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JN
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致力于整合并分享深度报道资源,包括报道手册和书籍、国内外公开数据库、数据新闻工具包和深度报道的前沿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JN

调查暗网、假新闻、秘密监狱……七场关于调查报道的 TED 演讲

GIJN  · 公众号  ·  · 2021-02-05 08:55

正文

历届 TED 大会上,不乏跟调查报道相关且有趣的演讲。我们为你精选了以下七个演讲值得关注的演讲,讲者不仅包括新闻工作者,也有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主题也涵盖从揭露贪污腐败到调查秘密监狱,从应用隐密摄像镜头到追查失踪人口。



图: Shutterstock


回想在1984年举办的首届 TED 大会,压缩光盘、电子书,以及在当时属于前沿科技的 3D 电脑图形粉墨登场,每个主题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当届大会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快进数十年,当初在加州蒙特雷首次举办的这场科技、娱乐与设计“小众大会”,业已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满载智慧的虚拟宝库和品牌,从创意设计到性生活议题,包罗万象。


上载到网络的大大小小 TED 演讲录像,已经累积超过十亿次观看。TED 演讲为各个领域的思想领袖,提供了分享信息的关键渠道。至于调查报道或相关技术领域的讲者,同样获得了跟世界各地观众分享工具、调查及新闻故事的平台。


历来的 TED 大会上,不乏跟调查报道相关且有趣的演讲。全球深度报道网为你精选了以下七个演讲,讲者不限于新闻工作者、也有作家或社会活动家,但主题和观点都值得记者关注——从揭露贪污腐败到调查秘密监狱,从应用隐密摄像镜头到追查失踪移民人口,从探讨涉及过去十年最重大丑闻的报道,到鼓励我们发掘隐密新闻故事的灵感和经验分享。由于大部份演讲都已被翻译成超过二十种语言,几乎全球所有地区的观众都可观看。


“每一场 TED 演讲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为善、改革的欲望,那是一种开创事业的精神。”调查记者兼作家苏达拉姆(Anjan Sundaram)说道:“作为一个平凡公民、一个记者,我们面对世界上的不公义时能做什么?对我来说,TED 的讲台让我有机会描述和探讨这个议题。”



1. 我为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见证真相?


讲者:苏达拉姆(Anjan Sundaram)

观看次数:100万

观看地址:https://www.ted.com/talks/anjan_sundaram_why_i_risked_my_life_to_expose_a_government_massacre


图: Anjan Sundaram 提供


苏达拉姆在2017年发表 TED 演讲,谈到中非共和国这个外界认知相对较少的非洲国家,于早年陷入宗教流血冲突之际,他如何身历其境、记录、采访和报道。


苏达拉姆提到,他目击当地穆斯林与基督徒各自筹备针对对方的种族清洗,看到满目疮痍的废弃城镇,以至采访大屠杀的生还者。“从遥远的地方观望,这场战争只是国际新闻版面上的一则小注脚。”苏达拉姆续道:“而作为目击者,它就如同历史在你的眼皮底下一幕一幕展开。”


苏达拉姆忆述,那时候炸弹在他的周边爆炸,此起彼伏,如雷贯耳,而他忙于报道,脑海不时闪过一堆疑问:“作为目击者的意义何在?为何见证别人、特别是与世隔绝之人的苦难如此重要?假如我一走了之,会如何?”他记得有一次,他找到一个躲在丛森避难的社群,逗留一段时间后准备骑上摩托车离开,一名妇女匆忙赶上并问他:“外头的人,了解此间状况吗?”


苏达拉姆对全球深度报道网表示,TED 的讲台为他提供了机会,将涉及社会不公义、侵犯人权的新闻故事传播给更广大的观众。“我有一种感觉,人们不愿意关注这些地方,是因为当地发生的事情太过沉重和痛苦。”苏达拉姆坦言,即便他深入中非共和国这类国家进行实地报道,报道也无助于终结战争:“不过,这至少能让世界承认这些地方的存在,承认当地人民跟所有人类一样重要。”



2. 神秘的暗网:美军情报通信软体如何走进主流?


讲者: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

观看次数:570万

观看地址:https://www.ted.com/talks/jamie_bartlett_how_the_mysterious_dark_net_is_going_mainstream?language=en



精选的七个 TED 演讲当中,记者兼作家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的演讲录得最高收视率。他以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探讨了“暗网”(Dark Net)到底是何方神圣、如何被应用于购买非法毒品、如何孕育出互联网亚文化,以及如何危机四伏。


巴特利特曾经于2014年发表著作《暗网》(The Dark Net)。在演讲里,他介绍了 Tor 浏览器(名字来于洋葱路由器 The Onion Router)的前世今生——那本来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为保护情报通信而开发的软体,由于采用的加密技术“聪明绝顶”、能通过世界各地的其他电脑进行搜索,结果成为一款“匿名用户能安心访问的、绝无审查的”开源浏览器。


巴特利特谈到 Tor 浏览器上一些交易如何出乎人们意料地寻常(例如订阅《纽约客》),也介绍了人们怎样在那里订购价廉质高的古柯碱、并且要求送货上门。尽管那里充斥非法交易,却带有许多一般线上购物平台的典型标记,例如“前往结帐”图标(只是额外提供了比特币付款选项)、买家评论、买一送一优惠等。


巴特利特总结:“暗网是互联网络上最有趣、最刺激的地方之一。人们总说大型企业和顶尖学府能够孕育创新思维,其实边缘地带一样可以。被社会遗弃和排斥的人们往往最具创意,因为创新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3. 英国脱欧:Facebook 扮演了什么角色?


讲者:卡瓦拉德尔(Carole Cadwalladr)

观看次数:410万

观看地址:https://www.ted.com/talks/carole_cadwalladr_facebook_s_role_in_brexit_and_the_threat_to_democracy



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之后,记者卡瓦拉德尔(Carole Cadwalladr)奉命回到她成长的威尔士谷地小镇进行采访。小镇社区长期以来受惠于欧洲伙伴的慷慨解囊,簇新的体育中心和图书馆都由欧盟资助建造;然而,当地居民投票支持脱欧的比例之高,在全国各个选区之间处于前列。卡瓦拉德尔想要知道个中缘由。


她向小镇居民打听,发现他们都曾经在 Facebook 上看到一些“恐怖广告”,因而坚定了脱欧意向。奇怪的是,她已经追踪不到这些广告。种种疑惑驱使她对 Facebook 和针对性广告展开调查,于是她离开威尔士小镇,转而对各大社交媒体企业提出质询。卡瓦拉德尔认为,威权主义正在全球各地崛起,而社交媒体企业正是“威权主义的忠诚仆役”。


在 TED 演讲中,卡瓦拉德尔解释了英国数据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在英国脱欧当中担当的角色,包括该公司如何描绘网络众生的政治脸谱,从而窥视每个用户的个体恐惧,以便对他们精准地投放 Facebook 广告。卡瓦拉德尔指出,这种政治针对性广告的投放操作见于全球各地。“众所周知,仇恨和恐惧正通过网络在全球各地播种。这并不只在英国和美国发生,也见于法国、匈牙利、巴西、缅甸、新西兰等地。”卡瓦拉德尔警告:“尽管身处世界上不同地方,但我们都陷于这道暗涌之中,它正通过技术平台流窜,而我们只看到浮现于海面上的事情一小部份。”



4. 海岸上的无名尸体:追查失踪移民身份的调查报道


讲者:菲尔贝格(Anders Fjellberg)

观看次数:130万

观看地址:https://www.ted.com/talks/anders_fjellberg_two_nameless_bodies_washed_up_on_the_beach_here_are_their_stories#t-5079


挪威《每日杂志报》制作的路线图,展示其中一名死者如何从叙利亚前往法国,可惜最终客死异乡。


2015年1月,挪威海岸上出现一具尸体,死者身份不明,唯一线索是他身穿的潜水衣,跟数个月前在荷兰海岸上的另一具无名尸体所穿的款式一样,而警方发现两套潜水衣由同一人在法国加莱以现金买下,两名死者显然是在游泳横渡英伦海峡时遇溺身亡。为了确认他们的身份,挪威《每日杂志报》(Dagbladet)时任记者菲尔贝格(Anders Fjellberg)穿梭英法展开追查。由于线索太少,就连各地警方都开始怠于调查,只有菲尔贝格固执地追寻蛛丝马迹,最终将调查过程整理为报道《穿潜水衣的人》(The Wetsuitman)。菲尔贝格形容:“似乎无人察觉或在意这个人的失踪,就好像一个无形的生命趋向一座无名的坟墓。”


在为期三个月的调查里,菲尔贝格逐步重构出两名死者的故事——两人为了逃离烽火连年的叙利亚,而来到法国北部的一个“绝望营地”,这里的人曾经是律师、政客、设计师、农夫、军人……如今都是追寻新生活的移民。菲尔贝格在英国布拉福找到一名男子,通过 DNA 测试确认了他跟其中一名死者的关系;菲尔贝格相信,死者本来打算投靠这名居住在英国的叔叔。


菲尔贝格在 TED 演讲中提到,他本来一心追查两名死者的身份,结果却写出一篇关于移民议题的调查报道。由此,他希望跟观众一起反思两个关键问题:“怎样才算是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又愿意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付出什么?”通过这场演讲,菲尔贝格传达了移民为追寻美好生活而离乡背井的坚定意愿,质疑了迫使他们不惜以身犯险的政策缺陷;而更重要的是,他分享了破解两名死者神秘身份、为痛失挚亲的人们解除心结的调查报道过程。



5. 隐密摄像镜头:记录世上最危险地带的不公义


讲者:雅克柏伟奇(Oren Yakobovich)

观看次数:110万

观看地址:https://www.ted.com/talks/oren_yakobovich_hidden_cameras_that_film_injustice_in_the_world_s_most_dangerous_places

图:影像技术公司 Videre 的隐密摄像镜头,拍下了某国选举期间,选民遭受恐吓。


雅克柏伟奇(Oren Yakobovich)是以色列人权运动家,也是影像技术公司 Videre(名称来自拉丁语 videre est credere,意谓“眼见为实”)的共同创始人。在 TED 演讲中,他提到自己是一个爱国者,在国防军服役期间尽忠职守,却因为拒绝在约旦河西岸执行任务而沦为阶下囚。


“在监狱里,我不断想着要让人们知道约旦河西岸的真实状况。我想让我的所见所闻,也被人们听到和看见。”雅克柏伟奇表示:“不过我也意识到,必须由巴勒斯坦人来亲自讲述他们的苦难。”


离开监狱之后,雅克柏伟奇开始向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社区供应摄像镜头,后来更发展到向全球各地有需要的社区,提供像笔盖一般大小的隐密摄像镜头,让他们能够记录自身遭遇。从他的演讲,观众认识到在那种“掏出手机也有可能招惹杀身之祸”的危险地区,“偷拍镜头”也能用于正途。雅克柏伟奇如此总结演讲:“过去我拿的是枪械,如今我拿的可是一个更强大、更有用的‘武器’。”



6. 贪污腐败:认识全球贪腐问题的“幕后玩家”


讲者:古赫(Charmian Gooch)

观看次数:250万

观看地址: https://www.ted.com/talks/charmian_gooch_meet_global_corruption_s_hidden_players


古赫(Charmian Gooch)投身反贪腐运动多年,也是非营利机构“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的共同创始人。随着近年轰动全球的贪腐丑闻陆续曝光,证明了古赫于2013年发表的这场 TED 演讲多么具有先见之明。


古赫谈到,每当人们说起贪污腐败,脑海往往会浮现“遥远国度的专制领袖”一类人物角色。譬如说,为自己打造高达40英尺、追着红太阳旋转的金色雕像的前苏联强人;或者是,公职月薪不到7000美元,却在加州马里布坐拥豪宅及数十辆名贵跑车的非洲独裁者之子。


人们常有误解,以为只有遥远他乡才会出现贪污腐败,以为那是对国家毫无贡献的贪婪暴君的专属行为。古赫指出事实并不如此,推动及维系庞大贪腐网络的,实际上是欧美银行、空壳公司,以至一大堆“幕后玩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