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方图说
做有趣、有料的专业法律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426年,明宣宗兴冲冲去看望叔叔,却不想被 ... ·  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他破格进入黄埔军校,演讲天才,23岁牺牲,毛 ...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方图说

花城方图 | 智能产品App下架引发的销售者责任认定

道方图说  · 公众号  ·  · 2024-12-18 20:30

正文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智能产品往往依赖于特定的App来实现其功能和控制。 然而,当这些App因各种原因被下架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产品责任纠纷。 本文将初步探讨在产品责任纠纷中,因App下架原因销售者责任的认定问题。



在产品责任纠纷中,销售商与生产商的责任通常是独立的,除非法律或合同明确规定共同责任。确定销售商或生产商责任需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ONE

相关的法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 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




第四十条 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 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则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 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TWO

一般销售者的基本责任及认定



1、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过错包括销售者在采购、检验、存储、销售等环节中未能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导致产品存在缺陷。


2、无过错责任原则:


当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时,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一原则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倾斜保护,即使在销售者无过错的情况下,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对于智能产品的销售者而言,其责任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确保产品质量: 销售者应确保所销售的智能产品及其关联的App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提供完整服务: 销售者应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包括App的更新、维护、技术支持等。


履行告知义务: 销售者应在销售前明确告知消费者智能产品所依赖的App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







因各种原因导致智能产品关联的App下架后,销售者的责任认定主要基于App下架原因的合理性,销售者是否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出现此种情况后,销售商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对应措施;此外,该App下架是否有损害消费者权益保护。


比如,今年3.15曝光了两起智能产品因App下架导致的产品责任纠纷,此类案件中,消费者一般是最直接的利益关系者。引发纠纷的矛盾在于产品的卖点之一是手机App连接。当App下架失效后,导致大量的产品出现故障,多名消费者进行投诉至相关部门要求销售商及生产商承担相应的责任。此类案件中,销售商对其App下架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以及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偿方案,这是事情解决的合理方式。


虽然作为销售商的品牌方有义务保障App使用性能,但是不免会有少数的消费者利用其弱势地位和法律的空档企图通过不良动机获取额外的利益。 此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也损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THREE

消费者恶意索赔案例



案例一


某消费者购买了一款智能手环,该手环依赖于特定的App进行功能控制和数据同步。然而,不久后该App因技术故障被应用商店下架,导致该消费者无法使用手环的某些功能。某消费者随后联系销售商要求退货,但销售商认为App下架是技术原因,且手环本身并无质量问题,因此拒绝退货。


某消费者随后夸大损害事实,声称由于App下架,手环完全无法使用,且对其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声称销售商存在欺诈行为,故意隐瞒App下架的事实,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要求销售商赔偿其购买手环的费用、精神损失费以及因无法使用手环而产生的其他费用。这些要求远远超出了其实际损失的范围。


最后,相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进行了调查,发现消费者存在夸大损害事实、虚构投诉理由以及要求高额赔偿等不当行为。因此,相关部门驳回了消费者的投诉,并告知其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得采取不当手段进行索赔。



案例二


笔者最近也办理的一件产品责任纠纷案,该案消费者以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在某二手平台上(非官方授权经销商渠道)购买了多只手表,但一年后因手表关联的App下架导致手表出现故障。于是,该消费者通过小程序联系售后更换了远高于购买价值一只全新的同品牌手表,通过此次售后明显获取了额外的利益。


于是,此消费者在半年后再次向售后又申请几只手表更换,要求品牌方以第一次的更换方案置换手表。由于消费者是通过非官方授权渠道购买产品,按照保修手册其已不享有正规的售后服务。而且后面手表申请售后时间已经超过保修期两年,鉴于第一次更换历史,品牌方愿意以高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值更换其他品牌的手表,但是消费者不同意要求按照第一次更换方案,便向相关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驳回其投诉。


随后,该消费者便起诉品牌方,要求品牌销售商按照第一次更换方案进行置换手表,明显是想通过更换高价值手表获取其购买手表价值的额外利益。



这些案例明确表明,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利用法律的空档或自身弱势地位,通过恶意退货、滥用换货规则等方式,企图获取额外的利益。然而,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和诚信体系。



小结

在产品责任纠纷中,因智能产品关联的App下架原因销售者的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充分了解商品的详情、价格、质量等信息,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商家也应加强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意识,积极应对和处理消费者的不合理要求或索赔行为。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消费者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诚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谢莉 往期精彩文章

道方图说丨庭审现场:被告“无心插柳”的神助攻时刻

道方图说 | 被告无视和解协议,再次侵权后法院如何判?

道方图说 | 知识产权案件民事监督知多少?




-En d -

「有用就扩散吧」



本文由道方图说编辑发布,欢迎分享
如需转载,
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并获得许可


佛山办公室联系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