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位藏家在杭州西泠印社买入了一枚印章,当时售价是1.8万,身边人都嘲笑说他傻,一万多块买来个没用的印章。
这枚印章长这样——
结果就在仅仅一年后的2017年6月,北京保利春拍上,它以437万的价格成交!
相关拍卖信息,源:雅昌艺术网
一年时间,从1.8万到437万,粗粗一算翻了200多倍,这简直是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啊!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他当时入手的这枚印章,也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眼力与眼界的差别。从1.8万到437万,这一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枚印章到底又是什么来头呢?
2016年,在西泠拍卖会首次亮相时,这枚印章还是个“黑户”,只知道是来自于清代,“真实身份”却不得而知,或许也因为是这样,才1.8万就被卖掉了。
说到这里就要夸一下买家慧眼识宝了,他认为这枚印章肯定大有来头,拍回家后就马上开始为它查明身世……
清乾隆朱雀钮宝玺“丛云”
不查不知道,这一查才发现,这枚小小的印章的主人竟然是乾隆皇帝!
这是一枚出身皇家的印章啊!
看到这里您一定和小藏有同一个疑问,这印章是怎么逃过西冷印社专家们的“法眼”的?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能怪专家,毕竟乾隆爷的印章之多,是出了名的——
据《乾隆宝薮》和现藏的实物统计,乾隆共有玺印1800多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更重要的是,乾隆爷不只是单纯地拥有这么多印章,他还是个有名的“盖章狂魔”——
乾隆爷喜欢收藏书画,一般人看到好的诗画,称赞几句就行了,到了乾隆这儿,夸完还不过瘾怎么办?简单,直接盖章!
比如《中秋帖》,人家王献之一共才写了20多个字,被乾隆爷咔咔咔盖了80多个章……
说回我们今天的主角,这枚小小的印章,上刻“丛云”阳文,是乾隆常用的印章之一。
比如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图》上就有它的身影——
再比如沈周的画上——
这方小小的宝玺,竟然能够在许许多多的清宫旧藏书画中找到它的影子,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身份。
除了有个出名的主人外,“丛云”的材质是
缠丝南红
,它的颜色鲜艳丰富,上半部分利用红色雕刻出一只朱雀,下半部分利用红白相间的纹理切割成印体,虽然个头不大,但长相十分精致。
对,你没看错。这不是小鸭子,是朱雀……
说到这里,是不是更加佩服那位1.8万拍下它的买家了,能在高手如林的拍卖中捡到这样大漏,眼力、智慧都是一等一的。
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很多我们所见的“捡漏”都是有备而来的实力藏家出手而成,当然这其中不仅要求藏家有过硬的眼力和丰富的经验,更要有波澜不惊的心态!
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传承不朽中国精神。
以工艺美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