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见证历史!《哪吒2》突破100亿! ·  5 小时前  
新北方  ·  快来集合!今晚的元宵节怎么“闹”? ·  昨天  
新北方  ·  今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 ·  2 天前  
新北方  ·  “现役军官”爱上我?女子被骗250余万! ·  2 天前  
新北方  ·  幸福之旅:开往春天的专列① 港澳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中国经济:奋力向前

证券市场周刊  · 公众号  ·  · 2025-01-21 18:01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免费订阅本刊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 2024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上市公司分红创新高,投资者获得感明显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廖宗魁 /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正如 2024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总结的, 2024 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 9 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2024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稳步复苏,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出口保持较好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尤其是 9 月份以来一系列增量政策逐渐落地见效后,经济出现明显回升。“两重”“两新”政策对稳投资、促消费起到了关键作用,未来将进一步加力扩围。

2024 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突出表现为“四个加快”: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在政策呵护和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推动下, 2024 A 股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跌的趋势, 2024 年上证综指上涨 12.7% 。而且上市公司分红创出历史新高,投资者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扎实推进,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被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2024 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初步核算, 2024 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94974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4.8%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稳步复苏。 2024 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941 元,同比名义增长 5.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4.9% 。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 2.1 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措施加力,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商品销售向好,推动近几个月消费稳步回升。 2024 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5% ,其中 9-11 月月均消费同比增长为 3.7% ,相比 6-8 月明显提升。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24 1-11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3.3% ,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演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 2024 1-11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3%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68.1%

出口保持较好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024 1-11 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4.9% 。其中,出口增长 6.7% ,进口增长 2.4% 2024 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9.4% ,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5.0% ,比上年同期提高 2.1 个百分点。贸易伙伴进出口持续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 6.3% ,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47.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24 1-11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1% ,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个百分点。 2024 11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0% ,与上月持平。由于 2024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1179 万人,比 2023 年增加 23 万人,在经济增速总体平稳的情况下,解决了更多的就业,也凸显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定增长、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的增量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增量政策力度大、针对性强,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2024 年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企稳回升态势。市场普遍预计 2024 年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达到 5% 以上, 2024 年全年将顺利完成经济预期目标。

“两重”“两新”政策将加力扩围

所谓“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 2024 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2024 年先发行 1 万亿元。

所谓“两新”,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 2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3 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等作出具体安排;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 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

“两重”“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稳投资、促消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稳投资的角度看,“两重”建设持续推进下,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 2024 1-11 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4.2%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 0.9 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 40.9% ,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 18.2%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 15.0% 。“两新”工作扎实开展,需求潜力持续释放,设备购置投资较快增长。 2024 1-11 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5.8%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 12.5 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65.3%

从促消费的角度看,以旧换新政策对近几个月消费的回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9 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速就升至 20.5% 10 月进一步大幅攀升至 39.2% 11 月仍维持 22.2% 的较高增长。据中金公司测算,该政策的财政乘数效应较好,估计达到 2.5 左右,也就是说 1500 亿元的以旧换新补贴,可以拉动新增的消费额达 3750 亿元以上。

未来“两重”“两新”政策将进一步加力、扩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在 1 3 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一是扩大范围。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 3 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二是提升标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向 2024 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降低企业垫资和经营压力,简化补贴流程,及时高效兑现补贴资金;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等,持续提高政策效果。

袁达还表示,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将从三方面加力推进:一是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任务。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二是加强软硬结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综合效益。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在 2024 年提前下达 2025 年约 1000 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绩斐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 1 3 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总结称, 2024 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是丰富的、生动的,也是卓有成效的,突出表现为“四个加快”:

其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统筹用好“两重”、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及老旧设备更新,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快速增长。

其二,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4 年前 11 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 8.5% ,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其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东数西算”工程、产业创新工程, 2024 年前 11 个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 ,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长。

其四,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能源、量子科技等领域新场景建设,截至 2024 11 月底,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 501 只子基金,带动募资 2885.4 亿元,支持了 8946 家初创期和早中期企业,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在 2024 年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更长足的进步。在未来的工作中,赵辰昕指出,要注意把握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更加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地立足战略定位、结合禀赋优势,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比如,在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通过发展新型储能、绿电制氢、开发绿氢衍生品等延长产业链条。第二,更加坚持融合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比如,深入开展“人工智能 + ”行动,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第三,更加坚持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比如,优化市场注册、交易机制、计量结算等制度安排,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要更加注意防范一哄而上,防范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防范盲目发展导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

分红创新高,投资者获得感提升

9 月底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刺激下, A 股从底部明显回升,上证综指一度上探到 3674.4 点, 2024 年累计上涨 12.7% ,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跌的趋势。此外, 2024 年沪深 300 指数上涨了 14.7% ,创业板指数上涨了 13.2%

虽然各大指数在 2024 年均录得超 10% 的收益,但各行业板块仍存在不小的分化。其中,银行和非银金融板块领涨, 2024 年分别上涨了 34.4% 30.2% 。一方面,国债收益率的不断下行使得高股息股票的吸引力明显提升,而作为高股息代表的银行股自然受到了机构资金的追捧。另一方面, 2024 年四季度股市成交额的大幅放量会增加券商经纪业务等收入,股市的上涨也带来保险投资端收益的大幅增长,这都有利于非银金融业绩的提升。另外,通信和家用电器行业也有不错的表现, 2024 年分别上涨 28.8% 25.4% ,“两新”“两重”政策的发力对这两个行业起到了一定的支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