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陆续有几家国内外媒体和知情人士称,
日本7&i控股公司正考虑对旗下伊藤洋华堂超市部门进行重组,可能会把伊藤出售给投资基金。
同样的传闻,早在去年9月就已经出现过。
2024年2月29日,官方跳出来辟谣,说这是绝对没有的事。
图为7&i控股公司官网公告
但,外界的猜测和质疑还在继续。
如果稍微留意下伊藤过往的数据,会发现它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从2014开始,伊藤连续五年赤字,2019年昙花一现般地恢复盈余,随后又再次陷入亏损,
到2023年,已累计亏损超2500亿日元。
这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
美国基金等部分股东要求退出及出售伊藤洋华堂业务,认为它是
“低收益、表现不佳”
的资产。
据路透报道,拥有4.4%股份的美国资方ValueAct Capital,曾多次提议进行重组,将“市场价值”更高的7-11便利店拆分出来。
2023年4月,
美国投资基金加大对公司的施压
,公开提出9条质问,抨击集团结构,对伊藤超市的改革表示“混乱和失望”,甚至要求社长井阪隆一和另外3名董事下台,为战略缺陷负责。
虽然事情最终以“7&i控股拒绝替换董事会成员”暂时收尾,
但一个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过去为公司业绩带来不少亮点的“伊藤们”,如今更像是沉重的包袱。
2023年度第三季度数据显示,7&i集团销售业绩结构中,便利店收入超过80%,营业利润收入超过90%,
超市收入占12%,营业利润为0.5%,几乎为零。
所以也不难理解资本家们想要放弃百货事业的决定。
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如何盈利,成了当务之急,掌门人井阪隆一选择了
用收缩战线的方式
,对未来押注。
就在7&i名誉会长、伊藤洋华堂实质创始人伊藤雅俊去世的前一天
(2023年3月9日)
,
公司宣布“将关闭近26%的伊藤洋华堂门店”。
根据最新中期商业计划,除已经计划关闭的门店外,公司还将关闭14家伊藤洋华堂门店,
到2026年2月,合计关闭伊藤洋华堂33个店铺,从现在的126个减少到93个。
同时将退出服装经营,专注于食品和便利店业务。
“这次分离调整,主要是追求资本效益。”
社长井阪隆一对媒体说。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庞然大物来说,每次转身都并非易事。
为了精简公司,伊藤在今年年初
全面退出
北海道等地,逐次将17家门店转卖给当地连锁超市,其中包括陪伴当地居民30年的老店。
一家成立于1977年的店铺也被放弃,将于今年9月关闭。
据说这家店一度在全日本所有伊藤洋华堂中销量最好,但近年来,它已被附近的竞争者超越,属于它的荣光正逐渐黯淡直至熄灭。
有个小插曲是,2023年8月31日,7&i集团顶着员工游行的压力,临时召开董事会,决定出售旗下
崇光西武百货
给美国峰堡投资集团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收购额由之前宣布的2500亿日元,降到了2200亿日元。
现在看来,7&i曾在过去6年内关闭54家伊藤门店,还只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伊藤接下来处理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员工。
2024年1月,伊藤洋华堂约有700名45岁及以上全职员工申请提前退休,大约占正式员工总数的10%。
在一派归于夕阳的命途中,
成都伊藤似乎是个例外
。在成都,伊藤洋华堂依然拥有着一批相当忠实的用户。
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间,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现有9家店铺
(其中成都8家,乐山1家)
,总营业面积近27万平米,
员工1.2万人,年间客流量300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5.7亿元。
这些数字在可见的未来还会增长。
麓湖伊藤天府GMS店已经开挖,预计2025年开业;建设路伊藤正在落户成都第二家日本杂货品牌「LOFT」,这家杂货店在国内非常稀有,除了成都,也仅在上海有店。
图源成都城CDC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伊藤是更适合成都人体质的“山姆”,也是大多数成都人对鲜食类商品和日式服务的启蒙。
伊藤的高管们也很重视成都市场,曾在采访中强调:
“实体卖场就是要制造感动,这是不能被电商替代的。”
有时候,这种“感动”的确能化为一份情怀,但商业世界,从来都冰冷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