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水处理
提供环保水处理知识,共同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新西兰但尼丁在“招人”,打出的广告太有梗了 ·  2 天前  
发现新西兰  ·  刚刚开业!奥克兰中餐Fin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水处理

反渗透基础知识汇编(图文版)

环保水处理  · 公众号  ·  · 2024-04-03 11:30

正文


环保水处理


一、反渗透的基本原理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是常见的水处理净化技术。通过对进水和反渗透膜施加高压,使水从膜的一侧(给水侧)流动到另外一侧(产水侧)。进水中大部分的其他成分,如溶解的盐、颗粒、细菌和热原,将留在膜的给水侧,最终作为废水排放。

图1:反渗透膜原理

为什么叫反渗透?

然状态下,半 透膜 两侧的水由稀溶液→浓溶液流动,但当我们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足够大的压力时,水会浓溶液→稀溶液逆向流动,这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所以被称为反渗透。

图2:反渗透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卷式反渗透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①卷式反渗透膜的结构

反渗透系统分为外部的膜壳和内部的卷式反渗透膜。要了解卷式反渗透膜,首先要知道一张反渗透膜的结构。

图3: 反渗透膜三层示意图


一张这样的三层反渗透复合膜虽然是整个系统的灵魂,但并不能形成我们看到的“卷式”膜。实际上“一卷”常见的反渗透膜,主要分为五个结构:两端端盖、中心管、O型密封圈、反渗透膜、进水/产水分离格网。

图4: 卷式反渗透复合膜外观


5: 卷式反渗透膜的基本结构


多张反渗透膜与产水/进水格网,一张一张依次交叠,在它们的边缘涂胶密封,再将其整体卷绕在中心管上。其中网格层:提供原水流入和产水流出的通道,防止RO膜片黏连,反渗透膜层:对进水脱盐与过滤。

图6:卷式反渗透膜分层结构


②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


原水从进水格网进入反渗透膜,在压力作用下,水会穿过层层膜片进行过滤。通过反渗透膜的水,会被产水格网引入引向中心管最终形成RO水(图7绿色),而带有杂质的一部分浓水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会随着浓水路径被排掉(图7橙色)。

图7: 反渗透的工作原理


三、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指标


反渗透系统的核心指标有脱盐率、产水量/膜通量、回收率等。

①脱盐率(SR)


脱盐率是反渗透膜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代表着膜对于盐的去除能力。这里所说的“盐”并不是狭义的NaCl,而是各类离子,化学污染物(见图9)。进水盐度相同时,脱盐率越高,产品水的含盐量越低,反渗透膜性能越好。


图8:反渗透脱盐示意图



反渗透膜的标准脱盐率取决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致密度,越致密脱盐率越高,产水量越低。但实际工作条件与标称测试条件不完全相同,反渗透膜的实际脱盐率是浮动的,低于标准脱盐率。

RO膜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不同,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脱盐率可超过99%,对单价离子脱盐率超过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超过98%,但对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脱除率稍低。常见离子脱盐率如下:

图9:常见离子脱盐率(海德能某型号说明书)

总的来讲对于RO膜:有机物比无机物更容易去除,对于电解质:高价离子比单价离子容易去除,对于非电解质:分子越大越容易去除。

②产水量/膜通量


反渗透膜的产水能力,又称膜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透过RO膜的水量,通常用t/h表示。这里要了解2个重要的名词:渗透流率(GDF),即单位面积反渗透膜的液体透过率。影响反渗透膜产水量的因素,很多都通过影响渗透流率引起产水量变化。渗透流率越高,产水量越高;与之对应的是:膜的盐通量,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反渗透膜的盐通过率。这是影响反渗透膜脱盐率的因素。盐通量越高,脱盐率越低。最大渗透流率与膜的孔径、材料、工艺有关,理论上GDF越高产水量越大,但是过高时,垂直膜方向的水流速度、流量加大,可能加速膜的淤积和污染。

图10:反渗透系统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11:反渗透膜污染


③回收率(R)


回收率是指膜系统中进水转化成为产品水的百分比,可通过改变RO膜压力进行调整。这里强调一点,我们关注的不是反渗透膜的回收率,而是整个系统的总回收率。

图12:回收率与浓度因子关系


从图12可以看出:随着回收率上升,膜表面浓度因子迅速上升,回收率90%时浓缩因子骤增。一般来讲,水处理系统的回收率在50%到75%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过低对于水资源严重浪费,过高进水浓缩,影响产品水水质,同时极易导致反渗透膜结垢,严重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图13:反渗透膜结垢(碳酸钙/硫酸钙)



四、反渗透膜产水量与脱盐率的影响因素


大家对于“压力越高,产水量越大”、“温度每上升1℃,产水量变化3%”耳熟能详,但深究其原因

,未必知晓。


①压力


压力是影响产水量的直接因素,产水量与膜的工作压力基本成正比,因为压力的增大直接提高了水过膜的直接动力,使得产水量直线上升,这点好理解。但是压力对于脱盐率的影响不一样,随着压力增大脱盐率的变化相对平缓,为什么?这里我们提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脱盐率到底为什么会随着压力上升?

有更多的盐被截留了吗?实际上并没有,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进水压力基本不影响盐透过量。但压力增大,产水量上升,稀释了反渗透水的含盐量,被动引起脱盐率上升。

但随着压力继续增大,膜两侧的盐浓度差加大,达到一定压力时,透过膜的盐分在浓差极化作用下必然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产水量上升带来的稀释作用,产水含盐量不再降低,脱盐率趋于稳定。

什么是浓差极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