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点
只要发布在网络上,没有任何信息能保证安全。
文◈体验君
给我一张快递单,还原99%的你。
打开手机,常用的几个APP就那么几个,微信、微博、淘宝、支付宝、网易云音乐……这几乎就构成了一个现代人行走江湖的必备行囊。
它们顶着各家名号,在不同领域牢守阵地,看似毫无关联,并且也有密码看家把门,毕竟,虚拟世界中的身份,我也没透露个人信息,
能有什么不安全的?
可真的是这样吗?体验君今天就用一张普通的快递单,看看能还原出一个百分度多少的「你」。
注:本文提及的隐私信息均作保护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手动人肉搜索开始……………
1
我从小伙伴那里获得一张
完整的快递单
。
从这张快递单,很快就能给出人物的初步印象:位于吉林省××高校××学院的×锐×同学,购买了文具。
从
快递单
可以get到的信息有:
手机号.........√
姓名(真实性未确定).........?
地址(可确认地区+职业)......... √
购买物品.........√
|
2
只要有了手机号,这个人在互联网世界中基本上就已经处于「裸奔」状态了。
打开某宝的转账功能,输入手机号,
真实姓名
就暴露了。因为是用手机号搜索的,对应的第二个账户下显示的是另一个手机号,姓名也与快递单上的不同。共有同一个账号,又有着不同的手机号,推测一下,很有可能是家人。
于是,你轻易地得到了与此机主密切关联的另一个手机号。
说实话,某宝做的这个信息保护很不到位啊,整个名字完全暴露出来, *用了跟没用差不多,形同虚设。
此时,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昵称
。这个信息将会在社交媒体的调查上,派上大用场。
从某宝可以get到的信息有:
手机号.........√
真实姓名.........√
昵称.........√
|
3
无论哪个
搜索引擎
,只要简单的输入关键字,都可以得出不少信息。在进行基本排除后,我用「姓名+学校」进行搜索后得到了更多关于×暖同学的信息:
傻孩子写把信息写那么详细。。。
学校社团+职位.........√
年级+专业.........√
|
4
先把手机号保存在手机里,通过直接搜索或者是手机联系人的方法,很快就能搜索到手机绑定的
社交账号
。在默认情况下,社交媒体应用里的 「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是开启的。
默认情况下是全部开启状态
那么,现在就基本上进入了×暖同学的社交圈。
有QQ号就能轻易进入QQ空间。对于网龄越久的人来说,QQ空间就是装载着「黑历史」的潘多拉盒子。想想年少无知的时候,谁没写过几篇感时怀秋的日志啊……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把QQ空间作为一个记载自己重大事项和成长轨迹的地方(尤其是90、00后一代),不自觉地就透露出涉及自己身份的关键信息。
注意这里除了
×
暖,
还有第二个昵称关键字:cumber*****
就算自己信息保密再好,还是可以通过
访客记录和点赞信息
,得到学校、居住地、年龄、习惯、兴趣等信息。
随意浏览一下,发现一大半相册照片都是关于卷福,常常晒手帐,晒电影票根,参与字幕组翻译工作。
到这一步时,这位×暖同学的
身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