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通知存款。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通知存款,利率太低了,我实在想不到应用场景。
2015年之后,存款利率放开,银行可以自己决定存款的高低。
需要注意的是,这50万的上限,是包含利息的,本金就达到50万就超了。
手里资金量比较高,又实在不放心的,可以分散到多家银行去存款。
但我个人觉得6大国有行+12家全国股分行,随便存多少钱,都没问题。
6大国有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
至于更小的村镇银行,不能说绝对不安全,只能说没太大必要。
举个例子,3年定期存款利率1.5%,1万块钱存3年的利息是:
还是刚才的1万存款,在第1年取了2千,这2千按活期(0.1%)算利息;
剩下8千持有到期,按3年定期(1.5%)算利息,也就是:
如果你不确定什么时候用钱,就把钱分成几份,短中长期都存一些
它会到期当天,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再给你存一个相同期限的定期存款。
本金3万+利息450,30450一起作为本金,再存一个3年定期。
到期后第二个3年的利率,由2028.3.27银行挂牌利率决定。
1年内用钱,两者都拿不到利息,打个平手;
1-2年内用钱,1年定期拿到了1.1万的利息,5年定期只拿到1千元活期利息,1年定期胜;
2-5年,也是同理,1年定期可以拿到之前的利息,5年定期一直都是活期利息。
拿够5年,1年定期累计利息56233,5年定期累计利息77500,5年定期更胜一筹。
把钱分散成多笔,并且分散到不同月份到期,可以在保证灵活性的基础上,还能减少利息的损失。
在2025年1月1日,已经到期了,我已经拿到一年的利息了。
在整个2025年1月,我需要用钱,都可以动这笔存单。
等到2025年2月份,我2024年2月份的那张存单,又到期了。
依次类推,我只要连续存12个月,未来每月都会有一张到期的存单。
让我在享受到了1年存款利率的同时,又享受到了每月能用钱的灵活性。
每月发完工资存一笔,从而实现无痛攒钱(记得选到期自动转存)
既享受到了3年存款利率,又得到了每月都能用钱的灵活性。
2024年1月,一共存3张存单,分别是1、2、3年。
3年定期存单,第三年到期后,自动转存继续再存3年。
由于没有4年定期存款,可以用2年+2年,或者1年+3年代替。
第一,货币基金的收益(1.39%),没有3年定期(1.5%)高
第三,定期存款可以锁定1-5年的利率,货币基金不锁定利率、随时调整。
对我来说,手里有信用卡,生活有计划,很少会突然用钱。
所以我需要一些流动资金,但又对时效性要求没那么高。
咱们把存单压给银行,银行借钱给我们,咱们支付一些利息。
因为是降息通道,几年前的存款利率,极有可能高于现在的贷款利率。
不过话说回来,存单质押贷款在银行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业务。
知道的人很少,就连工作人员可能都不太清楚如何操作。
因为绝大部分客户,在着急用钱的时候,想到的都是提前支取。
如果金额比较大,也不用等到存单质押贷款,一开始选择大额存单就可以。
但问题是,如果金额比较大,直接选择
大额存单,转让变现更方便。
大额存单,就是金额比较大的定期存款,不仅利率更高,还能转让。
大额存单,20万起存,3年期利率是1.9%,还能转让
转让的利率,就是股票成交价格一样,买卖双方觉得合适就可以。
如果手里有大额资金(20万以上),又不想直接买两三年的大额存单。
可以在各大银行的“大额存单转让专区”寻找各种期限的产品。
现在银行可以自己决定利率高低,那什么时候利率更高呢?
虽然你看到的挂牌利率,可能没有变化,但可以有活动。
今年的存款多少,直接决定了明年可以放出去多少贷款。
只有拼命抢来了存款,才有机会更多的房贷,赚更多的钱。
他女儿上个大学就可以,以后找个银行的工作,她女儿去哪个银行,就把自家公司上亿的存款,存到哪家银行。
我不知张老师所说的上亿存款,是1亿,还是几十几百亿。
2020年左右,1个亿的存款,只能换一个支行的客户经理了;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存款的问题,随时给我留言,或者加我微信单独聊↓
有些灵光乍现的想法,来不及发文的,我也会在朋友圈分享
第1课:迈出理财第一步
第2课:收入可不只有税后工资
第3课:花出去,不一定是支出
第4课:社保那些事
第5课:房贷正在杀死中产
第6课:各国央行一起,抢黄金
第7课:年化收益1.8%,但我建议你梭哈(现金理财)
第8课:国债,破发了
第9课:现在是保险的最佳买入时机
第10课:基金那些事-买在2800点,亏在3300点
第11课,储蓄险,那是骗人的
第12课:银行理财亏钱,是好事
第13课:被庄家盯上了
第14课:医保,可能会悄悄扣你钱
第15课:单身税,开征
第16课:国债逆回购,一天赚36%的机会,不多了
第17课:增额终身寿,这篇看完你就懂了
第18课:美联储降息,是怎么影响到我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