8个城市提前布局,现共有项目40个,总土储480万平方米,总货值近600亿。在上半年165亿总销售金额中,大湾区实现100亿,占总体的60%,预计下半年还将实现100亿销售,大湾区全年销售贡献将达到200亿。公司在除传统招拍挂的途径,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包括旧厂、旧村、旧城)、收购等多种方式在大湾区获取项目。公司在大湾区积极推进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共有10个更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22万平方米,不包括在17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珠海奥园广场是公司较为成功的改造项目。本身是旧厂改造项目,前后时间不到1年,累计合同销售金额38亿元,楼面地价为2700元/平方米,累计销售均价20658元/平方米,毛利率较高。除外,公司在中西部核心区布局也较为完整,华东区域,尤其是长三角,也是公司发展的重点之一。


(3)上半年财务情况: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额81.5亿元,同比增长26%, 94%的营业额来自房地产开发。实现毛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35%。毛利润率为26.9%,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43%,核心净利润为8.3 亿元,同比增长27%。


在手现金148亿,93%是不受到限制的,现金较为充裕。现金回款率达到86%,有利于快速的开发。 公司的净负债率为63% ,尽管公司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但仍保持行业内合理、稳健的负债水平。


公司在境内境外融资实力数一数二, 截止上半年,公司总负债为263亿,境内占68%,境外占32%。总体借贷成本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下降至7.6%。公司是2016年以来唯一内房股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一致上调信贷评级,国内联合信用评级调升至“AA+”。2017年年初奥园第一个发行美元债,票面利率是6.35%。 九月初在境外按票面价发行五年期美元债2.5亿,票面利率5.375%,超额认购12倍。 今年2月份公司获得15亿港币银团,在香港真正能做到银团的内房股仅有2-3家。7月份继续获得南洋商业银行授出5亿港元定期贷款,年利率为HIBOR加3.75%。


3
问答环节


Q: 中国奥园在股价上反映出公司的优质资质,公司在拿地方面最核心的优势在哪里?如何跟其他大型开发商竞争?未来是否有优势持续获得城市更新项目?未来融资成本是否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首先,奥园股价今年累计涨幅148%,伴随着深港通9月4日的正式生效,昨天成交金额达到4亿港币,有不少国内投资者支持中国奥园。


其次,公司在拿地投资方面的优势体现在3方面: 1)投资决策效率较高 ,由集团统一管理,基本上拿项目在1-2周就能完成决策评审。 2)拿地渠道广阔 ,粤港澳大湾区的旧改项目是公司的优势,公司有较好旧改项目经验,在市场有成功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当地的城、村主动找到奥园进行合 作,未来的估值不可限量。公司整个投资策略以并购为主,在广东号称“并购之王”,上半年公司新增的20个项目,有16个项目都是并购。从财务角度看,并购过程中,可以更好得控制地价,且有更加灵活的付款方式,是一个变相的融资方式。同时,并购需要一个好的决策机制和调查机制,从而降低风险。 3)合作方式较为灵活 ,与很多合作方展开合作。


最后,在融资方面,事实数据证明公司在海外和境内融资利率的优惠程度是比较明显的,下半年在国内债券市场仍会发行,未来将会继续保持融资优势。目前公司还有接近300亿的银行授信未使用。


Q:未来两三年的拿地计划,会向那个区域倾斜?


A: 目前拿地一二线城市为主,三四线城市为辅 ,未来会继续保持。下半年和明年三个拿地核心区域:1)华南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珠海;2)华东区域:江苏、浙江、上海;3)中西部城市:西安、郑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


截止2017年6月30日,土地储备按拿地金额来看,一二线和国际占比81%,三四线19%。国际主要是澳洲悉尼、加拿大温哥华为主,目前暂不考虑进入其他国家。在澳洲悉尼有7个项目,4个项目在售,2018年有2-3个项目能够交楼确认收入,从2015年8月第一个楼盘销售到现在累计销售获得近人民币30亿。


海外业务强调本土化:1)与当地开发商合作;2)成功打开当地银行的融资渠道;3)组建当地专业管理团队;4)与当地专业顾问及机构合作增强项目执行能力;5)主要面向当地买家,抓住当地强劲住房需求。


Q:上半年资金成本7.6%,境外成本更低,境内资金成本多少?目前国家对境外资金管控严格,我们境内外资金流动有没有受到限制?


A:境内融资分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银行贷款,在基准利率到基准利率上浮15%-20%之间,大概成本在5.5%左右;第二类是并购融资,从上半年到8月底,在7-8%之间。


我们境内外资金管理是独立的,境内的资金基本用于境内的项目,境外的资金用于境外的项目,境内外流动对我们影响非常小。


Q:对核心城市房价怎么看,比如广州、深圳,会不会继续在一二线拿地?未来长期销售目标,销售利润率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A: 长期以来坚持一二线为主,今年以前一二线投资占90% ;在2017年三四线市场起来之后,我们分散了20-30%的资金去布局三四线。未来坚定不移看好一线城市的房价,短期房价波动难以预测。


销售方面,对外公布的目标是330亿,今年有信心完成350-380亿,明年有信心完成500亿,先考虑完成当前的目标,然后再去定明年的目标,一步一步尽快的实现千亿目标。


净利润率多年以来比较稳定,在10%左右 ,这跟我们拿地有关,我们拿项目要求毛利率25%,净利润率10%左右,不会牺牲利润来扩大规模。未来随着效率提高、规模扩张、利息成本下降,净利率10%以上是可持续的。


Q:明年销售500亿,明年推货量情况,尤其是广东地区推货量?如果明年500亿,广东200亿的话,其他城市的占比也是很高的,公司在辽宁、广西和江西的毛利情况如何,会不会拉低整体毛利率?


A:上半年销售广州18%,深圳22%,珠海、佛山等其他华南城市占32%,整个华南占比70%。下半年推盘很多项目在华南以外,随着新项目推盘,预计全年华南占比在60%左右。华南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区域,销售贡献和土地储备都在55-60%左右,明年也会在50%左右。

一线城市毛利率不一定比其他城市高,主要取决于拿地成本 。我们广州毛利率35%左右,广东30%左右,广东以外23%左右,有信心集团毛利率维持或者轻微上升。沈阳比较早期进入,土地成本很低,以前售价低,所以毛利率也低;但今年以来恢复的速度比较快,我们在沈阳售价达到6000元/平方米以上,毛利率排到所有项目的前列;广西以南宁为主,均价8000-9000元/平方米,毛利率达到整体平均,通过并购本地一个很大的开发商,土地成本比较低;江西项目少,两个项目,影响非常小,而且是以商铺为主的项目,毛利率也比较高。


今年全年总可售资源602亿元,只要去化率58-62%,就能达到350-380亿的销售额,超额完成目标。我们去年实际去化率64%,今年有信心完成350-380亿销售。土储和新开发保障明年、后年有充足可售资源。上半年新增20个项目,总建面370万方,下半年会继续新增项目,确保明年、后年有足够可售资源。我们拿地比较稳健,不当地王,按当年销售40-50%作为预算,确保有足够可售资源。上半年新开工面积275万方,去年全年300万方,今年全年预计超过530万方,确保明年后年有充足可售资源,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


Q:公司竞争优势在哪里,拿地、渠道、管理?国内国外毛利率相差多少,客户群体有什么差别?


A:优势: 1)老牌粤派房企,复合地产鼻祖 ,住宅、体育、教育、养生、电商概念,有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大湾区是重要布局的区域,随着大湾区政策红利,公司影响也会有比较好的提升。 2)快速开发,快速销售, 拿地到第一次开盘6个月,项目和资金快速周转,降低项目资金积压;6个月开盘需要较强的运营能力,我们甚至有部分项目试过3-4个月开盘;海外执行能力也很强,第一个项目在悉尼,15年3月宣布收购成功,8月开盘销售,超过当地销售单价和均价记录,树立奥园的品牌。加拿大温哥华也在今年3月收购成功,有信心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盘,一个月内卖完。奥园成为国际品牌,这也是无形的资产。 3)稳健、诚信的公司, 评级一直上升,境内外融资成本较低;财务健康,利润率和负债率平衡,不会牺牲利润扩张规模,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虽然暂时没有达到千亿规模,但是增长率说明一切,2012-2016年复合增长率49%,行业领先;规模也在努力,希望达到好的规模效应。


海外澳洲在售4个项目,平均毛利率28-29%,净利率13-14% ,因为没有土地增值税,海外项目只占5%左右,仍以国内为主。2018年2-3个项目交楼确认收入,高的利润率会得到体现。


客户群:奥园快速开发快速销售 ,以刚需占大部分,还有改善型物业。周转率和回款率可以看出购房者类型,从付款方式来看,20%一次性付款,10%分期现金付款,按揭70%左右。澳洲累计销售30亿,75%是澳洲当地人,自用刚需型或投资出租,25%来自中国大陆、港澳、新加坡、德国等。


Q:融资结构里有32%是境外,未来境内境外的比例是否会调整?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下半年是否会有进一步下降?


A: 融资比例我们一直在4/6-3/7这个区间内 ,上半年境外占32%,境内68%,最近发行2.5亿美元的票据,已经拿到发改委批文,我们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唯一一家拿到发改委批文的内房股,说明我们在融资方面有优势。这2.5亿美元,5年期,成本5.375%。而评级和我们相当的同行其实达不到我们这样的低成本,这一次是超额认购,有12倍、200投资者参与这个项目。但是资金作为我们对发改委的承诺,只用作境外债务的再融资,不会增加境外的债务,所以全年的比例和上半年差不多。但是公司第三次发行的成本较高的美元债,那时的成本为10.875%,大概明年4、5月份到期可偿还,此后在境外成本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所以我们有信心未来融资成本会继续呈下降趋势。


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