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6日,2024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11月5日,在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建平教授就《智能网联时代的未来城市交通》做了分享,本文系现场演讲整理而来,未经本人审核,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吴建平:谈一谈智能网联或无人驾驶来临后的时代,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革,面临怎样的挑战。
随着智能网联、通讯信息、大模型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领域发展迅速,根据预测,在接下来的5年中,可能会出现属于L4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该类汽车能够在特定场景下完成所有原本需要人类驾驶员完成的驾驶任务,未来10年,可能会出现L5级别无人驾驶汽车,该类汽车能够在系统的支撑下完全独立地处理所有的事情,实现真正的全无人驾驶。
从技术角度来看,无人驾驶有两大技术路线,智能车和网联车,这两大技术路线在未来必不可少,在智能网联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智能车方面。
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一个途径是智能车,让车变得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智能,人类驾驶员处理突发事件会经过看到前序车辆动作,再根据周围环境进行思考反应,最后进行刹车的过程,根据研究发现,人类驾驶员处理完整个流程最快时间需要0.5秒,就目前技术来看,智能车从信息感知到信息处理和执行只需0.1秒,比人类驾驶员快5倍,在智能网联时代的技术至少可以达到1/100秒,比人类驾驶员快50倍,而0.5秒是人类驾驶员反应最快的数据,目前基本是2秒左右,也就是说前向间距需要保持在相应的距离来让驾驶员反应,这也是智能网联时代带来的第一大优势,比人类驾驶员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精确定位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系统安全性。
网联车。
网联车是通过5G和车联网技术进行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换,车辆联网能让车与基础设施进行通讯,就能在后台或车端根据车辆所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判断和优化安全决策,车辆相当于围棋中的棋子,而大脑就是决策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网联车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如何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大概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智能车与网联车各有优势,未来最佳的技术路线是两种技术融合,实现最大的效率与安全
,相信这两项技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会发展得非常快。
智能网联汽车的最大优势是不是让双手从方向盘上解放?实际上智能网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一点,
智能网联的全面实现,将给未来社会带来全新的景象
。
针对交通拥堵来说。
据团队研究和严格测算,智能网联时代的全面来临后道路通行能力将提高3倍-5倍,按如今的交通量来算,或许路上将不再拥堵,解决了道路交通上面临的拥堵问题。因为智能网联车辆比人类驾驶员响应能高出许多倍,不需要预留相应宽度的车头间距,能直接反应相应的信息进行快速判断,极大提高通行效率。
交通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曾表明,世界上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类驾驶员的过错造成的,比如接打电话、酒驾、疲劳驾驶等,自动驾驶汽车是一台机器人,并没有人类驾驶员的不良习惯,预计在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来临的时代,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将得到极大提升。
出行方式。
在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来临时,出行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基本上通过预约形式出行,买车并不是必然,于是就引出一种概念:智能网联时代,车是人类的第三生活空间,可以根据需求将车装备为办公室或休息室,所以未来的出行与现在的出行不同,未来的出行是进入车辆里就相当于回到家或办公室。
下面总结智能网联时代给城市带来的几点变革。
随着未来智能网联时代的来临
,共享模式的交通出行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人们买车的需求下降,买车成为非必要选项,将节省大量的汽车原材料;当
买车需求下降
时,车的总量也会下降,很多家庭不再需要车库,所以在未来住房结构将有很大变化,不是家家户户都需要一个停车位,道路上也不会停满大量的车,
停车矛盾不再突出
,城市道路也将变得更宽敞;多样化和预约的出行方式让不会开车或行动不便的人出门更方便,
社会公平性将得到很大提升
;汽车厂将开始成为全产业链的共享交通服务商,
智能网联时代的车辆成为人类的第三生活空间
,人们的出行习惯、工作习惯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未来不是赶着去上班,人在车里时就可以上班了。
这些变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时间的调配和工作习惯上带来的变化,会引起了一个城市的变化,道路、车库、家庭,以及城市结构等都由此改变,一句话总结是
“城也变、市也变”
,“市”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运作、城市的运行,“城”是一个城市的几何地理,这两样都会随着智能网联时代的全面来临发生全新变革,这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