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薪火铎声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学研工作官方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脑机接口新进展:人机心智协同进化时代即将到 ... ·  21 小时前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失业金申请后,何时能到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薪火铎声

新传放映机丨蓦然回首 理想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薪火铎声  · 公众号  ·  · 2024-12-05 20:25

正文








藤本树 是在日本漫画界中的一朵奇葩——其创作出了《电锯人》的荒诞与疯狂,《炎拳》的热血与难料——这些作品很难不让人视其为癫狂与特立独行的代表。但其创作的另一部漫画,以及今天我们要讲的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 《蓦然回首》 ,让我们看见了一位凭个性而成功的漫画家,在他的创作之旅中,也有同平凡人一样的挣扎与割舍。


那种痛苦是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犹豫,也是最后一刻做出决定的断舍与破茧。那是我们每个人的现实。


《蓦然回首》剧照






我是你永远的朋友

你是我消逝的理想



藤本树 以其独特的画风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蓦然回首》继承了这一传统, 通过两位女主角相聚与相离的故事,展现了创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藤野 京本 是这部电影的两位主角,她们的性格和生活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京本是一个内向、敏感的少女,她对漫画有着无比的热爱。藤野则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这两个角色的对比,正如现实的热烈与激荡,同理想的飘渺与隐匿之间的反差。


《蓦然回首》剧照


机缘巧合的相遇,以及两人同样的对漫画地喜爱,让两人一拍即合,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旅。她们共同出版多部短篇,准备发表连载,甚至在作品评比时一战成名。


但功成名就之后,两人面对的是世俗逐利的现实与追求艺术的理想之间的分岔路。


所有的纠结与模糊,在那片雪地上明了——在那个雪天,京本告诉藤野说,她放弃了背景助理的工作,选择去美术大学精进自我,追求自己心目中的艺术理想。两人最终分道扬镳。离别之后唯一能感到庆幸的是,两人都在自己所追求的道路上稳步行进着。但一场残酷的无差别伤人事件彻底改变了故事的温情走向。


象征着理想的那位少女京本,最终同现实的她、现实的自己分离,只留下藤野一人。


我们同样无法忽视影片中精妙的叙事结构。《蓦然回首》的叙事结构也是其艺术魅力的一部分。 电影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藤野的回忆和幻想,构建了一个非线性的叙事空间。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电影的深度,也让观众在非线性叙事最终带来的高潮部分中深受震撼。


影片的高潮部分,藤野在想象中虚构了一个两人不曾相识的平行世界,那里的藤野英勇过人,在散步时救下了遇险的京本。 这个情节并不是时空穿越,而是藤野自己的幻想,用来把自己从悲伤中稍稍拉出来喘息片刻的幻想、自我安慰。这种情感的处理,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藤野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蓦然回首》剧照




我所描摹的

是我幻想过的

斑斓人生



《蓦然回首》 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性。影片精心保留了原作笔触中线条重叠和微妙颤动之美,同时大量采用原画师亲手绘制的一格格画面,展现对手绘艺术的极致追求。轻柔治愈的钢琴配乐,以及两位演员较为生活化的配音演绎,都为影片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电影的音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 中村遥老师 音乐不仅仅是背景的陪衬,而是情感的放大器。 在藤野和京本的友情达到高潮时,音乐的旋律也随之高涨,让观众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而在结尾悲伤和失落的场景中,音乐则更加低沉和缓慢,加深了情感的深度。


《蓦然回首》剧照

电影的情感深度是其最吸引人的部分。 藤野和京本的友情,她们的创作旅程,以及她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都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电 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以及情感的力量和美丽。


影片的核心是对创作意义的探讨。 藤野孤身一人因绘画错过了身边美好,创作动力也在京本发生意外时受到打击。电影中的最后一句台词 “那么,藤野为什么还要画呢” ,接下来数个无言的场景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创作既是出于个人热爱和表达欲望,也是与同行者的心灵共振。


故事的末尾,藤野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和人生,她的背影在画面中多次出现,凸现了绘画者的孤独。 当京本看到那本陈旧的背景描摹教材时,她是在阴影里的;藤野在阳光下,离她而去,象征着周围声音对她而言的嘈杂和这时候她遭到的冲击。 影片的主题曲如同初雪簌簌落下时哼唱的摇篮曲,也好似在天上的京本安慰藤野的细语。





蓦然回首

我们的心仍怀着

我们的理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