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当中国药企在IPO的大门前前赴后继竞相折戟的时候,在大洋彼岸,已经不止一家美股Biotech公司,在依靠来自中国的创新药管线,实现自己的IPO之梦,乃至成功撑起自己的市值。
美国时间6月28日,星期五,来自加州的Biotech公司Alumis迎来了敲钟交易的时刻,最终其收盘价为13.3美元/股,相比发行价下跌了16.88%,收盘市值接近7亿美元。
尽管首日交易表现并不理想,但是Alumis仍然通过此次IPO,成功募资近3亿美元,已经是美股生物医药行业今年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IPO发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年轻的Biotech上市企业,其核心管线ESK-001来自中国A股上市药企海思科。
2021年3月8日,海思科对外宣布,通过其控股三级子公司,
以首付6000万美元以及潜在交易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旗下在研TYK2抑制剂所属专利和权益,转让给FL2021-001公司,
FL2021-001公司即为
Alumis公司的前身。
这款
TYK2抑制剂,就是后来
Alumis公司最核心的管线ESK-001。
ESK-001是一种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一种具有同类最佳治疗潜力的药物,可减少通过几种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包括白细胞介素
(IL)-12、IL-23和干扰素(IFN)-a受体,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在引进ESK001这款管线之后,Alumis公司开始了在资本市场大杀四方的征程。
2021年12月,Alumis公司完成一轮2.01亿美元的融资,其中Matrix Capital、Baker Brothers各投资1亿美元。
2023年5月,Alumis公司再次完成9000万美元的融资。
2024年5月,也就是此次IPO之前,Alumis公司又完成一笔2.59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
仅仅以上三笔融资金额,合计已经接近6亿美元;而与海思科的交易,
Alumis公司需要付出的
最高代价,不过1,8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追捧,既来自于近年来TYK2赛道的火爆,来自于ESK-001的优异临床研究数据。
2022年9月10日,BMS的TYK2抑制剂Sotyktu在美国获批上市,2023年销售金额为1.7亿美元。BMS预测,该款药物在2030年的年销售金额将达到40亿美元。
2024年,Alumis在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年会上公布了ESK-001的2 期临床试验积极数据。
总体来看,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观察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反应,药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同类最佳的治疗潜力。
更为可贵的是,在安全性上,ESK-001 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Alumis公司不是美股唯一一家依靠来自中国的核心管线而崛起的Biotech企业。
目前市值高达54亿美元的Summit公司,也是一家典型的“中国创新药”概念股。
2022年12月6日,Summit公司与中国药企康方生物达成合成,后者将授予Summit公司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依沃西(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许可权。
这笔交易的金额,当时几乎震撼了整个中国医药界。
按照双方协议,康方生物将获得5亿美元的首付款,包括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款项付款,该交易总金额有望高达50亿美元。同时康方生物还将收到销售净额的低双位数比例的提成,作为依沃西的特许权使用费。
虽然看似康方生物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事后来看,Summit公司才是最大的赢家。
在2022年11月,Summit公司的股价徘徊在每股1美元左右,在和康方生物达成合作的2022年12月,其股价直接冲破4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