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当中,原本预期不高的中美贸易磋商,突然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停止贸易战。
联合声明当中的部分关键内容有如下几项
1、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美对华贸易逆差,中方将大量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
2、中方有意增加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购买。
3、后续将具体磋商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的情况。
4、知识产权保护双方达成共识,中国会有进一步的措施。
5、鼓励双向投资,创造公平商业环境。
6、中美未来建立高层沟通通道,作为长效机制来平衡中美贸易。
从联合声明的内容来看,中方的让步很大,但是美方也放弃了必须在限定时间降低限定数量的贸易逆差的要求,同时也不再使用提高关税的手段,针对中国的出口和特定产业。
目前的这个结果和我们之前在关于贸易战的回答中的分析比较一致,
比如说,双方第一回合的对垒声势惊人,但是不会打到你死我活;在之前的两个回答和专栏更新中,我们说的一些基本判断都应验了,
中美贸易战大概率会在今年年内得到解决;
中方为结束贸易战会做出较大的让步和妥协,不过有妥协也不丢人
美方会因为民生问题和选票问题、以及阶段性成果而坐下来和中方谈判。
既然之前的分析比较准,这里就再大胆说一下对贸易战停战之后的分析吧,
首先我个人觉得,这场贸易战到目前发布联合声明,只能算是暂停,还不是最终的结束,美方的实际目的是遏制中国的上升空间,贸易逆差是直接原因,也是借口,但不是根本目的。
现在愿意和中方停止贸易战,一是为了巩固和消化现有成果;二是继续升级贸易战对特朗普短期的政治利益不利。
因此,消化掉目前的成果之后,尤其是特朗普连任有眉目的话,美方还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阻碍中国的商贸扩展之路,可能将来的方式和手段不会像现在这么直接,不过会把拖、耗、缠的三字决发挥到极致,中美贸易的长期“和平”还远未到来。
至于很多评论说中国让步太大,“怂”了,不够强硬的说法,我觉得这些说法完全不理智,之前美国要求中国限时限量的完成降低贸易逆差,否则就用关税的手段不让中方把商品卖到美国,我们完全是被动的,所以不可接受;
现在的谈判结果是降低贸易逆差这个事情我们接受,但是具体怎么降低,什么时间降低多少由双方协商,由不让中方把商品卖到美国,变为中国增加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降低贸易逆差的大部分主动权回到了我们手里。这个主动性就高出了很多,中美贸易总量有可能上一个新台阶,中美贸易总量扩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
而且中国当年入世谈判时和按照发展中国家敲定的关税和保护措施,随着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有些关税和保护措施也确实到了应该适当降低的时机,虽然这次贸易磋商不是在WTO框架下谈的,而是中美双边磋商,但是这些让步也是早早晚晚要做的,本来该做的是还当了一次筹码,发挥了一点余热,总之不算很亏。
我们在地区事务需要强势的时候,往往会讲我们自己已经是区域强国;但是在贸易方面又经常自称仍是发展中国家,强调总量虽大,但人均很低,在之前的全球化和贸易中我们是占了一点便宜的,现在是身份转换当中,有些便宜占不到了,但是并不亏本。
长期来看的话,中国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建立区域“话语权”,争取早日有能力“自立门户”为主,为了这个长远目的和大局,适当的妥协和退让是可以接受的。
中美贸易战暂停对股市的影响不太好说,首先贸易战暂停解决了很多不确定性问题,避免了长远发展潜力的损失,应该理解为利好;但是由于此前谈判中,中方的让步和妥协是大于市场预期的,所以市场短期把这个谈判结果视为短期负面影响也有一点道理。
不过今天市场做出积极反应的概率应该是相对大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