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扫黄打非
发布全国“扫黄打非”信息动态、行业知识等;提供图书CIP查询、媒体机构查询、新闻记者数据查询等服务;提供网上举报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最新通报:多人被警告处分,两人待岗!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冷空气又要来!山东大范围雨雪,明天到! ·  昨天  
德州晚报  ·  德州中小学开学时间,已明确!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公开悬赏!谁知道淄博这家珠宝店?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情况属实!官方通报:停职调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扫黄打非

山东德州:非遗赋能“扫黄打非”宣传,共筑文明新风尚

扫黄打非  · 公众号  · 山东  · 2025-02-11 14:36

主要观点总结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非遗文化+扫黄打非’系列活动,积极探索非遗赋能‘扫黄打非’宣传新路径,创作群众喜爱的宣传作品,让‘扫黄打非’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非遗文化融入‘扫黄打非’宣传

通过挖掘本土传统非遗文化资源,如‘朔之乡’剪纸和农民画,创作‘扫黄打非’本土特色宣传作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扫黄打非’知识,提高群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关键观点2: 多样化的非遗赋能宣教活动

举办非遗剪纸活动,邀请书法家和农民画家参与‘扫黄打非’宣传工作,通过书写行草佳作和介绍小篆字体,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理念。开展小戏小剧表演和民俗活动,以乡音乡情宣传‘扫黄打非’知识。

关键观点3: 非遗赋能文创产品宣传

利用集乡葫芦产业园和福轩葫芦艺术中心,将葫芦进行文创加工融入‘扫黄打非’概念。同时结合赵氏糖画非遗技艺创作出相关图案、形象和标语,增进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提升‘扫黄打非’宣传效果。


正文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开展“非遗文化+扫黄打非”等系列活动,积极探索非遗赋能“扫黄打非”宣传新路径,通过挖掘“朔之乡”剪纸、翟洪江农民画等本土传统非遗文化资源,创作群众百姓喜爱的“扫黄打非”本土特色宣传作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扫黄打非”知识走进群众心里,融入日常生活。



01

非遗赋能宣教活动

指尖艺术促实效


陵城区将“扫黄打非”宣传工作融入非遗“朔之乡”剪纸活动,组织辖区村庄开展非遗剪纸活动,融入“扫黄打非”工作理念,寓教于乐,助力“扫黄打非”知识宣传走进千家万户。在世界读书日邀请本土优秀书法作家参与“扫黄打非”宣传工作,书写行草佳作“净化网络,扫黄打非”“扫黄打非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清除文化垃圾”,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宣传了“扫黄打非”工作理念,赢得村民的关注和喜爱。邀请农民画家、书法家开展“非遗赋能‘扫黄打非’”宣传活动,现场书写“惩恶扬善,扫黄打非”八个大字,介绍小篆字体悠久历史文化,剖析字体书写技巧,在感受传统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对于“扫黄打非”的认识。



02

非遗赋能文创产品

打造宣传新载体


陵城区依托于集乡葫芦产业园,成立福轩葫芦艺术中心,利用其“邵氏葫芦”非遗传承项目品牌优势,将葫芦进行浮雕、透雕以及烙画等文创加工,融入“护苗”“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概念,培养葫芦加工非遗传承人十余人进行共同创作,以文化元素赋予葫芦更高价值。同时依托“黄河大集”,将“扫黄打非”工作理念融入拥有百年历史的非遗技艺赵氏糖画,利用非遗糖画技艺创作出与“扫黄打非”相关的图案、形象和标语,既让非遗文化走上集市、走进千家万户,增进了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又将“扫黄打非”宣传与非遗文创相结合、与百姓的生活相结合,提升了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0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